一种溶液除湿空调的防带液处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25591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11 1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溶液除湿空调的防带液处理结构。包括热泵制冷循环系统、溶液除湿再生系统。制冷系统含有压缩机、蒸发器、一级冷凝器、二级冷凝器、四通换向阀、第一膨胀阀;溶液除湿再生系统包括盐溶液、填料、溶液泵、集液箱、布液装置、挡水器、填料箱、送风风机及再生风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风机的送风方式采用压入式,保证了风机始终处于干区,有效的避开了溶液的腐蚀。溶液与风的流向采用完全逆流式,液体从上而下,风从下而上,风与溶液充分接触,有效的保证了热湿交换的效果,同时,溶液液滴利用自身重力下降,有效的避免了带液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溶液除湿空调的防带液处理结构。包括热泵制冷循环系统、溶液除湿再生系统。制冷系统含有压缩机、蒸发器、一级冷凝器、二级冷凝器、四通换向阀、第一膨胀阀;溶液除湿再生系统包括盐溶液、填料、溶液泵、集液箱、布液装置、挡水器、填料箱、送风风机及再生风机。本技术将风机的送风方式采用压入式,保证了风机始终处于干区,有效的避开了溶液的腐蚀。溶液与风的流向采用完全逆流式,液体从上而下,风从下而上,风与溶液充分接触,有效的保证了热湿交换的效果,同时,溶液液滴利用自身重力下降,有效的避免了带液的情况发生。【专利说明】一种溶液除湿空调的防带液处理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溶液除湿系统的防带液处理装置,属于溶液除湿空调机组设计范畴。
技术介绍
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已经成为当前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由于中央空调的能耗已占建筑总能耗的40 60%ο所以,降低中央空调系统能耗成为全社会节能减排的一个重要方向。随着温湿度分控概念的提出、溶液除湿系统的开发应用,溶液系统改进和进一步节能也成为当下课题。 但是传统的溶液除湿系统中的带液问题一直是个困扰多年的问题,溶液本身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性,同时也会对风管阀门造成腐蚀,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成为当务之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溶液除湿系统的防带液处理结构,即可以解决风机腐蚀问题,也可以解决溶液除湿机带液的问题,同时可以提高溶液和空气的换热换湿效率。 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溶液除湿空调的防带液处理结构,包括热泵制冷循环系统、溶液除湿再生系统; 所述热泵制冷循环系统包括压缩机、一级冷凝器、二级冷凝器、储液器、过滤器、四通换向阀、膨胀阀和蒸发器依次连接构成的制冷循环回路; 所述溶液除湿再生系统包括再生单元、除湿单元和设置在再生单元与除湿单元之间的溶液回路上的溶液泵; 所述再生单元和除湿单元均包括主箱体;主箱体内从下至上依次设有集液箱、填料、布液装置及挡水器;主箱体的下部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集液箱和填料之间,主箱体的顶部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位于挡水器上方;所述再生单元主箱体下部的进风口处设有再生风机,所述除湿单元主箱体下部的进风口处设有送风风机;所述再生单元中的集液箱底部通过管道连接溶液泵及蒸发器后与除湿单元中的布液装置相连;除湿单元中的集液箱底部通过管道连接所述一级冷凝器后与所述再生单元的布液装置相连; 所述一级冷凝器为壳管冷凝器,所述二级冷凝器为翅片冷凝器,所述壳管冷凝器位于所述压缩机一侧,其进气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出气口连接,所述翅片冷凝器位于所述再生单元与再生风机之间,其进气口与壳管冷凝器出气口相连。 所述送风风机和再生风机均采用压入式送风结构。 所述布液装置为双层格栅式结构。 所述主箱体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处位于填料的两端均连接有静压箱。 所述溶液回路上加装经济器。 本技术一种溶液除湿空调的防带液处理结构的有益效果是: 一、风机设置在除湿、再生单元前部,采用压入式送风,有效的避免了空气中的溶液对风机的腐蚀。 二、在填料箱两端设置静压箱,改变气流方向和速度,能有效的控制气流对带液的影响。 三、气流方向和溶液喷淋方向采用逆流方式,使溶液利用自身重力作用,自由下落,同时能使气液充分的换热换湿,提高交换效率。 四、溶液箱出口设置挡水器,有效的避免了带液。 五、布液装置采用格栅式,使布液效果更均匀。 六、制冷系统中采用二级冷凝的方式,制冷剂通过二次冷凝,有效的降低了冷凝温度,提高了制冷机组的能效比,而温度被升高的再生空气能避免在溶液再生器中对溶液温度的降低,从而提高了再生效果。 七、制冷系统中采用二级冷凝的方式,将冷凝热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再生溶液的升温,一部分用于再生空气的升温,既保证了溶液的再生温度,又解决了再生空气在再生过程中会对溶液再生温度影响的难题。 八、机组采用直膨式制冷方式,有效的减少了二次热交换系统的水泵和冷水机组干式蒸发器,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九、机组采用热泵式,冬夏季转换使用,可以起到夏季降温除湿,冬季升温加湿的效果,满足冬夏季的不同需求。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系统原理示意图; 其中:1、压缩机;2、四通换向阀;3、壳管冷凝器;4、翅片式冷凝器;5、储液器;6、过滤器;7、电磁阀;8、第一膨胀阀;9、单向阀;10、壳管蒸发器;11、第二膨胀阀;14、送风风机;15、再生风机;16、挡水器;17、再生溶液泵;18、经济器;19、集液箱;20、静压箱;、21填料;22、布液装置;23、除湿溶液泵;24、除湿单元;25、再生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溶液除湿空调的防带液处理结构,包括热泵制冷循环系统、溶液系统和风系统;所述热泵制冷循环系统包括压缩机1、一级冷凝器、二级冷凝器、储液器5、过滤器6、四通换向阀2、第一膨胀阀8和蒸发器依次连接构成的制冷循环回路; 所述溶液除湿再生系统包括再生单元25、除湿单元24和设置在再生单元25与除湿单元24之间的溶液回路上的溶液泵; 所述除湿单元24和再生单元25均包括主箱体,主箱体底部设置集液箱19 ;主箱体内部安装有填料21,填料21上方设有布液装置22,布液装置22上方设置挡水器16 ;填料21的下方设有集液箱19 ;主箱体下部位于所述集液箱19和填料21之间开设有进风口,主箱体的顶部位于挡水器16上方开设有出风口 ;除湿单元24的室外新风和再生单元25的室内排风均从下而上通过填料21,和从上而下的布液装置22喷淋出的溶液逆流交错,溶液利用自身重力作用自由下落,气流方向和溶液方向逆流,使气液充分换热换湿,再经过挡水器16过滤水分。 本技术的热泵制冷循环系统工作过程是: 压缩机I所排出的高温高压气体首先经过四通换向阀2,之后进入壳管冷凝器3与从除湿单元24中过来的低温稀溶液进行热交换,制冷剂温度初步降低,稀溶液温度升高,达到再生温度要求,被壳管冷凝器3初步冷凝的制冷剂进入翅片式冷凝器4与流经翅片表面的再生空气进行热交换,制冷剂进一步冷却并冷凝为过冷液体,过冷液体经过储液器5、过滤器6后进入膨胀阀8节流降压后进入壳管蒸发器10,吸收溶液中热量后变成过热蒸汽重新被吸入压缩机I中,完成整个制冷循环; 所述溶液泵包括除湿溶液泵17和再生溶液泵23两个; 本技术中溶液系统的工作过程是: 浓溶液与低温低压制冷剂在蒸发器10中进行热交换,成为低温浓溶液,低温浓溶液进入除湿单元24与空气进行热湿交换,吸收空气中水分,溶液变成温度略高的稀溶液,高温高湿的新风成为凉爽干燥风通过送风风机14送入室内,稀溶液进入一级冷凝器3中,与高温高压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稀溶液温度升高后送入再生单元25进行再生,然后通过除湿溶液泵23重新回到蒸发器10中进行降温,完成一个完整的溶液除湿再生循环。 本技术中的风系统包括新风系统和再生风系统两个独立系统,新风系统是利用送风风机14将室外新风从除湿单元24的主箱体下端的进风口压入,经除湿降温后送入室内;再生风系统是利用再生风机15将室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溶液除湿空调的防带液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热泵制冷循环系统、溶液除湿再生系统;所述热泵制冷循环系统包括由压缩机、一级冷凝器、二级冷凝器、储液器、过滤器、四通换向阀、第一膨胀阀和蒸发器依次连接构成的制冷循环回路; 所述溶液除湿再生系统包括再生单元、除湿单元和设置在再生单元与除湿单元之间的溶液回路上的溶液泵;所述再生单元和除湿单元均包括主箱体;主箱体内从下至上依次设有集液箱、填料、布液装置及挡水器;主箱体的下部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集液箱和填料之间,主箱体的顶部开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位于挡水器上方;所述再生单元主箱体下部的进风口处设有再生风机,所述除湿单元主箱体下部的进风口处设有送风风机;所述再生单元中的集液箱底部通过管道连接溶液泵及蒸发器后与除湿单元中的布液装置相连;除湿单元中的集液箱底部通过管道连接所述一级冷凝器后与所述再生单元的布液装置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永明刘庆利倪庆海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高科应用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