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传波专利>正文

手部烧伤自控运动护理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77709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30 1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部烧伤自控运动护理机,包括底座、升降装置、气动装置、控制装置和束缚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时,首先通过底座和升降装置调节好护理机的位置和高度,使其与患者需要的位置相适应,将患者的手腕部通过弹性束缚带固定,当外部操作人员通过遥控器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发出控制指令时,信号接收器接收信号并将其发送给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控制气缸进行定时或间隔的做出往复伸缩、收回的动作,带动患者的手腕进行缓慢的上下移动,进行辅助治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PLC自动化控制,既能够给患者舒适的辅助治疗,又能够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负荷,提高了医院的治疗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部烧伤自控运动护理机
本技术涉及医疗护理器械领域,具体为手部烧伤自控运动护理机。
技术介绍
在对手部烧伤患者进行护理时,主要措施是将患者手部举高,并让患者手部进行小幅度活动,在活动过程中,需保证手部不能低于肩部,在运动结束后,需将手部重新举高到原先位置,以促进血液循环,从而防止手部水肿。目前,由于缺乏专门的护理装置,部分患者并不能遵守医务人员规定的要求,有时会将手臂放下,这不利于患者的病情恢复,而且医护人员反复缓慢的给患者做手臂抬起、放下的辅助治疗,长期以往,对于医务人员是个很大的负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部烧伤自控运动护理机,通过PLC自动化控制,既能够给患者舒适的辅助治疗,又能够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负荷,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手部烧伤自控运动护理机,包括底座、升降装置、气动装置、控制装置和束缚装置;在所述的底座底部设有两个纳轮槽,在纳轮槽的一侧设有转轴,转轴的两端通过锁紧螺母固定在底座的侧壁上,转轴上设有滚轮架,滚轮架两端的底部设有万向滚轮,纳轮槽的形状与滚轮架及万向滚轮相配合;所述的升降装置包括丝杆和丝杆升降机,丝杆升降机的下端固定在底座上,丝杆贯穿丝杆升降机并与丝杠升降机相匹配,丝杆升降机的上端与气动装置固定连接;气动装置包括安装架和固定在安装架上的气缸,安装架通过连接架与丝杆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气缸的伸缩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束缚装置,束缚装置包括固定块、弹性束缚带和设置在弹性束缚带上的魔术贴,所述的固定块与伸缩杆的下端固定连接,弹性束缚带固定在固定块一侧;所述的控制装置固定在安装架内。 进一步的,所述的控制装置包括信号接收器、PLC控制器和电源装置,PLC控制器与气缸和信号接收器连接,电源装置为信号接收器、PLC控制器和气缸供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在使用时,首先通过底座和升降装置调节好护理机的位置和高度,使其与患者需要的位置相适应,将患者的手腕部通过弹性束缚带固定,当外部操作人员通过遥控器给本技术发出控制指令时,信号接收器接收信号并将其发送给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控制气缸进行定时或间隔的做出往复伸缩、收回的动作,带动患者的手腕进行缓慢的上下移动,进行辅助治疗;在气缸往复运动过程中,气缸伸缩杆下行的最低点要高于患者肩部的水平高度,以保证辅助治疗效果;本技术通过PLC自动化控制,既能够给患者舒适的辅助治疗,又能够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负荷,提高了医院的治疗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手部烧伤自控运动护理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手部烧伤自控运动护理机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中:1-弹性束缚带,2-魔术贴,3-固定块,4-伸缩杆,5-气缸,6-安装架,7-信号接收器,8-PLC控制器,9-连接架,10-丝杆,11-丝杆升降机,12-底座,13-滚轮架,14-锁紧螺母,15-纳轮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图2,手部烧伤自控运动护理机,包括底座12、升降装置、气动装置、控制装置和束缚装置;在所述的底座12底部设有两个纳轮槽15,在纳轮槽15的一侧设有转轴,转轴的两端通过锁紧螺母14固定在底座12的侧壁上,转轴上设有滚轮架13,滚轮架13两端的底部设有万向滚轮,纳轮槽15的形状与滚轮架13及万向滚轮相配合,在不需要将护理机固定时,将万向滚轮收入纳轮槽15即可;所述的升降装置包括丝杆10和丝杆升降机11,丝杆升降机11的下端固定在底座12上,丝杆10贯穿丝杆升降机11并与丝杠升降机11相匹配,丝杆升降机11的上端与气动装置固定连接;气动装置包括安装架6和固定在安装架6上的气缸5,安装架6通过连接架9与丝杆10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气缸5的伸缩杆4的下端固定连接束缚装置,束缚装置包括固定块3、弹性束缚带I和设置在弹性束缚带上的魔术贴2,所述的固定块3与伸缩杆4的下端固定连接,弹性束缚带I固定在固定块3 —侧;所述的控制装置固定在安装架6内,具体包括信号接收器7、PLC控制器8和电源装置,PLC控制器与气缸5和信号接收器7连接,电源装置为信号接收器7、PLC控制器8和气缸供电。 图2为本技术的工作流程图,首先通过底座12和升降装置调节好护理机的位置和高度,使其与患者需要的位置相适应,将患者的手腕部通过弹性束缚带I固定,当外部操作人员通过遥控器给本技术发出控制指令时,信号接收器接收信号并将其发送给PLC控制器,PLC控制器控制气缸5进行定时或间隔的做出往复伸缩、收回的动作,带动患者的手腕进行缓慢的上下移动,进行辅助治疗;在气缸5往复运动过程中,气缸5伸缩杆下行的最低点要高于患者肩部的水平高度,以保证辅助治疗效果。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手部烧伤自控运动护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2)、升降装置、气动装置、控制装置和束缚装置;在所述的底座(12)底部设有两个纳轮槽(15),在纳轮槽(15)的一侧设有转轴,转轴的两端通过锁紧螺母(14)固定在底座(12)的侧壁上,转轴上设有滚轮架(13),滚轮架(13)两端的底部设有万向滚轮,纳轮槽(15)的形状与滚轮架(13)及万向滚轮相配合;所述的升降装置包括丝杆(10)和丝杆升降机(11),丝杆升降机(11)的下端固定在底座(12)上,丝杆(10)贯穿丝杆升降机(11)并与丝杠升降机(11)相匹配,丝杆升降机(11)的上端与气动装置固定连接;气动装置包括安装架(6)和固定在安装架(6)上的气缸(5),安装架(6)通过连接架(9)与丝杆(10)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气缸(5)的伸缩杆(4)的下端固定连接束缚装置,束缚装置包括固定块(3)、弹性束缚带(1)和设置在弹性束缚带(1)上的魔术贴(2),所述的固定块(3)与伸缩杆(4)的下端固定连接,弹性束缚带(1)固定在固定块(3)一侧;所述的控制装置固定在安装架(6)内。

【技术特征摘要】
1.手部烧伤自控运动护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2^升降装置、气动装置、控制装置和束缚装置;在所述的底座(12)底部设有两个纳轮槽(15),在纳轮槽(15)的一侧设有转轴,转轴的两端通过锁紧螺母(14)固定在底座(12)的侧壁上,转轴上设有滚轮架(13),滚轮架(13)两端的底部设有万向滚轮,纳轮槽(15)的形状与滚轮架(13)及万向滚轮相配合;所述的升降装置包括丝杆(10)和丝杆升降机(11),丝杆升降机(11)的下端固定在底座(12 )上,丝杆(10 )贯穿丝杆升降机(11)并与丝杠升降机(11)相匹配,丝杆升降机(11)的上端与气动装置固定连接;气动装置包括安装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传波聂旭艳
申请(专利权)人:孙传波聂旭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