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型高效分离装置—组合除雾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990579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04 09:20
一种复合型高效分离装置—组合除雾器,包括筒体、旋流夹套组件、伞形旋流器组件、叶轮盒组件、除雾板组件、喷淋组件;筒体上设有介质出口,人孔,喷淋口;压力计接口,中部设有介质入口,下部设有排液口,并在筒体侧下部设置液位计;筒体内装有四组分离内件,筒体外部安装在线喷淋组件;第一组分离内件为旋流夹套组件,设置在筒体内的中部筒体介质的入口端上堵板处;伞形旋流器为第二组分离内件,设置在旋流夹套筒体内部的下部;叶轮盒组件为第三组分离内件,设置在旋流夹套筒体内部的上部;除雾板组件为第四组分离内件,设置在筒体内部的上部;喷淋组件设置在筒体的上部外空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气体中的雾滴可实现大流量、高效、低阻力、高精度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复合型高效分离装置一组合除雾器
本技术涉及化学工程领域的分离设备,更进一步涉及石油化工行业生产过程的夹带少量固体的气液分离装置一组合除雾器。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传统的气液除雾器根据分离原理的不同分为离心式分离除雾器、重力沉降式分离除雾器、碰撞式分离除雾器等等。由于各自分离原理的不同在工业生产中多由于生产工艺的波动造成气液分离效果下降,单一原理的除雾器在大流量液体和高气速时设备易产生二次夹带,若气体中夹带少量固体会使分离器的使用寿命降低,造成气液和气固分离效率低,设备压降高,操作弹性小,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 针对该问题,我们提供一种新型复合型高效除雾器,可实现对气体中的固体和雾滴同时采用多种分离技术进行有机组合,从而使得新型除雾器具有处理能力大,分离效率高,压降低,使用寿命长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一种复合型高效分离装置一组合除雾器,包括筒体、旋流夹套组件、伞形旋流器组件、叶轮盒组件、除雾板组件、防涡器、喷淋组件、储液槽及裙座。 所述筒体上部设有介质出口,检修用人孔,喷淋口 ;备用口 ;压力计接口,中部设有介质入口,下部设有排液口,吹扫口,回流口,并在筒体侧下部设置液位计,在筒体外侧中部及介质出口处设置了差压变送器接口; 所述旋流夹套组件为第一组分离内件,设置在筒体的中部,由两层同心圆筒和多头旋转叶片组成,中心圆筒的一端用上堵板封闭,另一端作为气体通道,旋转叶片保持合适的倾斜角度。 所述伞形旋流器为第二组分离内件,设置在旋流夹套筒体内部的下部,由两层同心圆筒和旋流叶片组成,中心圆筒的一端与下堵板焊接,另一端作为气体通道,多个旋流叶片保持合适统一的倾斜角度;下堵板上均布焊有多个降液管。 所述叶轮盒组件为第三组分离内件,设置在旋流夹套筒体内部的上部,由小液滴蒲雾器、叶片、支撑组件、降液管、接液盒等组成;所述小液滴蒲雾器由边框、高效丝网、护网组成,厚度薄,它与双袋叶片一起放在叶轮盒内部双袋叶片下部;所述叶轮盒组件由上下支撑圈及压圈螺栓及螺母组成,并将支撑圈焊在旋流夹套内部上段,压圈与支撑圈用螺栓螺母连接;所述叶片组件由多个叶片组成,每个叶片由薄板片冲压折叠焊接而成,并将每组叶片用螺栓组装而成;所述接液盒设置在下支撑圈下部由三面钢板焊接而成;所述降液管位于接液盒下部与接液盒焊接,该降液管采用U型管结构。 所述除雾板组件为第四组分离内件,设置在筒体内部的上部,由除雾板、支架、隔板、锥形底板、降液管及连接件组成;所述除雾板为立式平板镶嵌框式结构,由带螺栓孔的外框、特殊纤维、可拆压板、护网组成;开孔的隔板将封头隔为上下两部分,隔板下部焊有框式孔板的支架,支架与除雾板用螺栓连接,支架的下部与锥形底板组焊,锥形板下部与带U型弯管的降液管相连。 所述喷淋组件设置在筒体的上部外空间,由进口管、环管、多个分液管、连接管件、喷头组成,并且环管用固定件固定牢固。 所述储液槽设置在筒体的底部空间,并在筒体下部设置供观察调节用的液位计。 所述防涡器是由不同的中心管、立板和盖板组成的,设置在筒体的下封头远离中心处与筒体轴向一致。 所述介质入口设置在筒体的中部切向进口,介质出口设置在筒体上封头顶部,与筒体轴向一致,排液口设置在筒体下封头防涡器处与筒体轴向一致,检修用的人孔、喷淋口、回流口、吹扫口、喷淋接口、下部差压计接口均设置在筒体的径向分布位置,上部差压计接口、压力计接口、备用口均设置在上封头远离中心线处与筒体轴向一致;裙座在筒体下封头下部。 通过以上结构设计,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高效的复合型除雾器,其技术特点是将新型的气液聚结技术、碰撞聚结分离技术和传统的离心分离以及重力沉降分离技术有机融为一体,可实现气体中有少量固体且气体流量大连续高效的除去气体中的雾滴,除雾后出口气体中夹带的含液量< 0.lppm。且具有独特的分体式设计,非常方便分离元件的检修和更换,是石油和化工行业气液分离除雾提高产品质量,回收有用物质,延长生产周期,降耗增效的有效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所示 1、裙座或支座2、下封头3、液位计4、筒体5、降液管6、储液槽7、下堵板8、旋转叶片9、夹套筒体10、介质进口 11、差压计接口 12、接液盒13、上堵板14、小液滴蒲集器15、双袋叶片16、除雾板17、开孔隔板18、上封头19、压力计及备用口 20、介质出口 21、差压计口 22、环管喷淋进口 23、人孔24、伞形除雾器25、回流口 26、吹扫口 27、防涡器28、排液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 一种复合型高效分离装置一组合除雾器,主要有筒体、旋流夹套、伞形旋流器、降液管、小液滴蒲雾器、叶轮盒组件、除雾板组件、防涡器、喷淋组件、储液槽及裙座。所述筒体上部设有介质出口,检修用人孔,喷淋口 ;备用口 ;压力计接口,中部设有介质入口,下部设有排液口,吹扫口,回流口,并在筒体侧下部设置液位计,在筒体外侧中部及介质进出口处设置了差压变送器接口 ;筒体内部设置了四组分离除雾组件,以实现气体的高效除雾。所述旋流夹套为第一组分离内件,设置在筒体的中部,由两层同心圆筒和多头旋转叶片组成,中心圆筒的一端用上堵板封闭,另一端作为气体通道,旋转叶片保持合适的倾斜角度。所述伞形旋流器为第二组分离内件,设置在旋流夹套筒体内部的下部,由两层同心圆筒和旋流叶片组成,中心圆筒的一端与下堵板焊接,另一端作为气体通道,多个旋流叶片保持合适统一的倾斜角度;下堵板上均布焊有多个降液管。所述叶轮盒组件为第三组分离内件,设置在旋流夹套筒体内部的上部,由小液滴蒲雾器、叶片、支撑组件、降液管、接液盒等组成;所述小液滴蒲雾器由边框、高效丝网、护网组成,厚度薄,它与双袋叶片一起放在叶轮盒内部双袋叶片下部;所述叶轮盒组件由上下支撑圈及压圈螺栓及螺母组成,并将支撑圈焊在旋流夹套内部上段,压圈与支撑圈用螺栓螺母连接;所述叶片组件由多个叶片组成,每个叶片由薄板片冲压折叠焊接而成,并将每组叶片用螺栓组装而成;所述接液盒设置在下支撑圈下部由三面钢板焊接而成;所述降液管位于接液盒下部与接液盒焊接,该降液管采用U型管结构。所述除雾板组件为第四组分离内件,设置在筒体内部的上部,由除雾板、支架、隔板、锥形底板、降液管及连接件组成;所述除雾板为立式平板镶嵌框式结构,由带螺栓孔的外框、特殊纤维、可拆压板、护网组成;开孔的隔板将封头隔为上下两部分,隔板下部焊有框式孔板的支架,支架与除雾板用螺栓连接,支架的下部与锥形底板组焊,锥形板下部与带U型弯管的降液管相连。所述喷淋组件设置在筒体的上部外空间,由进口管、环管、多个分液管、连接管件、喷头组成,并且环管用固定件固定牢固。所述储液槽设置在筒体的底部空间,并在筒体下部设置供观察调节用的液位计。所述防涡器是由不同的中心管、立板和盖板组成的,设置在筒体的下封头远离中心处与筒体轴向一致。 通过上述结构,分离介质由装置的介质入口切向进入筒体内,首先进行离心、碰撞、重力分离,分离空间为外壳内壁与内件外壁之间旋流多头通道,自上而下,气相+液相自上而下同向流动;液相等液滴在设备底部储液槽形成液封,连续自底部出口排出;气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复合型高效分离装置—组合除雾器,包括筒体、旋流夹套组件、伞形旋流器组件、叶轮盒组件、除雾板组件、防涡器、喷淋组件、储液槽及裙座;所述筒体上部设有介质出口,检修用人孔,喷淋口;备用口;压力计接口,中部设有介质入口,下部设有排液口,吹扫口,回流口,并在筒体侧下部设置液位计,在筒体外侧中部及介质出口处设置了差压变送器接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流夹套组件为第一组分离内件,设置在筒体内的中部筒体介质的入口端上堵板处,由两层同心圆筒和旋转叶片组成,中心圆筒的一端用上堵板封闭,另一端作为气体通道,旋转叶片保持合适的倾斜角度。 所述伞形旋流器为第二组分离内件,设置在旋流夹套筒体内部的下部,由两层同心圆筒和旋流叶片组成,中心圆筒的一端与下堵板焊接,另一端作为气体通道,多个旋流叶片保持合适统一的倾斜角度;下堵板上均布焊有多个降液管。 所述叶轮盒组件为第三组分离内件,设置在旋流夹套筒体内部的上部,由小液滴蒲雾器、叶片、支撑组件、降液管、接液盒等组成;所述小液滴蒲雾器由边框、高效丝网、护网组成,厚度薄,它与双袋叶片一起放在叶轮盒内部双袋叶片下部;所述叶轮盒组件由上下支撑圈及压圈螺栓及螺母组成,并将支撑圈焊在旋流夹套内部上段,压圈与支撑圈用螺栓螺母连接;所述叶片组件由多个叶片组成,每个叶片由薄板片冲压折叠焊接而成,并将每组叶片用螺栓组装而成;所述接液盒设置在下支撑圈下部由三面钢板焊接而成;所述降液管位于接液盒下部与接液盒焊接。 所述除雾板组件为第四组分离内件,设置在筒体内部的上部,由除雾板、支架、隔板、锥形底板、降液管及连接件组成;所述除雾板为立式平板镶嵌框式结构,由带螺栓孔的外框、特殊纤维、可拆压板、护网组成;开孔的隔板将封头隔为上下两部分,隔板下部焊有框式孔板的支架,支架与除雾板用螺栓连接,支架的下部与锥形底板组焊,锥形板下部与降液管相连。 所述喷淋组件设置在筒体的上部外空间,由进口管、环管、多个分液管、连接管件、喷头组成,并且环管用固定件固定牢固。 所述储液槽设置在筒体的底部空间,并在筒体下部设置供观察调节用的液位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复合型高效分离装置一组合除雾器,包括筒体、旋流夹套组件、伞形旋流器组件、叶轮盒组件、除雾板组件、防涡器、喷淋组件、储液槽及裙座;所述筒体上部设有介质出口,检修用人孔,喷淋口 ;备用口 ;压力计接口,中部设有介质入口,下部设有排液口,吹扫口,回流口,并在筒体侧下部设置液位计,在筒体外侧中部及介质出口处设置了差压变送器接口 ;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流夹套组件为第一组分离内件,设置在筒体内的中部筒体介质的入口端上堵板处,由两层同心圆筒和旋转叶片组成,中心圆筒的一端用上堵板封闭,另一端作为气体通道,旋转叶片保持合适的倾斜角度。 所述伞形旋流器为第二组分离内件,设置在旋流夹套筒体内部的下部,由两层同心圆筒和旋流叶片组成,中心圆筒的一端与下堵板焊接,另一端作为气体通道,多个旋流叶片保持合适统一的倾斜角度;下堵板上均布焊有多个降液管。 所述叶轮盒组件为第三组分离内件,设置在旋流夹套筒体内部的上部,由小液滴蒲雾器、叶片、支撑组件、降液管、接液盒等组成;所述小液滴蒲雾器由边框、高效丝网、护网组成,厚度薄,它与双袋叶片一起放在叶轮盒内部双袋叶片下部;所述叶轮盒组件由上下支撑圈及压圈螺栓及螺母组成,并将支撑圈焊在旋流夹套内部上段,压圈与支撑圈用螺栓螺母连接;所述叶片组件由多个叶片组成,每个叶片由薄板片冲压折叠焊接而成,并将每组叶片用螺栓组装而成;所述接液盒设置在下支撑圈下部由三面钢板焊接而成;所述降液管位于接液盒下部与接液盒焊接。 所述除雾板组件为第四组分离内件,设置在筒体内部的上部,由除雾板、支架、隔板、锥形底板、降液管及连接件组成;所述除雾板为立式平板镶嵌框式结构,由带螺栓孔的外框、特殊纤维、可拆压板、护网组成;开孔的隔板将封头隔为上下两部分,隔板下部焊有框式孔板的支架,支架与除雾板用螺栓连接,支架的下部与锥形底板组焊,锥形板下部与降液管相连。 所述喷淋组件设置在筒体的上部外空间,由进口管、环管、多个分液管、连接管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登奎李洪喜孙保华杨久满王润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日新达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