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草莓大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60592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22 1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大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草莓大棚,其特征在于包括:大棚架,其包括若干根支柱和若干根纵向拉杆;大棚顶,其为拱圆形结构,所述大棚项包括若干根拱杆,所述若干根拱杆以一定的间隔平行的排列在所述大棚顶上;支撑部件,其包括一支杆和一凸形部件,所述支杆的底端垂直的设置在所述大棚顶的拱杆上,所述凸形部件设置在所述支杆的顶端;薄膜,其覆盖在所述大棚顶及所述支撑部件的凸形部件上,所述薄膜上设置多个遮光点;小棚,其设置在大棚内,所述小棚包括拱形支杆、薄膜及薄膜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操作方便,成本低廉且能够保证草莓生长温度、蓄水量及能够提供适当的光照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大棚
,特别涉及一种草莓大棚
技术介绍
草莓因富含氨基酸、果糖、蔗糖、葡萄糖、维生素及矿物质钙、钾、铁等,这些营养素对生长发育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因此深受各类人群的喜爱。草莓适宜温良的气候,不耐寒冷,一般生长在天气温暖的地区,但北方的冬季昼夜温度都很低,达不到草莓生长需要的温度,因此需要采取适当的保温措施实现草莓生长的适宜温度。草莓在不同的生长期对水分的需求量不同,在果实的生长期和成熟期的需求量最大,但草莓的根系分布较浅,导致蒸腾量变大,草莓也不耐涝,因此在草莓生长的各个阶段要严格控制蓄水量。草莓同时是一种喜光植物,光照强度不够则不利于草莓的生长,光照强度太强则有可能灼伤植株,因此需要控制光强度保证草莓的光合作用。鉴于以上描述,亟待有一种能够保证草莓生长温度、蓄水量以及能够提供适当光照且操作方便,成本低廉的草莓大棚的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草莓生长过程中的光照问题,提供一种能够保证草莓生长温度、适当光照、蓄水量以及操作方便,成本低廉的草莓大棚。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草莓大棚,其特征在于,包括:大棚架,其包括若干根支柱和若干根纵向拉杆,所述若干根支柱设置在所述大棚的两侧和中间,所述若干根纵向拉杆固定在所述大棚的顶部和两侧;大棚顶,其为拱圆形结构,所述大棚顶包括若干根拱杆,所述若干根拱杆以一定的间隔平行的排列在所述大棚顶上;支撑部件,其包括一支杆和一凸形部件,所述支杆的底端垂直的设置在所述大棚顶的拱杆上,所述凸形部件设置在所述支杆的顶端;薄膜,其覆盖在所述大棚顶及所述支撑部件的凸形部件上,所述薄膜上设置多个遮光点;小棚,其设置在大棚内,所述小棚包括拱形支杆、薄膜及薄膜固定装置,所述拱形支杆的两端固定在地面上,所述薄膜固定装置包括开口的空心管和实心管,所述空心管水平的固定在地面上,所述薄膜的长边套在所述实心管上,所述实心管设置在所述空心管内部;大棚门,其为推拉式结构,所述大棚门设置在所述大棚的一侧;其中,所述薄膜铺设在所述大棚上为褶皱的波浪状形状。优选的是,所述支撑部件包括多个,多个所述支撑部件平行于所述纵向拉杆设置在所述拱杆上,且多个所述支杆的长度可调节的支撑多个所述凸形部件。优选的是,所述遮光点为黑色遮光点。优选的是,所述的草莓大棚还包括:立柱,其垂直于地面,所述支柱的下端固定在所述纵向拉杆上,上端支撑所述拱杆;地膜,其为长条形状,所述地膜铺设在地面上;灌溉装置,其为灌溉管,所述灌溉管的下端面接触地面,上端面接触所述地膜,所述灌溉管沿所述地膜的方向延伸。优选的是,所述小棚设置于所述地膜外,所述拱形支杆的两端嵌入所述地膜边缘的地面上。优选的是,所述灌溉管上端面上以一定距离设置有多个间隔孔。优选的是,所述的草莓大棚还包括:保温装置,所述保温装置设置在所述薄膜上;照明装置,其设置在所述大棚顶部的纵向拉杆上。优选的是,所述保温装置为保温棉被。优选的是,所述照明装置为白炽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草莓大棚的棚顶设置成有褶皱的波浪形状,可提供适当的光照强度,薄膜上设置的遮光点可用来遮挡一定强度的光照,这样有利于草莓接受不同强度的光照,有利于有机物的合成;在温度低的夜晚将保温被和小棚薄膜盖上,同时打开白炽灯,这样可以保证草莓夜间的生长温度及光照情况;地膜的设置保证了草莓苗期的生长温度及草莓整个生长期的土壤水分,也能够保持土壤的通透性;在地膜下面设置的多孔灌溉管,可及时的适量的给草莓补充水分;小棚设置的空心管及实心管即固定了小棚又方便了小棚上的薄膜从一端移动到另一端,这样即降低了劳动力又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总之,本技术,操作方便,成本低廉且能够保证草莓的生长温度、蓄水量以及接受适当光照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草莓大棚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草莓大棚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草莓大棚内小棚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的草莓大棚的结构包括:大棚架I包括若干根支柱2和若干根纵向拉杆3,所述若干根支柱2设置在所述大棚的两侧和中间,所述若干根纵向拉杆3固定在所述大棚的顶部和两侧;大棚顶4为拱圆形结构,所述大棚顶4包括若干根拱杆5,所述若干根拱杆5以一定的间隔平行的排列在所述大棚顶4上;支撑部件6包括一支杆和一凸形部件,所述支杆的底端垂直的设置在所述大棚顶的拱杆5上,所述凸形部件设置在所述支杆的顶端r薄膜7覆盖在所述大棚顶4及所述支撑部件的凸形部件6上,所述薄膜7上设置多个遮光点8,所述薄膜7在大棚顶4上形成了褶皱波浪状形状;大棚门9为推拉式结构,所述大棚门9设置在所述大棚的一侧;小棚10设置在大棚内,所述小棚10包括拱形支杆、薄膜及薄膜固定装置16,所述拱形支杆的两端固定在地面上,所述薄膜固定装置包括开口的空心管17和实心管18,所述空心管17水平的固定在地面上,所述薄膜的长边套在所述实心管18上,所述实心管18设置在所述空心管17内部;立柱11垂直于地面,所述支柱11的下端固定在所述纵向拉杆3上,上端支撑所述拱杆5 ;地膜12为长条形状,所述地膜12铺设在地面上;灌溉装置为灌溉管13,所述灌溉管13的下端面接触地面,上端面接触所述地膜12,所述灌溉管13沿所述地膜12的方向延伸。保温装置14设置在所述薄膜7上;照明装置15设置在所述大棚顶部的纵向拉杆3上。所述支撑部件包括多个,多个所述支撑部件平行于所述纵向拉杆设置在所述拱杆上,且多个所述支杆的长度可调节的支撑多个所述凸形部件。所述遮光点为黑色遮光点。所述小棚设置于所述地膜外,所述拱形支杆的两端嵌入所述地膜边缘的地面上。所述灌溉管上端面上以一定距离设置有多个间隔孔。所述保温装置为保温棉被。所述照明装置为白炽灯。尽管本技术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技术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技术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主权项】1.一种草莓大棚,其特征在于,包括: 大棚架,其包括若干根支柱和若干根纵向拉杆,所述若干根支柱设置在所述大棚的两侧和中间,所述若干根纵向拉杆固定在所述大棚的顶部和两侧; 大棚顶,其为拱圆形结构,所述大棚顶包括若干根拱杆,所述若干根拱杆以一定的间隔平行的排列在所述大棚顶上; 支撑部件,其包括一支杆和一凸形部件,所述支杆的底端垂直的设置在所述大棚顶的拱杆上,所述凸形部件设置在所述支杆的顶端; 薄膜,其覆盖在所述大棚顶的拱杆及所述支撑部件的凸形部件上,所述薄膜上设置多个遮光点; 大棚门,其为推拉式结构,所述大棚门设置在所述大棚的一侧; 小棚,其设置在大棚内,所述小棚包括拱形支杆、薄膜及薄膜固定装置,所述拱形支杆的两端固定在地面上,所述薄膜固定装置包括开口的空心管和实心管,所述空心管水平的固定在地面上,所述薄膜的长边套在所述实心管上,所述实心管设置在所述空心管内部;其中,所述薄膜铺设在所述大棚顶上为褶皱的波浪状形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草莓大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草莓大棚,其特征在于,包括:大棚架,其包括若干根支柱和若干根纵向拉杆,所述若干根支柱设置在所述大棚的两侧和中间,所述若干根纵向拉杆固定在所述大棚的顶部和两侧;大棚顶,其为拱圆形结构,所述大棚顶包括若干根拱杆,所述若干根拱杆以一定的间隔平行的排列在所述大棚顶上;支撑部件,其包括一支杆和一凸形部件,所述支杆的底端垂直的设置在所述大棚顶的拱杆上,所述凸形部件设置在所述支杆的顶端;薄膜,其覆盖在所述大棚顶的拱杆及所述支撑部件的凸形部件上,所述薄膜上设置多个遮光点;大棚门,其为推拉式结构,所述大棚门设置在所述大棚的一侧;小棚,其设置在大棚内,所述小棚包括拱形支杆、薄膜及薄膜固定装置,所述拱形支杆的两端固定在地面上,所述薄膜固定装置包括开口的空心管和实心管,所述空心管水平的固定在地面上,所述薄膜的长边套在所述实心管上,所述实心管设置在所述空心管内部;其中,所述薄膜铺设在所述大棚顶上为褶皱的波浪状形状。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治淮沈红军
申请(专利权)人:淮安市恩赐山庄垂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