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02380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05 0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换向器,包括圆柱形的基体和设置在基体一周上的换向片,所述基体具有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换向片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面或第二端面上设有径向上的凹槽,所述第一端面或第二端面上设有径向上的突起,所述第一端部或第二端部上设有与凹槽匹配且弯折进入凹槽的插接部,所述第一端部或第二端部设有与突起匹配且弯折扣住突起的搭扣部。这种换向器的加工装配更加方便快捷且成本更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换向器,包括圆柱形的基体和设置在基体一周上的换向片,所述基体具有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换向片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面或第二端面上设有径向上的凹槽,所述第一端面或第二端面上设有径向上的突起,所述第一端部或第二端部上设有与凹槽匹配且弯折进入凹槽的插接部,所述第一端部或第二端部设有与突起匹配且弯折扣住突起的搭扣部。这种换向器的加工装配更加方便快捷且成本更低。【专利说明】一种换向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换向器。
技术介绍
换向器是电机上维持电机持续转动的部件,其主要包括一个绝缘基体和有间隔地排布在基体圆周面上的换向片,换向片具有一个接触面,电机的电刷围绕换向片围成的圆周转动并同时只与两个换向片接触。传统中,换向片排布在一个设定的芯模上,再采用浇铸的方式铸成基体并同时将换向片固定到基体上。这种换向器对换向片的固定方式是较为牢固的,但是这种方式难度大、操作慢且成本高,而且在浇铸基体时,排片时换向片的偏移或浇铸材料注入量的不平均,都会导致固定在基体上的换向片围成的与电刷接触的接触面不够平整,从而影响换向器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加工更加简便且接触面更加平整的换向器。 为此,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一种换向器,包括圆柱形的基体和设置在基体一周上的换向片,所述基体具有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换向片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面或第二端面上设有径向上的凹槽,所述第一端面或第二端面上设有径向上的突起,所述第一端部或第二端部上设有与凹槽匹配且弯折进入凹槽的插接部,所述第一端部或第二端部设有与突起匹配且弯折扣住突起的搭扣部。 所述插接部与凹槽的连接处覆有树脂绝缘层。 所述搭扣部与突起的连接处覆有树脂绝缘层。 所述插接部在第一端部或第二端部上对称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插接部之间构成定位间隙,所述第一端面或第二端面上设有与定位间隙匹配的定位突起,所述定位突起卡入定位间隙。 所述搭扣部上具有与突起匹配的搭扣槽,所述搭扣部弯折后突起置于搭扣槽内。 在本专利技术中,换向片通过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上的插接部或搭扣部与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上的凹槽或突起配合而固定在基体上,这种固定方式方便快捷且成本较低,而且避免了二次加工对换向片排片后围成的圆周面平整性的影响。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一端面方向的结构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二端面方向的结构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这种换向器,包括圆柱形的基体6和设置在基体6 —周上的换向片1,所述基体6具有安装孔7、第一端面5和第二端面10,所述换向片I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面5上设有径向上的凹槽12,所述第二端面10上设有径向上的突起2,所述第一端部上设有与凹槽12匹配且弯折进入凹槽12的插接部9,所述第二端部设有与突起2匹配且弯折扣住突起2的搭扣部4,所述插接部9与凹槽12的连接处覆有树脂绝缘层11,所述搭扣部4与突起2的连接处覆有树脂绝缘层11,所述插接部9在第一端部上对称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插接部9之间构成定位间隙,所述第一端面5上设有与定位间隙匹配的定位突起8,所述定位突起8卡入定位间隙,所述搭扣部4上具有与突起2匹配的搭扣槽3,所述搭扣部4弯折后突起2置于搭扣槽3内。换向片I通过第一端部的插接部9和第二端部的搭扣部4分别与第一端面5上的凹槽12和第二端面10上的突起2配合而固定安装到基体6上,这种安装结构方便快捷,且成本较低,并且在连接处用树脂绝缘层11进行绝缘加固处理,使换向片I与基体6的连接更加牢固且保证了换向器工作过程中的绝缘性能。在本专利技术中,凹槽12或突起2在第一端面5或第二端面10上的设置位置和搭配是可以任意的,只要满足插接部9与凹槽12及搭扣部4与突起2的对应配合即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结构。【权利要求】1.一种换向器,包括圆柱形的基体和设置在基体一周上的换向片,所述基体具有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换向片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面或第二端面上设有径向上的凹槽,所述第一端面或第二端面上设有径向上的突起,所述第一端部或第二端部上设有与凹槽匹配且弯折进入凹槽的插接部,所述第一端部或第二端部设有与突起匹配且弯折扣住突起的搭扣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与凹槽的连接处覆有树脂绝缘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扣部与突起的连接处覆有树脂绝缘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在第一端部或第二端部上对称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插接部之间构成定位间隙,所述第一端面或第二端面上设有与定位间隙匹配的定位突起,所述定位突起卡入定位间隙。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扣部上具有与突起匹配的搭扣槽,所述搭扣部弯折后突起置于搭扣槽内。【文档编号】H01R39/04GK104332793SQ201410371781【公开日】2015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31日 【专利技术者】陈阿陆 申请人:瑞安市恒丰机电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换向器,包括圆柱形的基体和设置在基体一周上的换向片,所述基体具有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换向片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面或第二端面上设有径向上的凹槽,所述第一端面或第二端面上设有径向上的突起,所述第一端部或第二端部上设有与凹槽匹配且弯折进入凹槽的插接部,所述第一端部或第二端部设有与突起匹配且弯折扣住突起的搭扣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阿陆
申请(专利权)人:瑞安市恒丰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