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承辊内膨胀快速工装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94958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04 14: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支承辊内膨胀快速工装模具,属于工装模具领域。支承辊内膨胀快速工装模具,包括第一瓦片,第二瓦片,第三瓦片和圆台状的主轴;所述的第一瓦片,第二瓦片和第三瓦片是由内衬模具经三次线切割而成,所述的内衬模具为具有中空内孔的圆柱体,内衬模具的外侧面的中间位置设有凹槽,所述的主轴与内衬模具的中空内孔相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应用范围广,加工精度高,模具的径向跳动可控制在0.001mm-0.01mm,为支承辊的修复再制造创造了条件,有效的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支承辊内膨胀快速工装模具,属于工装模具领域。支承辊内膨胀快速工装模具,包括第一瓦片,第二瓦片,第三瓦片和圆台状的主轴;所述的第一瓦片,第二瓦片和第三瓦片是由内衬模具经三次线切割而成,所述的内衬模具为具有中空内孔的圆柱体,内衬模具的外侧面的中间位置设有凹槽,所述的主轴与内衬模具的中空内孔相配合。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应用范围广,加工精度高,模具的径向跳动可控制在0.001mm-0.01mm,为支承辊的修复再制造创造了条件,有效的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专利说明】支承辊内膨胀快速工装模具
本技术涉及工装模具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支承辊内膨胀快速工装模具。
技术介绍
在热连轧精轧机工作过程中,工作辊直接与轧件接触,使轧件发生塑性变形,直接影响板带的表面质量和板形,而支承辊承受了绝大部分的弯曲力矩,对于生产的稳定运行,特别是板带钢横断面的板形影响极大。 在实际应用中,一方面支承辊更换周期长,在工作压力、冲击、磨损、热作用下,由于加工硬化、磨损不均匀、疲劳微裂纹、辊身端部倒角设计不合理等因素造成支承辊表面磨损加大甚至局部脱落,另一方面支承辊的制造成本通常较高,利用表面堆焊技术对其进行修复无疑更具经济性。目前,一般是采用堆焊方法对支承辊进行修复,使其恢复使用性能,甚至是超过原辊的使用寿命。例如,中国专利ZL 201110120326.4,专利技术名称:大型冷轧支承辊堆焊修复工艺,该修复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焊前车削加工;无损探伤检测;焊前预热;堆焊稀释层;堆焊支承层;堆焊工作层;中间去应力热处理;焊后最终热处理;辊身车削加工;成品无损探伤检测;成品涂油包装。该专利中的方法可以将已正常报废的大型冷轧支承辊修复再利用,大幅度降低轧钢企业的生产成本,经修复的大型冷轧支承辊其综合性能和使用寿命优于购置的整体锻钢大型冷轧支承辊,利于实现修旧利废,提质降耗,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目标。 目前,修复方法经过不断地改进,支承辊的修复质量越来越好,但是不论采用何种修复方法,首先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得支承辊能够牢牢的固定在修复设备上,使之对其进行修复加工,这是目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支承辊内膨胀快速工装模具,该模具使得支承辊能够与修复设备连接,且结构简单、装卸方便。 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支承辊内膨胀快速工装模具,包括第一瓦片,第二瓦片,第三瓦片和圆台状的主轴;所述的第一瓦片,第二瓦片和第三瓦片是由内衬模具经三次线切割而成,所述的内衬模具为具有中空内孔的圆柱体,内衬模具外侧面的中间位置设有凹槽,所述的主轴与内衬模具的中空内孔相配合。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凹槽呈圆环状,与支承辊内部凸起相配合。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三次线切割均是从内衬模具的中心轴垂直切割。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瓦片,第二瓦片和第三瓦片的尺寸各不相同。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显著优点: 1、本技术的第一瓦片、第二瓦片和第三瓦片依次放入支承辊的内部,瓦片上的凹槽与支承辊内部的突起相配合,再向由瓦片合成的内衬模具的中空内孔中放置主轴,主轴再与修复设备上相连接,对支承辊进行进一步地修复加工,使用完毕后再依次取出主轴、第三瓦片、第二瓦片和第一瓦片,使用简单,装卸方便。 2、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应用范围广,加工精度高,模具的径向跳动可控制在0.0Olmm-0.0lmm,为支承辊的修复再制造创造了条件,有效的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内衬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瓦片,2、第二瓦片,3、第三瓦片,4、主轴,5、内衬模具,6、凹槽,7、切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支承辊内膨胀快速工装模具,包括第一瓦片1,第二瓦片2,第三瓦片3和圆台状的主轴4 ;所述的第一瓦片1,第二瓦片2和第三瓦片3是由内衬模具5经三次线切割而成,所述的内衬模具5为具有中空内孔的圆柱体,内衬模具5外侧面的中间位置设有凹槽6,所述的主轴4与内衬模具5的中空内孔相配合。 所述的凹槽6呈圆环状,与支承辊内部凸起相配合。所述的三次线切割均是从内衬模具5的中心轴垂直切割。所述的第一瓦片1,第二瓦片2和第三瓦片3的尺寸各不相同。 本技术的第一瓦片、第二瓦片和第三瓦片依次放入支承辊的内部,瓦片上的凹槽与支承辊内部的突起相配合,再向由瓦片合成的内衬模具的中空内孔中放置主轴,主轴再与修复设备上相连接,对支承辊进行进一步地修复加工,使用完毕后再依次取出主轴、第三瓦片、第二瓦片和第一瓦片,使用简单,装卸方便。【权利要求】1.支承辊内膨胀快速工装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瓦片,第二瓦片,第三瓦片和圆台状的主轴;所述的第一瓦片,第二瓦片和第三瓦片是由内衬模具经三次线切割而成,所述的内衬模具为具有中空内孔的圆柱体,内衬模具的外侧面的中间位置设有凹槽,所述的主轴与内衬模具的中空内孔相配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承辊内膨胀快速工装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呈圆环状,与支承辊内部凸起相配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承辊内膨胀快速工装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次线切割均是从内衬模具的中心轴垂直切割。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承辊内膨胀快速工装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瓦片,第二瓦片和第三瓦片的尺寸各不相同。【文档编号】B21B29/00GK204135066SQ201420596598【公开日】2015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15日 【专利技术者】朱建军 申请人:马鞍山市申马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支承辊内膨胀快速工装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瓦片,第二瓦片,第三瓦片和圆台状的主轴;所述的第一瓦片,第二瓦片和第三瓦片是由内衬模具经三次线切割而成,所述的内衬模具为具有中空内孔的圆柱体,内衬模具的外侧面的中间位置设有凹槽,所述的主轴与内衬模具的中空内孔相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市申马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