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斜拉桥主梁悬臂施工的临时支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20194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11 1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斜拉桥主梁悬臂施工的临时支墩,涉及斜拉桥主梁施工领域,该临时支墩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的顶部齐平,所述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的顶部分别设置有一根连接杆,连接杆的高度为4~8m,连接杆的顶部设置有调节装置,调节装置包括千斤顶和反力计;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底部均固定有混凝土基础,混凝土基础的底部竖直设置有锚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施工成本较低,不仅能够缩短施工时间,而且能够降低施工难度;反力计能够实时反映梁体两端是否存在力矩平衡状态,同时能够通过调整千斤顶调整梁体两端的力矩,使得梁体两端的力矩达到平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斜拉桥主梁悬臂施工的临时支墩,涉及斜拉桥主梁施工领域,该临时支墩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的顶部齐平,所述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的顶部分别设置有一根连接杆,连接杆的高度为4~8m,连接杆的顶部设置有调节装置,调节装置包括千斤顶和反力计;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底部均固定有混凝土基础,混凝土基础的底部竖直设置有锚杆。本技术的施工成本较低,不仅能够缩短施工时间,而且能够降低施工难度;反力计能够实时反映梁体两端是否存在力矩平衡状态,同时能够通过调整千斤顶调整梁体两端的力矩,使得梁体两端的力矩达到平衡。【专利说明】—种用于斜拉桥主梁悬臂施工的临时支墩
本技术涉及斜拉桥主梁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斜拉桥主梁悬臂施工的临时支墩。
技术介绍
斜拉桥的主梁材料通常选用钢梁、混凝土梁、钢梁与混凝土桥面板结合的组合梁或者混合梁,对于边跨采用混凝土主梁、中跨采用钢梁与混凝土桥面板结合的组合梁的斜拉桥,其边跨和中跨均存在较大的不平衡力矩,施工过程中斜拉桥的根部容易发生弯矩过大,造成斜拉桥不稳定,为解决上述问题,在斜拉桥施工过程中,通常在桥梁的边跨底部设置辅助墩,或者采用支架法现浇施工桥梁的边跨。 现有的辅助墩在使用时,存在以下缺陷: 采用支架法现浇施工桥梁的边跨时,需要搭设满堂支架、边跨辅助墩和边跨支架,搭设满堂支架的施工成本较高、时间较长。同时,在特殊的地形、地质条件下(如跨越陡峻山坡或坡体不稳定等),难以搭设边跨辅助墩、边跨支架和满堂支架,施工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斜拉桥主梁悬臂施工的临时支墩,施工成本较低,不仅能够缩短施工时间,而且能够降低施工难度。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斜拉桥主梁悬臂施工的临时支墩,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的顶部齐平,所述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的顶部分别设置有一根连接杆,连接杆的高度为4?Sm,所述连接杆的顶部设置有调节装置,调节装置包括千斤顶和反力计;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底部均固定有混凝土基础,混凝土基础的底部竖直设置有锚杆。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临时支墩还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三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顶部高于第三支撑杆。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三支撑杆顶部的高度差大于4m。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三支撑杆通过I?3个连接系连接,第三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通过I?3个连接系连接,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通过I?3个连接系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支撑杆、第三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均采用钢管混凝土制成。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三支撑杆的底部固定有混凝土基础,混凝土基础的底部竖直设置有锚杆。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混凝土基础与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固定之处均设置有连接钢板。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混凝土基础与第一支撑杆、第三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固定之处还设置有若干加强肋。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连接杆的高度为5?7m。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连接杆的高度为6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I)本技术中的临时支墩,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的顶部均通过连接杆与调节装置连接,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的底部均通过混凝土基础连接,与现有技术中搭设满堂支架相比,结构比较简单,能够降低施工成本,缩短施工时间。 (2)本技术的混凝土基础底部设置有锚杆,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第三支撑杆通过混凝土基础和锚杆能够固定于地面,与现有技术中在特殊的地形、地质条件下难以搭设边跨辅助墩、边跨支架和满堂支架相比,能够降低施工难度。 (3)本技术包括反力计和千斤顶,反力计能够实时反映梁体两端是否存在力矩平衡状态,同时能够通过调整千斤顶调整梁体两端的力矩,使得梁体两端的力矩达到平衡,能够有效降低施工难度。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用于斜拉桥主梁悬臂施工的临时支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中C的放大图; 图4为用于边跨中跨力矩不平衡的斜拉桥的主梁悬臂施工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的放大图; 图6为图4中B的放大图。 图中:1-牵索挂篮,2-临时支墩,3-吊机,4-下塔柱,5-墩旁托架,6-临时纵向限位装置,7-第一临时支座,8-第一精轧螺纹钢,9-第二临时支座,10-支座垫石,11-第二精轧螺纹钢,12-连接杆,13-第一支撑杆,14-连接系,15-第三支撑杆,16-第二支撑杆,17-加强肋,18-混凝土基础,19-锚杆,20-调平钢板,21-调节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斜拉桥主梁悬臂施工的临时支墩,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支撑杆13、第二支撑杆16和第三支撑杆15,第一支撑杆13与第二支撑杆16的顶部齐平,第一支撑杆13、第二支撑杆16的顶部与待架设梁段底部之间的距离大于4m,第一支撑杆13的顶部高于第三支撑杆15,第一支撑杆13与第三支撑杆15顶部的闻度差大于4m。 参见图2所示,第一支撑杆13与第三支撑杆15通过I?3个连接系14连接,第三支撑杆15与第二支撑杆16通过I?3个连接系14连接,第一支撑杆13与第二支撑杆16通过I?3个连接系14连接。第一支撑杆13、第二支撑杆16和第三支撑杆15均采用钢管混凝土制成。 第一支撑杆13、第二支撑杆16的顶部分别设置有一根连接杆12,连接杆12的高度为4?8m,连接杆12的顶部设置有调节装置21,调节装置21包括千斤顶和反力计。 参见图3所示,第一支撑杆13、第二支撑杆16和第三支撑杆15的底部均固定有混凝土基础18,混凝土基础18与第一支撑杆13、第二支撑杆16、第三支撑杆15固定之处均设置有连接钢板和若干加强肋17,混凝土基础18的底部竖直设置有锚杆19。 在实际使用中,连接杆12的高度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连接杆12的高度可以为5?7m,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连接杆的高度为6m。 参见图4所示,该临时支墩用于边跨中跨力矩不平衡的斜拉桥的主梁悬臂施工时,包括以下步骤: S1:预制若干钢梁、钢梁桥面板、第一精轧螺纹钢8和第二精轧螺纹钢11,搭建待架设斜拉桥的下塔柱4,在搭建下塔柱4的过程中,参见图5所示,将第一精轧螺纹钢8和第二精轧螺纹钢11的底端插入下塔柱4的内部;在下塔柱4的顶部依次设置现有的第一临时支座7、支座垫石10和第二临时支座9,在支座垫石10的顶部设置现有的永久支座。 将下塔柱4顶部待架设主梁的区域作为塔柱节段,将相邻下塔柱4之间用于架设主梁的区域作为若干中跨节段,将下塔柱4向外延伸、用于架设主梁的区域作为若干边跨节段。 将邻近塔柱节段的3个边跨节段依次作为第一边跨节段、第二边跨节段、第三边跨节段;将邻近塔柱节段的4个中跨节段依次作为中跨连接节段、第一中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斜拉桥主梁悬臂施工的临时支墩,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支撑杆(13)和第二支撑杆(1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3)与第二支撑杆(16)的顶部齐平,所述第一支撑杆(13)、第二支撑杆(16)的顶部分别设置有一根连接杆(12),连接杆(12)的高度为4~8m,所述连接杆(12)的顶部设置有调节装置(21),调节装置(21)包括千斤顶和反力计;所述第一支撑杆(13)和第二支撑杆(16)的底部均固定有混凝土基础(18),混凝土基础(18)的底部竖直设置有锚杆(1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东发毛伟琦陈军洋彭建萍涂满明刘荣马涛宋小三沈大才梁新礼姚森覃勇刚徐启利潘博陈红柳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