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树亭专利>正文

一种插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93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插秧机,包括机架、传动机构、供秧装置、插秧装置,在机架的底部设置有滑板,机架的一端连接插秧装置,另一端上方设置有驾驶座,供秧装置设置于插秧装置与驾驶座之间的车架的上方;所述的插秧装置为转架,转架上设置有抓插秧爪,所述的供秧装置为斜板,斜板上纵向设置有秧槽,秧槽端部槽底开有矩形孔,矩形孔中设置有拨秧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用于栽插常规育出的秧苗,只须将秧苗拔出放入供秧装置的秧槽中即可,克服了现有插秧机对育秧及其插秧中秧苗摆放的特殊要求,降低了育秧成本,减小了育秧及机插前的劳动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滑板代替了行走轮,滑板利用了水田浮力减小了插秧机前进的摩擦力,从而使本机只需较小的动力即可工作,电力和人力可随意互换,可大大提高本机的利用率以及节约栽插秧成本。(*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具体地说涉及农业机械中的插秧机
技术介绍
:插秧机的使用可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但目前所使用的插秧机对秧苗的育秧要求较高,均需制作营养土铺敷于地膜上播育,移栽前还需在铺上做“秧母点”盘,再则,目前的插秧机均为轮式结构,耗用动力较大,是人力无法驱动的。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插秧机,用于栽插常规育出的秧苗,且耗用动力小,可人力、电力任意互换驱动。本技术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插秧机,包括机架、传动机构、供秧装置、插秧装置,在机架的底部设置有滑板,机架的一端连接插秧装置,另一端上方设置有驾驶座,供秧装置设置于插秧装置与驾驶座之间的车架的上方;所述的插秧装置为转架,转架上设置有抓插秧爪,转架固定连接于传动轴上,在转架一端的传动轴上固定连接有传动轮,传动轴的两端活动连接于机架上;所述的供秧装置为斜板,斜板上纵向设置有秧槽,秧槽端部槽底开有矩形孔,矩形孔中设置有拨秧轮;所述的传动机构中的主动轮设置于驾驶座的下方,驾驶座下方的机架上设置有传动轴,其上固定连接有两个传动轮和一个绕线轮;在该传动轴与上述转架传动轴之间的机架上还设置有另一传动轴,这个传动轴上固定连接有拨秧轮-->和两个传动轮;主动轮将速度传输给驾驶座下方机架上的传动轴的一个传动轮,该轴上的另一传动轮将速度传输给上述另一传动轴上的一个传动轮,该轴上的另一传动轮将速度传输给转架传动轴上的传动轮。有益效果:一、本技术主要用于栽插常规育出的秧苗,只须将秧苗拔出放入供秧装置的秧槽中即可,克服了现有插秧机对育秧及其插秧中秧苗摆放的特殊要求,降低了育秧成本,减小了育秧及机插前的劳动量。二、本技术用滑板代替了行走轮,滑板利用了水田浮力减小了插秧机前进的磨擦力,从而使本机只需较小的动力即可工作,电力和人力可随意互换,可大大提高本机的利用率以及节约栽插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A-A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所示,在机架1的底部设置有滑板2,绕线轮63的绳索从滑板2的端头孔中穿出。如图1所示,机架1的一端连接着插秧装置的转架5,转架5固定连接于传动轴52上,转架5上设置有抓插秧爪51,在转架5一端的传动轴52上固定连接有传动轮53,传动轴52的两端活动连接于机架1上;转架5上轴向设置有两个槽54,槽54以转架5的周向等份分布;如1、2所示,槽54内平行设置有滑杆55,滑杆55通过爪臂56与抓插秧爪51用绳索59连接,滑杆55一端穿出转架5端部,该端部相对的机架1上设置有凸起58,凸起58与滑杆55呈规律性-->相触,相触时滑杆55被顶位移。如图2所示,爪臂56为中空管状,一端口与槽54连通,另一端口活动连接抓插秧爪51;仍如图2所示,抓插秧爪51呈剪形活动连接于销上,销两端穿过爪臂56的两侧壁并固定连接;抓插秧爪51伸出爪臂56的部分可以张合,之间设置有回位弹簧。如图1所示,斜板4的上部与滑板2的夹角为25-40度,在本实施例中设计为35度,斜板4的下部与滑板2呈平行。仍如图1所示,斜板4上纵向设置有秧槽41,位于斜板4上部的秧槽41的直径大于下部秧槽41的直径。在斜板4下部的秧槽41槽底开有矩形孔43,拨秧轮42的轮齿伸出该矩形孔(其轮面垂直于秧槽41的横断面)。矩形孔43外侧的斜板4上横向有缝,之间用弹簧铰链连接。如图1所示,驾驶座3设置于转架5相对一端的机架1上,在驾驶座3下方设置有主动轮31;在驾驶座3下方的机架1上设置有传动轴6,传动轴6上固定连接有传动轮61、62和绕线轮63;在传动轴6与传动轴52之间的机架1上设置有传动轴7,传动轴7上固定连接有传动轮71、72和拨秧轮42;主动轮31将速度传输给传动轮61,传动轮62将速度传输给传动轮71,传动轮72将速度传输给传动轮5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传运均为链轮传动实施例2:将电动机以及直流电装置设置于驾驶座3下方的滑板2上(未提供图示),其余实施如实施例1。本技术运行实例:拔取秧苗放于秧槽41中(放满秧槽),将本机置于地头,将穿出滑板2端头孔的绳索拉向另一地头并系于地桩上,然后操作者坐于驾驶座3上,双脚放于主动轮31的脚踏上用力踩,此时传动机构开始工作,即主动轮31将速度传-->输给传动轮61,传动轮62将速度传输给传动轮71,传动轮72将速度传输给传动轮53。在转动轴7的带动下,拨秧轮42将秧苗拨到秧槽41的末端槽口,滑杆55与凸起58相触将滑杆55顶向转架5的另一端(即滑杆55作位移),从而拉动绳索59将抓插秧爪51拉靠于一起而夹紧秧苗,随着转架5的逆时针转动,矩形孔43外侧的斜板4与之配合向下翻转,直至抓插秧爪顺利通过,当爪臂56垂直于地面时,滑杆55离开凸起58而复位,在回位弹簧57的作用下,抓插秧爪51的爪口张开将秧苗插入水田。如此周而复始,直至绕线轮63将绳索全部绕于轮上到达设有地桩地头为止。然后将插秧机转头,同时将地桩移到另一地头,其余按上述操作。如使用电力运行,只需将电动机轴上的传动轮与传动轮61链接即可,其余运行均如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插秧机,包括机架、传动机构、供秧装置、插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机架(1)的底部设置有滑板(2),机架(1)的一端连接插秧装置,另一端上方设置有驾驶座(3),供秧装置设置于插秧装置与驾驶座(3)之间的车架(1)的上方;所述的插秧装 置为转架(5),转架(5)上设置有抓插秧爪(51),转架(5)固定连接于传动轴(52)上,在转架(5)一端的传动轴(52)上固定连接有传动轮(53),传动轴(52)的两端活动连接于车架(1)上;所述的供秧装置为斜板(4),斜板(4) 上纵向设置有秧槽(41),秧槽(41)端部槽底开有矩形孔(43),矩形孔(43)中设置有拨秧轮(42);所述的传动机构中的主动轮(31)设置于驾驶座3的下方,传动轴(6)设置于驾驶座(3)下方的机架(1)上,传动轴(6)上固定连接有 传动轮(61、62)和绕线轮(63);传动轴(6)与传动轴(52)之间的机架(1)上设置有传动轴(7),传动轮(71、72)、拨秧轮(42)固定连接于传动轴(7)上;主动轮(31)将速度传输给传动轮(61),传动轮(62)将速度传输给传动轮(71),传动轮(72)将速度传输给传动轮(5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秧机,包括机架、传动机构、供秧装置、插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机架(1)的底部设置有滑板(2),机架(1)的一端连接插秧装置,另一端上方设置有驾驶座(3),供秧装置设置于插秧装置与驾驶座(3)之间的车架(1)的上方;所述的插秧装置为转架(5),转架(5)上设置有抓插秧爪(51),转架(5)固定连接于传动轴(52)上,在转架(5)一端的传动轴(52)上固定连接有传动轮(53),传动轴(52)的两端活动连接于车架(1)上;所述的供秧装置为斜板(4),斜板(4)上纵向设置有秧槽(41),秧槽(41)端部槽底开有矩形孔(43),矩形孔(43)中设置有拨秧轮(42);所述的传动机构中的主动轮(31)设置于驾驶座3的下方,传动轴(6)设置于驾驶座(3)下方的机架(1)上,传动轴(6)上固定连接有传动轮(61、62)和绕线轮(63);传动轴(6)与传动轴(52)之间的机架(1)上设置有传动轴(7),传动轮(71、72)、拨秧轮(42)固定连接于传动轴(7)上;主动轮(31)将速度传输给传动轮(61),传动轮(62)将速度传输给传动轮(71),传动轮(72)将速度传输给传动轮(5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秧机,其特征在于:转架(5)上轴向至少设置有一个以上槽(54),槽(54)内平行设置有滑杆(5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树亭
申请(专利权)人:王树亭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