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环锭纺加工过程中须条的整束去羽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加工机械,具体涉及一种环锭纺加工过程中须条的整束去羽装置。
技术介绍
环锭纺纱是一种传统的纺纱方法,粗纱经过喇叭口喂入一直到前罗拉钳口吐出,经过了多种牵伸部件,这些牵伸部件的合理搭配是影响成纱毛羽多少的关键通道;即便已有的环锭纺生产工艺趋于合理,配件搭配优良,但牵伸区纤维束仍存在较大的宽度,边纤维很难收集,以致产生较多的毛羽,降低了成纱品质。而现有工艺生产的成纱难以满足产品的质量要求,其普遍存在生产效率低下、须条毛羽整束不光洁的弊端;如企业额外增加大型须条整束成型装置无形中又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支出且相关设置占用本以狭小的生产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作业高效、稳定,制作成本低,占用空间小且无额外能耗的环锭纺加工过程中须条的整束去羽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环锭纺加工过程中须条的整束去羽装置,包括与前胶辊轴承两端连接的前胶辊,所述前胶辊下平行设置有前罗拉,所述前罗拉设置有环形光面;所述前胶辊轴承一侧设置有定位架;所述定位架设置有若干弹性卡爪,所述弹性卡爪分别与前 ...
【技术保护点】
环锭纺加工过程中须条的整束去羽装置,包括与前胶辊轴承(1)两端连接的前胶辊(14),所述前胶辊(14)下平行设置有前罗拉(10),所述前罗拉(10)设置有环形光面(10a);所述前胶辊轴承(1)一侧设置有定位架(12);其特征是:所述定位架(12)设置有若干弹性卡爪(2),所述弹性卡爪(2)分别与前胶辊轴承(1)活动连接,所述定位架(12)贯穿设置有后压力棒(9),所述定位架(12)两侧延伸的后压力棒(9)由里及外分别设置有定位轮(11)、后旋转轮(7)、后定位卡(13);所述定位架(12)的顶部设置有方形定位块(5),所述方形定位块(5)贯穿设置有前压力棒(4),所述方形 ...
【技术特征摘要】
1.环锭纺加工过程中须条的整束去羽装置,包括与前胶辊轴承(1)两端连接的前胶辊(14),所述前胶辊(14)下平行设置有前罗拉(10),所述前罗拉(10)设置有环形光面(10a);所述前胶辊轴承(1)一侧设置有定位架(12);其特征是:所述定位架(12)设置有若干弹性卡爪(2),所述弹性卡爪(2)分别与前胶辊轴承(1)活动连接,所述定位架(12)贯穿设置有后压力棒(9),所述定位架(12)两侧延伸的后压力棒(9)由里及外分别设置有定位轮(11)、后旋转轮(7)、后定位卡(13);所述定位架(12)的顶部设置有方形定位块(5),所述方形定位块(5)贯穿设置有前压力棒(4),所述方形定位块(5)两侧延伸的前压力棒(4)由里及外分别设置有前旋转轮(3)和前定位卡(8);所述前旋转轮(3)设置有前旋转轮环形槽(3a),所述后旋转轮(7)设置有后旋转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俊龙,郑兵,丁创,杨圣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华茂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