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次电缆芯的拉直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12736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05 18: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二次电缆芯的拉直钳,包括第一、第二钳体、模芯部分,该第一、第二钳体的中部通过转轴连接,所述模芯部分包括上模芯、下模芯,所述上模芯设置于所述第一钳体的前端,所述下模芯设置于所述第二钳体的前端,所述上、下模芯上均设有相互配合的凹槽。本发明专利技术体积小、便于携带,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拉直效果好,替代了手工作业;同时,可以根据电缆芯规格不同,进行更换模芯,使用面广;具有限位功能,能够较好的控制力道,防止在压紧过程中损失电缆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二次电缆芯的拉直钳,包括第一、第二钳体、模芯部分,该第一、第二钳体的中部通过转轴连接,所述模芯部分包括上模芯、下模芯,所述上模芯设置于所述第一钳体的前端,所述下模芯设置于所述第二钳体的前端,所述上、下模芯上均设有相互配合的凹槽。本专利技术体积小、便于携带,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拉直效果好,替代了手工作业;同时,可以根据电缆芯规格不同,进行更换模芯,使用面广;具有限位功能,能够较好的控制力道,防止在压紧过程中损失电缆芯。【专利说明】—种二次电缆芯的拉直钳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线电缆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二次电缆芯的拉直钳。
技术介绍
二次电缆指的是用于控制、信号传递和反馈的电缆,比如电动机操作柱控制电缆、计量、保护、电气通信电缆,都属于二次电缆。 在电力线路敷设过程中,对二次电缆的要求较高。二次电缆以盘状的形式出厂,在进行线路连接时,必须保证二次电缆的平直。因此,曲线形的、折弯的二次电缆是不符合要求的。目前在进行二次电缆的拉直时,往往通过人工徒手的形式。在地面上固定一带有通孔的角铁或其它金属件,将若干待拉直的二次电缆的一端绑扎在角铁的通孔中,然后人用手抓紧二次电缆的另一端,对二次电缆进行拉拽动作,完成对二次电缆的拉直。这种方式下,容易对人的手部造成伤害,虽然可以通过穿戴手套的方式避免对人的伤害,但是操作起来不舒适。 现有技术中还没有工具来代替手工对二次电缆芯进行拉直作业,有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二次电缆芯的拉直钳,拉直效果好、速度快。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种二次电缆芯的拉直钳,包括第一、第二钳体、模芯部分,该第一、第二钳体的中部通过转轴连接,所述模芯部分包括上模芯、下模芯,所述上模芯设置于所述第一钳体的前端,所述下模芯设置于所述第二钳体的前端,所述上、下模芯上均设有相互配合的凹槽。 将电缆芯置于凹槽内,通过第一、第二钳体施力,将电缆芯拉直,使用方便,效率高,拉直质量好。 优选的,所述凹槽为半圆形。电缆芯为圆形,更好的加紧电缆芯。 优选的,所述上模芯与所述第一钳体之间、所述下模芯与所述第二钳体之间均为活动连接。 根据不同直径大小的电缆芯,可以灵活的更好不同的模芯部分。适用于0.5-16mm2线径的二次电缆。 优选的,所述模芯部分的数量为2个,关于所述转轴对称设置。能够通过对2个电缆芯进行拉直处理。 优选的,所述第一、第二钳体的前端设有用于紧固所述第一、第二钳体的紧固螺丝。根据电缆芯的线径规格不同,调节螺丝,可以防止电缆芯在拉直过程中受损伤。 优选的,所述第一、第二钳体的尾端设有手柄套,方便使用。 优选的,所述的二次电缆芯的拉直钳的使用方法:将二次电缆芯置于上、下模芯上的凹槽所形成的空间内,通过对第一、第二钳体的尾端施力,进而夹紧二次电缆芯,对二次电缆芯进行拉直处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本专利技术体积小、便于携带,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拉直效果好,替代了手工作业;同时,可以根据电缆芯规格不同,进行更换模芯,使用面广;具有限位功能,能够较好的控制力道,防止在压紧过程中损失电缆芯。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1、第一钳体,2、第二钳体,3、模芯部分,4、转轴,5、上模芯,6、下模芯,7、凹槽,8、紧固螺丝,9、手臂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结合图1:一种二次电缆芯的拉直钳,包括第一、第二钳体、2个模芯部分3,该第一、第二钳体的中部通过转轴4连接,模芯部分3关于转轴4对称设置,模芯部分3包括上模芯5、下模芯6,上模芯5设置于第一钳体I的前端,下模芯6设置于第二钳体2的前端,上、下模芯上均设有相互配合的半圆形凹槽7。 将电缆芯置于凹槽7内,通过第一、第二钳体施力,将电缆芯拉直,使用方便,效率高,拉直质量好。 上模芯5与第一钳体I之间、下模芯6与第二钳体2之间均为活动连接。均通过4个螺钉活动连接。 根据不同直径大小的电缆芯,可以灵活的更好不同的模芯部分3。适用于0.5-16mm2线径的二次电缆。 第一、第二钳体的前端设有用于紧固第一、第二钳体的紧固螺丝8。根据电缆芯的线径规格不同,调节螺丝,可以防止电缆芯在拉直过程中受损伤。 第一、第二钳体的尾端设有手柄套9,方便使用。 将二次电缆芯置于上、下模芯上的凹槽所形成的空间内,通过对第一、第二钳体的尾端施力,进而夹紧二次电缆芯,对二次电缆芯进行拉直处理。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权利要求】1.一种二次电缆芯的拉直钳,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第二钳体、模芯部分,该第一、第二钳体的中部通过转轴连接,所述模芯部分包括上模芯、下模芯,所述上模芯设置于所述第一钳体的前端,所述下模芯设置于所述第二钳体的前端,所述上、下模芯上均设有相互配合的凹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缆芯的拉直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为半圆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缆芯的拉直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芯与所述第一钳体之间、所述下模芯与所述第二钳体之间均为活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一3择一所述的二次电缆芯的拉直钳,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部分的数量为2个,关于所述转轴对称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缆芯的拉直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钳体的前端设有用于紧固所述第一、第二钳体的紧固螺丝。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缆芯的拉直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钳体的尾端设有手柄套。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次电缆芯的拉直钳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二次电缆芯置于上、下模芯上的凹槽所形成的空间内,通过对第一、第二钳体的尾端施力,进而夹紧二次电缆芯,对二次电缆芯进行拉直处理。【文档编号】B25B7/00GK104332249SQ201410503738【公开日】2015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6日 【专利技术者】王海宁, 范祥斌, 冯庆锋, 董春林, 骆志刚, 张玉清 申请人:国家电网公司, 国网安徽定远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二次电缆芯的拉直钳,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第二钳体、模芯部分,该第一、第二钳体的中部通过转轴连接,所述模芯部分包括上模芯、下模芯,所述上模芯设置于所述第一钳体的前端,所述下模芯设置于所述第二钳体的前端,所述上、下模芯上均设有相互配合的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宁范祥斌冯庆锋董春林骆志刚张玉清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安徽定远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