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勇专利>正文

文冠果茎段组织的培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991169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04 09: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文冠果茎段组织的培育方法,其技术要点依次包括下述步骤:1)茎段组织消毒处理;2)初代培养,将消毒后干净枝条去掉顶端和底端,剪成长4~6cm且带一个腋芽的茎段斜插入初代培养基中在24~26℃,光培养12/12h,光强1000~1500lux培养15~17天;3)继代培养,将诱导出的不定芽切取,再将取芽后的茎段接入新配置的初代培养基中继续培养,每隔15~17天取芽一次,重复操作3次;4)生根培养,将切取出来不定芽接入生根培养基,在24~26℃,光培养12/12h,光强1000~1500lux培养5~7天;属于植物组织培育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植物组织的培育方法,具体的说,是,属于植物组织培育

技术介绍
文冠果又名木瓜、文官果,是高级油料。过去,人们对其鲜食、加工、药用和观赏等价值未予重视。文冠果树姿婀娜,叶型优美,花色瑰丽,花期晚且长,近年来,开始作为新型观赏树木栽培。文冠果具有花美,叶奇,果香,枝瘦,体拙的特点,易于人工控制树型,创造各种盆景。北方地区公路、城市街道、风景区都可作为观赏树木栽培。木材肉红色,色泽瑰丽,纹理美观,材质坚硬,是制作家具的优良材料。种壳可制活性炭。榨油后饼柏蛋白质含量高,无毒,适口性好,是重要蛋白质食品原料。 文冠果繁殖技术包括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文冠果种子在未经任何处理情况下发芽率仅为6 %,湿沙埋藏和温水浸种等催芽方法可以提高种子发芽率,经高温处理后发芽率也仅达33%,也有采用低频电流和钴辐射处理的报道,但种子发芽率仍不理想;也有报道采用嫁接和扦插技术对文冠果进行繁殖,但嫁接成活率和扦插生根率都很低,极大地限制了文冠果的繁育以及推广工作。 组织培养以其大量、快速繁殖,试验材料需求少的优点被广大科研工作者所选用。现已报道,通过文冠果茎尖、种子等外植体通过器官苗途径获得有效植株。嫩茎、在文冠果组织培养体细胞胚胎发生途径中,目前已有学者成功获得文冠果植株,但均采用文冠果种胚为外植体。种胚虽然是较好的实验材料,且容易获得,但文冠果结实率低,种子具有良好的利用价值等特征均限制了利用种胚进行扩繁的途径。最主要的是文冠果的种子变异性强,未必能完全保留优树的优良性状,这也大大削弱了通过体细胞胚胎发生途径获得优良苗木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活率高,组织分化速度快的培养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该,依次包括下述步骤: I)冠果茎段组织消毒处理 采集文冠果当年生休眠枝条的中、下部茎段,进行修剪,减去病死枝和风干枝,用无菌水清洗干净,置于广口瓶中,75%双氧水点滴叶腋处,再用75%酒精消毒20?40s,冲洗干净后,再用新洁尔灭消毒30?60s,并用无菌水清洗; 2)初代培养 将消毒后干净枝条去掉顶端和底端,剪成长4?6cm、带一个腋芽的茎段斜插入初代培养基中在24?26°C,光培养12/12h,光强1000?15001ux培养15?17天; 其中:所述的初代培养基是通过下述方法制备:在1/2MS基本培养基中,添加蔗糖20?30g/L,琼脂5?6g/L,6-节氨基嘌呤15?25mg/L,谷氨酰胺100?200mg/L定容后,用PH调节剂调节pH至5.3?6.3,灭菌后冷却凝固待用; 3)继代培养 将诱导出的不定芽切取,再将取芽后的茎段接入新配置的初代培养基中继续培养,每隔15?17天取芽一次,重复操作; 4)生根培养 将切取出来不定芽接入生根培养基,在24?26°C,光培养12/12h,光强1000?15001ux培养5?7天; 其中:所述的生根培养基是通过下述方法制备的:在1/4MS基本培养基中,添加麦芽糖30?90g/L,琼脂5?6g/L,6?苄氨基嘌呤15?25mg/L,6?糠基氨基嘌呤1.5? 2.5mg/L定容后,用pH调节剂调节pH至5.3?6.3,灭菌后,加入茶油100?200mg/L,冷却凝固待用。 上述的,所述的pH调节剂为lmol/L的HCl和NaOH。 上述的,所述的的灭菌方法是在110°C下灭菌20min。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技术优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对初代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的组分筛选优化,对各个培养条件的严格考察,使得组织培养基成活率高,组织分化速度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任何限制,任何人在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范围内所做的有限次的修改,仍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该方法依次包括下述步骤: I)消毒处理 采集文冠果当年生休眠枝条的中、下部茎段,进行修剪,减去病死枝和风干枝,用无菌水清洗干净,置于广口瓶中,75%双氧水点滴叶腋处,再用75%酒精消毒25s,冲洗干净后,再用新洁尔灭消毒30?60s,并用无菌水清洗; 2)初代培养 将消毒后干净枝条去掉顶端和底端,剪成长4?6cm、带一个腋芽的茎段斜插入初代培养基中在24?26°C,光培养12/12h,光强1000?15001ux培养15?17天; 其中:所述的初代培养基是通过下述方法制备:在1/2MS基本培养基中,添加蔗糖25g/L,琼脂5.5g/L,6-苄氨基嘌呤20mg/L,谷氨酰胺150mg/L定容后,用pH调节剂lmol/L的HCl和NaOH调节pH至6,在110°C下灭菌20min后冷却凝固待用; 3)继代培养 将诱导出的不定芽切取,再将取芽后的茎段接入新配置的初代培养基中继续培养,每隔16天取芽一次,重复操作三次; 4)生根培养 将切取出来不定芽接入生根培养基,在25°C,光培养12/12h,光强12001ux培养5?7天即可。 其中:所述的生根培养基是通过下述方法制备的:在1/4MS基本培养基中,添加麦芽糖60g/L,琼脂5.5g/L,6-苄氨基嘌呤20mg/L,6-糠基氨基嘌呤2mg/L定容后,用pH调节剂调节pH至6,灭菌后,加入茶油150mg/L,冷却凝固待用。 实施例2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另一种,该方法依次包括下述步骤: I)消毒处理 采集文冠果当年生休眠枝条的中、下部茎段,进行修剪,减去病死枝和风干枝,用无菌水清洗干净,置于广口瓶中,75%双氧水点滴叶腋处,再用75%酒精消毒20?40s,冲洗干净后,再用新洁尔灭消毒60s,并用无菌水清洗; 2)初代培养 将消毒后干净枝条去掉顶端和底端,剪成长4?6cm、带一个腋芽的茎段斜插入初代培养基中在24°C,光培养12/12h,光强1000?15001ux培养15?17天; 其中:所述的初代培养基是通过下述方法制备:在1/2MS基本培养基中,添加蔗糖30g/L,琼脂5g/L,6-苄氨基嘌呤25mg/L,谷氨酰胺100mg/L定容后,用pH调节剂lmol/L的HCl和NaOH调节pH至6.3,在110°C下灭菌20min后冷却凝固待用; 3)继代培养 将诱导出的不定芽切取,再将取芽后的茎段接入新配置的初代培养基中继续培养,每隔17天取芽一次,重复操作; 4)生根培养 将切取出来不定芽接入生根培养基,在24°C,光培养12/12h,光强1000?15001ux 培养7天即可。 其中:所述的生根培养基是通过下述方法制备的:在1/4MS基本培养基中,添加麦芽糖30g/L,琼脂6g/L,6-苄氨基嘌呤15mg/L,6-糠基氨基嘌呤1.5mg/L定容后,用pH调节剂调节pH至6.3,灭菌后,加入茶油100mg/L,冷却凝固待用。 实施例3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另一种,该方法依次包括下述步骤: I)消毒处理 采集文冠果当年生休眠枝条的中、下部茎段,进行修剪,减去病死枝和风干枝,用无菌水清洗干净,置于广口瓶中,75%双氧水点滴叶腋处,再用7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文冠果茎段组织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下述步骤:1)文冠果茎段组织消毒处理采集文冠果当年生休眠枝条的中、下部茎段,进行修剪,减去病死枝和风干枝,用无菌水清洗干净,置于广口瓶中,75%双氧水点滴叶腋处,再用75%酒精消毒20~40s,冲洗干净后,再用新洁尔灭消毒30~60s,并用无菌水清洗;2)初代培养将消毒后干净枝条去掉顶端和底端,剪成长4~6cm且带一个腋芽的茎段斜插入初代培养基中在24~26℃,光培养12/12h,光强1000~1500lux培养15~17天;其中:所述的初代培养基是通过下述方法制备:在1/2MS基本培养基中,添加蔗糖20~30g/L,琼脂5~6g/L,6‑苄氨基嘌呤15~25mg/L,谷氨酰胺100~200mg/L定容后,用pH调节剂调节pH至5.3~6.3,灭菌后冷却凝固待用;3)继代培养将诱导出的不定芽切取,再将取芽后的茎段接入新配置的初代培养基中继续培养,每隔15~17天取芽一次,重复操作;4)生根培养将切取出来不定芽接入生根培养基,在24~26℃,光培养12/12h,光强1000~1500lux培养5~7天;其中:所述的生根培养基是通过下述方法制备的:在1/4MS基本培养基中,添加麦芽糖30~90g/L,琼脂5~6g/L,6~苄氨基嘌呤15~25mg/L,6~糠基氨基嘌呤1.5~2.5mg/L定容后,用pH调节剂调节pH至5.3~6.3,灭菌后,加入茶油100~200mg/L,冷却凝固待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文冠果茎段组织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下述步骤: 1)文冠果茎段组织消毒处理 采集文冠果当年生休眠枝条的中、下部茎段,进行修剪,减去病死枝和风干枝,用无菌水清洗干净,置于广口瓶中,75 %双氧水点滴叶腋处,再用75 %酒精消毒20?40S,冲洗干净后,再用新洁尔灭消毒30?60s,并用无菌水清洗; 2)初代培养 将消毒后干净枝条去掉顶端和底端,剪成长4?6cm且带一个腋芽的茎段斜插入初代培养基中在24?26°C,光培养12/12h,光强1000?15001ux培养15?17天; 其中: 所述的初代培养基是通过下述方法制备:在1/2MS基本培养基中,添加蔗糖20?30g/L,琼脂5?6g/L,6-苄氨基嘌呤15?25mg/L,谷氨酰胺100?200mg/L定容后,用pH调节剂调节pH至5.3?6.3,灭菌后冷却凝固待用; 3)继代培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勇
申请(专利权)人:张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