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草莓栽培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97762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04 16: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栽培装置,具体设计到一种多功能草莓栽培架,包括:多组架体,每组架体包括两块连接板和一根第一加强杆;栽培槽,其固定架设在两根所述连接板中间,所述栽培槽的外形沿为半圆形;第二加强杆,其与所述第一加强杆平行;多组液压升降套筒,其上端与所述连接板的下端连接,所述液压升降套筒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加强杆的一端的上端表面连接;输水软管,其包括进水管和多根出水软管;其中,所述第二加强杆通过所述液压升降套筒与所述连接板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草莓栽培的可折叠、可移动和可升降的多种功能,能够减少人力劳动,栽培和采摘方便省时,提高了栽培的效率的同时可以提高市场竞争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草莓栽培架
本技术涉及到一种栽培装置,具体设计到一种多功能草莓栽培架,
技术介绍
传统地面栽培草莓,一方面土壤营养消耗过度,容易发生病虫害,另一方面太费人力,从而导致草莓产量和品质下降。支架栽培虽然方便每年更换,能避免地面对果实的污染,但一般的平面支架行距较大,栽培密度小,栽培支架不能同时具有移动,折叠,升降和浇水的多功能,让然是不方便人工操作。 因此需要研制一种多功能草莓栽培架,充分利用空间资源,能够根据草莓的生长特点和各阶段对水肥的需求,科学地供给营养,控制生长环境因素,有效防治病虫害,使草莓生长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同时方便栽培和采摘,有效地提高草莓的产量和质量。 鉴于上述描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草莓栽培架,能够同时实现移动、折叠、升降和浇水的多功能,既可大大提高温室空间利用效率,提高草莓产量和品质,也使观光采摘更具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能够同时实现移动、折叠、升降和浇水的多功能,大大提高温室空间利用效率,提高草莓产量和品质,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草莓栽培架,包括: 多组架体,每组架体包括两块连接板和一根第一加强杆;所述连接板竖直于地面设置,所述第一加强杆垂直于所述连接板的底端;每组架体中相邻的连接板彼此通过枢轴连接; 栽培槽,其固定架设在两块所述连接板之间,所述栽培槽的外边缘为半圆形;其中,一组架体中的栽培槽以彼此前后错开的方式排列,每组相邻架体中的栽培槽以彼此上下错开的方式排列; 第二加强杆,其与所述第一加强杆平行; 多组液压升降套筒,其上端与所述连接板的下端连接,所述液压升降套筒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加强杆的一端的上端表面连接;所述液压升降套筒包括至少两个同轴套设的直径逐渐减小的单级套筒; 输水装置,其包括进水管和多根出水软管;所述进水管设置在一块连接板的侧面,且与自来水管连接,其上开设有多个出水口,多个出水口与多根出水软管连接,所述出水软管铺设在所述栽培槽底部; 其中,所述第二加强杆通过所述液压升降套筒与所述连接板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的多功能草莓栽培架中,还包括三组主滚轮和多个辅滚轮;所述主滚轮设置在所述第二加强杆的下端面上,所述辅滚轮的直径小于所述主滚轮,且每个主滚轮的轮轴与至少一个辅滚轮的轮轴固定连接,并使得多个辅滚轮所在平面与所述主滚轮所在平面平行。 优选的是,所述的多功能草莓栽培架中,所述的多组架体为两组架体,所述的多组液压升降套筒为三组液压升降套筒。 优选的是,所述的多功能草莓栽培架中,所述栽培槽呈弓形。 优选的是,所述的多功能草莓栽培架中,还包括一形伸缩杆和一卡件,所述卡件套设在所述伸缩杆的两端;所述的第二加强杆未相邻的的一端分别开设一光滑孔,所述伸缩杆可滑动地贯穿入两个所述光滑孔内。 优选的是,所述的多功能草莓栽培架中,所述光滑孔截面为圆形或者多边形。 优选的是,所述的多功能草莓栽培架中,所述伸缩杆的长度小于等于所述加强杆长度的2倍。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技术采用的枢轴连接,使得两个相邻的架体可以折叠,根据草莓生长的情况,折叠连接板,充分利用大棚空间。 2、本技术采用的液压升降套筒,可以方便地升降架体,方便采光和成熟后的米摘。 3、本技术采用的滚轮装置,可以使架体移动,实现移动种植,可以根据草莓的生长情况,科学合理地安排草莓的生长空间。 4、本技术采用的输水装置,结构简单,且与栽培槽一一对应,能够保证草莓得到充足的水分。 5、本技术采用的辅滚轮装置,辅助主滚轮滑动,使得支架能够更加稳定的移动。 6、本技术采用的伸缩杆,与两根第二加强杆形成一个三角形,在支架固定和移动的过程起支撑稳定作用。 7、本技术采用错开排列的栽培槽,这既能合理利用空间,又能使草莓不相互遮挡太阳光,得到充足的阳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多功能草莓栽培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种多功能草莓栽培架,包括: 多组架体12,每组架体包括两块连接板I和一根第一加强杆3 ;所述连接板竖直于地面设置,所述第一加强杆垂直于所述连接板的底端;每组架体中相邻的连接板彼此通过枢轴10连接; 栽培槽2,其固定架设在两块所述连接板之间,所述栽培槽的外边缘为半圆形;其中,一组架体中的栽培槽以彼此前后错开的方式排列,每组相邻架体中的栽培槽以彼此上下错开的方式排列; 第二加强杆4,其与所述第一加强杆平行; 多组液压升降套筒5,其上端与所述连接板的下端连接,所述液压升降套筒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加强杆的一端的上端表面连接;所述液压升降套筒包括至少两个同轴套设的直径逐渐减小的单级套筒; 输水装置,其包括进水管11和多根出水软管;所述进水管设置在一块连接板的侧面,且与自来水管连接,其上开设有多个出水口,多个出水口与多根出水软管连接,所述出水软管铺设在所述栽培槽底部; 其中,所述第二加强杆通过所述液压升降套筒与所述连接板连接。 所述的多功能草莓栽培架中,还包括三组主滚轮6和多个辅滚轮7 ;所述主滚轮设置在所述第二加强杆的下端面上,所述辅滚轮的直径小于所述主滚轮,且每个主滚轮的轮轴与至少一个辅滚轮的轮轴固定连接,并使得多个辅滚轮所在平面与所述主滚轮所在平面平行。 所述的多功能草莓栽培架中,所述的多组架体为两组架体,所述的多组液压升降套筒为三组液压升降套筒。 所述的多功能草莓栽培架中,所述栽培槽呈弓形。 所述的多功能草莓栽培架中,还包括一形伸缩杆8和一卡件9,所述卡件套设在所述伸缩杆的两端;所述的第二加强杆未相邻的的一端分别开设一光滑孔,所述伸缩杆可滑动地贯穿入两个所述光滑孔内。 所述的多功能草莓栽培架中,所述光滑孔截面为圆形或者多边形。 所述的多功能草莓栽培架中,所述伸缩杆的长度小于等于所述加强杆长度的2倍。 栽培草莓的时候,通过所述枢轴把架体伸展打开,栽种草莓秧子,栽种好草莓后,开启液压升降套筒,升起所述架体,让草莓秧子能够更好地接触到充足的阳光,同时根据秧子苗的大小,通过所述枢轴来折叠或者伸展所述连接板,或者通过所述滚轮移动所述架体,从而来调节草莓的生长空间,使草莓在最优的空间内生长。 一组架体中的栽培槽以彼此前后错开的方式排列,每组相邻架体中的栽培槽以彼此上下错开的方式排列,这种排列方式使得架体合理利用空间的同时,使得草莓不相互遮挡太阳光,从而能得到充足的阳光,最后能够健康地开花结果,提高产量。 草莓需要定期浇水,此时,打开所述自来水水管,自来水通过所述进水管和多个出水口,到达多个所述的出水软管,所述出水软管把自来水带到所述栽培槽内部,自来水从所述栽培槽的弓形中间部分顺着所述栽培槽的两端流下,使得整个栽培槽都能得到充足的水分;所述输水装置结构简单,能够保证草莓得到充足水分。 期间对草莓进行害虫检查或者其它增加营养料时,降低所述液压升降套筒,方便操作,省时省力。采摘草莓的时候,同样的道理。 每个主滚轮的轮轴与至少一个辅滚轮的轮轴固定连接,并使得多个辅滚轮所在平面与所述主滚轮所在平面平行,在移动所述栽培架的时候不摇晃从而更加稳定。 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草莓栽培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组架体,每组架体包括两块连接板和一根第一加强杆;所述连接板竖直于地面设置,所述第一加强杆垂直于所述连接板的底端;每组架体中相邻的连接板彼此通过枢轴连接;栽培槽,其固定架设在两块所述连接板之间,所述栽培槽的外边缘为半圆形;其中,一组架体中的栽培槽以彼此前后错开的方式排列,每组相邻架体中的栽培槽以彼此上下错开的方式排列;第二加强杆,其与所述第一加强杆平行;多组液压升降套筒,其上端与所述连接板的下端连接,所述液压升降套筒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加强杆的一端的上端表面连接;所述液压升降套筒包括至少两个同轴套设的直径逐渐减小的单级套筒;输水装置,其包括进水管和多根出水软管;所述进水管设置在一块连接板的侧面,且与自来水管连接,其上开设有多个出水口,多个出水口与多根出水软管连接,所述出水软管铺设在所述栽培槽底部;其中,所述第二加强杆通过所述液压升降套筒与所述连接板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草莓栽培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组架体,每组架体包括两块连接板和一根第一加强杆;所述连接板竖直于地面设置,所述第一加强杆垂直于所述连接板的底端;每组架体中相邻的连接板彼此通过枢轴连接; 栽培槽,其固定架设在两块所述连接板之间,所述栽培槽的外边缘为半圆形;其中,一组架体中的栽培槽以彼此前后错开的方式排列,每组相邻架体中的栽培槽以彼此上下错开的方式排列; 第二加强杆,其与所述第一加强杆平行; 多组液压升降套筒,其上端与所述连接板的下端连接,所述液压升降套筒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加强杆的一端的上端表面连接;所述液压升降套筒包括至少两个同轴套设的直径逐渐减小的单级套筒; 输水装置,其包括进水管和多根出水软管;所述进水管设置在一块连接板的侧面,且与自来水管连接,其上开设有多个出水口,多个出水口与多根出水软管连接,所述出水软管铺设在所述栽培槽底部; 其中,所述第二加强杆通过所述液压升降套筒与所述连接板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治淮沈红军
申请(专利权)人:淮安市恩赐山庄垂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