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合物2‑羟基‑3‑氟‑5‑硝基‑1‑苯基丁酮及其制备方法和农用生物活性技术

技术编号:10997404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04 16:30
公开了一种化合物2‑羟基‑3‑氟‑5‑硝基‑1‑苯基丁酮及其制备方法和农用生物活性。在反应器内加入硝酸、乙酐及甲醇,搅拌一段时间后将反应液降温至0到20℃,加入2‑羟基‑3‑氟‑1‑苯基丁酮,反应一段时间向反应混合物加入水,再加入乙酸乙酯萃取多次,从有机相获得目标化合物。该化合物对苹果腐烂、白菜灰霉、柑橘炭疽、棉花枯萎、小麦全蚀等植物病原菌具有较高的抑制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公开了一种化合物2-羟基-3-氟-5-硝基-1-苯基丁酮及其制备方法和农用生物活性。在反应器内加入硝酸、乙酐及甲醇,搅拌一段时间后将反应液降温至0到20℃,加入2-羟基-3-氟-1-苯基丁酮,反应一段时间向反应混合物加入水,再加入乙酸乙酯萃取多次,从有机相获得目标化合物。该化合物对苹果腐烂、白菜灰霉、柑橘炭疽、棉花枯萎、小麦全蚀等植物病原菌具有较高的抑制作用。【专利说明】化合物2-羟基-3-氟-5-硝基-1 -苯基丁酮及其制备方法 和农用生物活性
本专利技术为化合物2-羟基-3-氟-5-硝基-1-苯基丁酮及其制备方法和农用生物 活性,具体的涉及有机化合物、有机合成及农业杀菌领域。
技术介绍
酚类化合物是银杏、洋葱、苦皮藤、半枝莲、大黄等植物产生的重要的次生代谢物 质,常显示出抑菌、杀虫、除草等生物活性,为植物源农药开发提供了先导化合物。我们从半 枝莲中分离出几个含羰基的酚类化合物(即羟基芳酮类化合物),并发现它们有一定的杀菌 作用,拟对这类化合物以仿生合成的方法进行修饰改造。由于氟原子电负性大、半径小,所 形成的C-F键键能要比C-H键能大得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化合物: 2‑羟基‑3‑氟‑5‑硝基‑1‑苯基丁酮,该化合物结构如上图所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春华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