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变速系统伺服助力机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00377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变速系统伺服助力机构,它包括气缸组件、气阀组件、前防尘罩和后防尘罩,气缸组件和气阀组件固定连接组合成一体,前、后防尘罩分别罩盖在其两端。气缸组件包括缸筒、左端盖、右端盖和活塞组件,左、右端盖分别与缸筒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形成气缸体,活塞组件活动穿套在该气缸体内。气阀组件包括滑杆、活塞杆端盖、后端盖和弹簧复位机构,活塞杆端盖与后端盖组合成整体活动套装在滑杆的尾端,并与滑杆之间形成一内腔,弹簧复位机构设置在该内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车辆变速系统伺服助力机构容易布置和安装,可减轻驾驶员变速操纵的工作强度,达到迅速换档的目的。(*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变速系统伺服助力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动车辆的操纵控制机构,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车辆软轴变速操纵系统中的车辆变速系统伺服助力机构。
技术介绍
在传统的车辆软轴变速操纵方式中,驾驶员大都使用操纵杆通过软轴、操纵器直接操纵变速箱,从而改变车辆的速度。随着客车、载重卡车越来越向大型化、重型化的方向发展,这种直接利用软轴变速换档的操纵也变得越来越费力和困难,增加了驾驶员的劳动强度,容易使驾驶员疲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传统的车辆软轴变速操纵方式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减轻驾驶员劳动强度的车辆变速系统伺服助力机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辆变速系统伺服助力机构,包括气缸组件、气阀组件、前防尘罩和后防尘罩,气缸组件和气阀组件固定连接组合成一体,前、后防尘罩分别罩盖在其两端;所述的气缸组件包括缸筒、左端盖、右端盖和活塞组件,左、右端盖分别与缸筒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形成气缸体,活塞组件活动穿套在该气缸体内;所述的气阀组件包括滑杆、活塞杆端盖、后端盖和弹簧复位机构,活塞杆端盖与后端盖组合成整体活动套装在滑杆的尾端,并与滑杆之间形成一内腔,弹簧复位机构设置在该内腔。所述的活塞组件包括活塞、左活塞杆和右活塞杆,活塞嵌套在缸筒内,将气缸体内腔分隔成左腔和右腔,左、右活塞杆固定连接在活塞的左右两端,并分别穿过左、右端盖向外伸出。所述的弹簧复位机构包括复位弹簧、两弹簧挡圈和两定位挡圈,两定位挡圈间隔固定在滑杆上的适当位置,两弹簧挡圈活动穿套在两定位挡圈之间的滑杆上,-->两弹簧挡圈之间留有间隔,复位弹簧活动套装在两弹簧挡圈上。所述的左、右活塞杆内设有与滑杆适配的轴向长孔用于容置滑杆,在左活塞杆外端设有与该长孔连通的放气孔,在放气孔的孔口安装有消声片,在左活塞杆的靠近活塞处设有两径向气孔与气缸体的左腔连通,在右活塞杆的靠近活塞处设有两径向气孔与气缸体的右腔连通。所述的滑杆的前端设有轴向的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并设有两径向进气孔分别与进气通道连通,设有一径向出气孔与出气通道连通,设有气源连通孔用于连通气源和进气通道,进气通道的前端安装有堵头,出气通道与左活塞杆外端的放气孔连通。所述的滑杆在对应于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的外壁间隔设有两凸圈,所述的两进气孔分别设置在两凸圈之外的滑杆上,所述的出气孔设置在两凸圈之内的滑杆上。所述的活塞杆端盖、后端盖与滑杆之间形成的内腔中间部分直径较大,两端部分直径较小,在变径处形成两台阶,所述的两弹簧挡圈的外端卡套在两台阶内。所述的右活塞杆的右端设有内螺纹,所述的活塞杆端盖的左端设有外螺纹,气阀组件通过其活塞杆端盖与右活塞杆的螺纹连接而与气缸组件连接组合成一体。所述的活塞杆端盖尾端设有带内螺纹的凹槽,所述的后端盖设有外螺纹,后端盖旋接在活塞杆端盖的凹槽内与活塞杆端盖连成一体。还包括两衬套,其中一衬套设置在右活塞杆与右端盖之间,另一衬套设置在左活塞杆与左端盖之间。本技术车辆变速系统伺服助力机构具有以下显著特点和优点:1、气阀组件和气缸组件组合成整体结构,避免了过多的固定支架和管路,容易布置和安装。2、气阀组件内设有弹簧复位机构,当软轴作用在滑杆上的推力停止后,通过弹簧的伸缩作用,能使滑杆自动接通工作腔放气,使活塞停止运动,从而稳定变速箱换档的档位。3、通过改变气缸组件中缸筒的直径大小,可以得到较大的输出力比,从而减轻驾驶员变速操纵的工作强度,达到迅速换档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车辆变速系统伺服助力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的气缸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的气阀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现有技术没有伺服助力机构的车辆变速系统的示意图;图5是安装有本技术伺服助力机构的车辆变速系统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见图1,图1是本技术车辆变速系统伺服助力机构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车辆变速系统伺服助力机构,包括气缸组件1、气阀组件2、前防尘罩3和后防尘罩4。气阀组件2通过其活塞杆端盖22与气缸组件1中的右活塞杆143的螺纹连接而与气缸组件1连接组合成一体。在连接终点设有一O型密封圈5。前、后防尘罩分别罩盖在其两端。请参见图2,图2是本技术中的气缸组件1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中的气缸组件1包括缸筒11、左端盖12、右端盖13和活塞组件14。缸筒的两端设有内螺纹,左、右端盖分别对应设有外螺纹,左、右端盖分别与缸筒的左右两端螺纹连接形成气缸体。在左、右端盖上分别嵌装有O型密封圈15和防尘密封圈16,左、右端盖与缸筒之间各通过O型密封圈15密封。防尘密封圈16用于与左右活塞杆之间的密封。活塞组件14包括活塞141、左活塞杆142和右活塞杆143,活塞141嵌套在缸筒11内,将气缸体内腔分隔成左腔111和右腔112。在活塞141的外沿设有一圈凹槽,凹槽内嵌装有“8”字密封圈17,可保证活塞与缸筒之间的密封接触。活塞141内设有带内螺纹的轴向中孔,左、右活塞杆上对应设有外螺纹,左、右活塞杆从活塞141的两端旋入其中孔,螺纹连接在活塞141的左右两端,并分别穿过左端盖12、右端盖13向外伸出。左、右活塞杆的接头处设有O型密封圈密封18,可防止气缸体的左右腔之间串气。在左活塞杆142与左端盖12之间设有一减磨衬套191,以利于左活塞杆142与左端盖12之间作相对滑动。在右活塞杆143与右端盖13之间设有一减磨衬套192,以利于右活塞杆143与右端盖13之间作相对滑动。左、右活塞杆内设有与滑杆21适配的轴向长孔用于容置滑杆,在左、右活塞杆靠近活塞端的内壁分别嵌装有三道O型密封圈10,用于当滑杆处于不同的-->工作位置时与滑杆上的凸圈217接触密封。在左活塞杆的中部内壁嵌装有一道O型密封圈10,用于与滑杆21的前端密封。滑杆21可在左、右活塞杆的长孔内左右滑动。在左活塞杆142外端设有与长孔连通的放气孔1421,在放气孔的孔口安装有消声片1422,在左活塞杆的靠近活塞处设有两径向气孔1423与气缸体的左腔111连通,在右活塞杆143的靠近活塞处设有两径向气孔1431与气缸体的右腔112连通。请参见图3,图3是本技术中的气阀组件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中的气阀组件2包括滑杆21、活塞杆端盖22、后端盖23和弹簧复位机构24。活塞杆端盖22尾端设有带内螺纹的凹槽,后端盖23设有相应的外螺纹,后端盖23旋接在活塞杆端盖的凹槽内与活塞杆端盖22连成一体,通过一O型密封圈25和一防尘密封圈26密封。连成一体的活塞杆端盖22和后端盖23活动套装在滑杆21的尾端,并与滑杆之间形成一内腔,该内腔中间部分直径较大,两端部分直径较小,在变径处形成两台阶。弹簧复位机构24设置在该内腔。弹簧复位机构24包括复位弹簧241、两弹簧挡圈242和两定位挡圈243,两定位挡圈243间隔固定在滑杆21上的适当位置,两弹簧挡圈242活动穿套在两定位挡圈之间的滑杆上,其外端卡套在内腔中的两台阶内,两弹簧挡圈之间留有间隔。复位弹簧241活动套装在两弹簧挡圈上。滑杆21的前端设有轴向的进气通道211和出气通道212,并设有两径向进气孔213、214分别与进气通道连通,设有一径向出气孔215与出气通道连通,设有气源连通孔(未图示)用于连通气源和进气通道,进气通道的前端安装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变速系统伺服助力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缸组件、气阀组件、前防尘罩和后防尘罩,气缸组件和气阀组件固定连接组合成一体,前、后防尘罩分别罩盖在其两端;所述的气缸组件包括缸筒、左端盖、右端盖和活塞组件,左、右端盖分别与缸筒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形成气缸体,活塞组件活动穿套在该气缸体内;所述的气阀组件包括滑杆、活塞杆端盖、后端盖和弹簧复位机构,活塞杆端盖与后端盖组合成整体活动套装在滑杆的尾端,并与滑杆之间形成一内腔,弹簧复位机构设置在该内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变速系统伺服助力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缸组件、气阀组件、前防尘罩和后防尘罩,气缸组件和气阀组件固定连接组合成一体,前、后防尘罩分别罩盖在其两端;所述的气缸组件包括缸筒、左端盖、右端盖和活塞组件,左、右端盖分别与缸筒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形成气缸体,活塞组件活动穿套在该气缸体内;所述的气阀组件包括滑杆、活塞杆端盖、后端盖和弹簧复位机构,活塞杆端盖与后端盖组合成整体活动套装在滑杆的尾端,并与滑杆之间形成一内腔,弹簧复位机构设置在该内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变速系统伺服助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组件包括活塞、左活塞杆和右活塞杆,活塞嵌套在缸筒内,将气缸体内腔分隔成左腔和右腔,左、右活塞杆固定连接在活塞的左右两端,并分别穿过左、右端盖向外伸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变速系统伺服助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簧复位机构包括复位弹簧、两弹簧挡圈和两定位挡圈,两定位挡圈间隔固定在滑杆上的适当位置,两弹簧挡圈活动穿套在两定位挡圈之间的滑杆上,两弹簧挡圈之间留有间隔,复位弹簧活动套装在两弹簧挡圈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变速系统伺服助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右活塞杆内设有与滑杆适配的轴向长孔用于容置滑杆,在左活塞杆外端设有与该长孔连通的放气孔,在放气孔的孔口安装有消声片,在左活塞杆的靠近活塞处设有两径向气孔与气缸体的左腔连通,在右活塞杆的靠近活塞处设有两径向气孔与气缸体的右腔连通。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鸣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东风泰利福莫尔斯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