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贵平专利>正文

枢转折收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96880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04 16: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枢转折收机构,包括第一和第二折收架、插置锁合件、释锁操作件及弹性件。第一折收架一端与车头及车身中一者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折收架一端枢接,第二折收架另一端与车头及车身中另一者连接,且第一折收架具有枢转长形孔、第一锁合部及第二锁合部;插置锁合件滑动的装在第二折收架,且其一端与释锁操作件连接,另一端插于枢转长形孔内并与第一锁合部或第二锁合部相锁合;弹性件一端与插置锁合件及释锁操作件中一者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折收架连接;操作释锁操作件去带动插置锁合件脱离与第一锁合部或第二锁合部锁合,则第一折收架及第二折收架可做展开或收折的枢转运动而带动插置锁合件在枢转长形孔内滑动,便于操作且结构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枢转折收机构,包括第一和第二折收架、插置锁合件、释锁操作件及弹性件。第一折收架一端与车头及车身中一者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折收架一端枢接,第二折收架另一端与车头及车身中另一者连接,且第一折收架具有枢转长形孔、第一锁合部及第二锁合部;插置锁合件滑动的装在第二折收架,且其一端与释锁操作件连接,另一端插于枢转长形孔内并与第一锁合部或第二锁合部相锁合;弹性件一端与插置锁合件及释锁操作件中一者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折收架连接;操作释锁操作件去带动插置锁合件脱离与第一锁合部或第二锁合部锁合,则第一折收架及第二折收架可做展开或收折的枢转运动而带动插置锁合件在枢转长形孔内滑动,便于操作且结构简单。【专利说明】枢转折收机构
本技术涉及运动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枢转折收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及社会的不断进步,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各种各样的消费品,以满足人们的个性化追求,而电动车就是诸多消费品中的一种。 众所周知,电动车是一种以电力作为动力源去实现它在路面上自动行走的自助设备,通过该自助设备能为人们的出行带来极大的便利,且其动力来源又十分容易,故使得电动车越来越受到人们所青睐。 其中,对于轻便电动车来说,不仅要求电动车重量轻,而且还要求电动车具有可折收性,目的以减少电动车在不使用时所占空间,从而便于人们携带、搬运及运输等,因此,在轻便电动车上安装有折收装置是十分必要的。 而目前,现有安装在轻便电动车上的折收装置的结构是十分复杂的,正因为该折收装置十分方便,故使得现有的折收装置的操作也是十分麻烦的,从而不利于人们对轻便电动车的折收操作,因而影响到轻便电动车的推广及普及力度,相应地增加了成本。 因此,急需要一种枢转折收机构来克服上述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方便且结构简单的枢转折收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枢转折收机构,连接于车身及车头之间,其中,本技术的枢转折收机构包括第一折收架、第二折收架、插置锁合件、释锁操作件及弹性件。所述第一折收架的一端与所述车头及车身中一者连接,所述第一折收架的另一端沿水平轴线与所述第二折收架的一端枢接而具有一展开位置及一收折位置,所述第二折收架的另一端与所述车头及车身中另一者连接,且所述第一折收架具有以所述水平轴线为枢转中心的枢转长形孔、对应于所述展开位置的第一锁合部及对应于所述收折位置的第二锁合部;所述插置锁合件滑动的安装在所述第二折收架上,且所述插置锁合件的一端与所述释锁操作件连接,所述插置锁合件的另一端插置于所述枢转长形孔内并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一锁合部或第二锁合部相锁合;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插置锁合件及释锁操作件中一者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折收架连接,且所述弹性件恒驱使所述插置锁合件与所述第一锁合部或第二锁合部相锁合;操作所述释锁操作件去带动所述插置锁合件脱离与所述第一锁合部或第二锁合部的锁合,则所述第一折收架及第二折收架相互可做展开或收折的枢转运动而带动所述插置锁合件在所述枢转长形孔内滑动。 较佳地,所述第二折收架开设有供所述第一折收架嵌入并枢转用的嵌入枢转槽,所述嵌入枢转槽使所述第二折收架分隔出第一支撑块及第二支撑块,所述插置锁合件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块上,且所述插置锁合件在与所述第一锁合部或第二锁合部锁合时还插置于所述第二支撑块内,所述弹性件套于所述插置锁合件并抵触于所述第一支撑块及所述插置锁合件之间。 较佳地,所述第二支撑块具有供所述插置锁合件在与所述第一锁合部或第二锁合部锁合时插置的定位槽孔。 较佳地,所述第一锁合部形成于所述枢转长形孔的一端处,所述第二锁合部形成于所述枢转长形孔的另一端处。 较佳地,所述枢转长形孔的两端分别为第一沉孔结构及第二沉孔结构,所述第一沉孔结构中的大孔形成所述第一锁合部,所述第二沉孔结构中的大孔形成所述第二锁合部。 较佳地,所述插置锁合件呈轴形结构,且所述插置锁合件包含同轴心设置的卡合部及插置滑动部,所述卡合部的直径大于所述插置滑动部的直径,且所述插置滑动部插置于所述枢转长形孔内,所述卡合部可选择地与所述第一锁合部或第二锁合部相锁合,所述弹性件抵触于所述第一支撑块及卡合部之间。 较佳地,所述插置滑动部穿过所述卡合部并与所述释锁操作件固定连接。 较佳地,所述第一支撑块上安装有套管,所述套管套于所述卡合部外,所述弹性体抵触于所述套管及卡合部之间。 较佳地,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套管内。 较佳地,所述第一支撑块及第二支撑块相互平行。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技术的枢转折收机构包括第一折收架、第二折收架、插置锁合件、释锁操作件及弹性件,第一折收架与第二折收架枢接,且第一折收架具有以水平轴线为枢转中心的枢转长形孔、对应于展开位置的第一锁合部及对应于收折位置的第二锁合部,插置锁合件的一端与释锁操作件连接,插置锁合件的另一端插置于枢转长形孔内并选择性地与第一锁合部或第二锁合部相锁合,而弹性件的一端与插置锁合件及释锁操作件中一者连接,弹性件的另一端与第二折收架连接,故在操作人员操作释锁操作件,并使释锁操作件去带动插置锁合件脱离与第一锁合部或第二锁合部的锁合,则第一折收架及第二折收架两者可做展开或收折的枢转运动,从而由第一折收架及第二折收架的枢转运动去带动插置锁合件在枢转长形孔内滑动,实现车头与车身折叠的目的;其中,在第一折收架及第二折收架相互做折收或展开运动过程中,仅需使插置锁合件脱离与第一锁合部或第二锁合部的锁合即可,不需要将插置锁合件整体从第一折收架的枢转长形孔内拔出,且复位是由弹性体执行,因此,本技术的枢转折收机构的操作十分简便,且结构十分的简单。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枢转折收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枢转折收机构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及图2,本技术的枢转折收机构10是连接于车身20及车头30之间,以使得车身20与车头30两者借助本技术的枢转折收机构10去实现它们之间的相互折收的目的。 其中,本技术的枢转折收机构10包括第一折收架11、第二折收架12、插置锁合件13、释锁操作件14及弹性件15。第一折收架11的上端与车头30及车身20中一者连接,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折收架11的上端是与车头30连接的,但,不以此为限;第一折收架11的下端沿水平轴线与第二折收架12的上端枢接,从而使第一折收架11相对第二折收架12具有如图1所示的展开位置及收折位置(图中未示),具体地,第一折收架11的下端是通过水平枢转轴17与第二折收架12枢接的,该水平枢转轴17是安装在第二折收架12,以简化第一折收架11与第二折收架12之间枢转的关系;第二折收架12的下端与车头30及车身20中另一者连接,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折收架12的下端是与车身20连接的,但,不以此为限;且第一折收架11具有以水平轴线为枢转中心的枢转长形孔111、对应于展开位置的第一锁合部112及对应于收折位置的第二锁合部113,枢转长形孔111较优为圆弧形的长形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枢转折收机构,连接于车身及车头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转折收机构包括第一折收架、第二折收架、插置锁合件、释锁操作件及弹性件,所述第一折收架的一端与所述车头及车身中一者连接,所述第一折收架的另一端沿水平轴线与所述第二折收架的一端枢接而具有一展开位置及一收折位置,所述第二折收架的另一端与所述车头及车身中另一者连接,且所述第一折收架具有以所述水平轴线为枢转中心的枢转长形孔、对应于所述展开位置的第一锁合部及对应于所述收折位置的第二锁合部,所述插置锁合件滑动的安装在所述第二折收架上,且所述插置锁合件的一端与所述释锁操作件连接,所述插置锁合件的另一端插置于所述枢转长形孔内并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一锁合部或第二锁合部相锁合,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插置锁合件及释锁操作件中一者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折收架连接,且所述弹性件恒驱使所述插置锁合件与所述第一锁合部或第二锁合部相锁合;操作所述释锁操作件去带动所述插置锁合件脱离与所述第一锁合部或第二锁合部的锁合,则所述第一折收架及第二折收架相互可做展开或收折的枢转运动而带动所述插置锁合件在所述枢转长形孔内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贵平孟吾铁
申请(专利权)人:王贵平孟吾铁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