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疮疖肿毒的外敷中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72859 阅读:2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30 0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疮疖肿毒的外敷中药,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柳树叶4-6、葶苈子6-8、没药2-4、姜黄8-10、朱砂根2-4、制半夏8-10、党参4-6、马钱子2-4、白芷5-7、芦苇4-5、丝瓜络8-10、炙甘草7-8、黄连2-4、牛耳大黄1-2、紫花地丁5-6、自然铜3-4、蒲公英10-12、一扫光2-3、岩兰花根1-3和血满草2-4;本发明专利技术对于治疗疮疖、无名肿毒具有很好的疗效,能快速缓解患者的疼痛,诸药合用,共凑清热燥湿、通经活络、清热凉血、软坚散结、活血祛瘀、消肿止痛、脱毒排脓的功效,本发明专利技术治愈时间短,疗效明显,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疮伟肿毒的外敷中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疮疖肿毒的外敷中药,属于中药领域。
技术介绍
疮疖是指皮肤毛囊或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在中医角度来说是因外感热毒、湿热内蕴,热毒不得外泄,阻于肌肤所致;西医角度则是因毛囊及毛囊深部周围组织感染细菌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疮疖多发生于夏季,任何部位都可能发生,而以头面、背及腋下多见;其特征是色红、灼热、疼痛、突起根浅、肿势局限,脓出即愈;目前的治疗方法为外敷抗生素软膏、苯酚或使用物理疗法,对于疮疖这一类皮肤疾病,使用中药治疗亦有非常良好的疗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疮疖肿毒的外敷中药。 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治疗疮疖肿毒的外敷中药,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柳树叶4-6、葶苈子6-8、没药2-4、姜黄8-10、朱砂根2-4、制半夏8-10、党参4-6、马钱子2-4、白芷5-7、芦苇4-5、丝瓜络8-10、炙甘草7-8、黄连2-4、牛耳大黄1-2、紫花地丁 5-6、自然铜3_4、蒲公英10-12、一扫光2_3、岩兰花根1_3和血满草2_4。 治疗疮疖肿毒的外敷中药,其组成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疮疖肿毒的外敷中药,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柳树叶4‑6、葶苈子6‑8、没药2‑4、姜黄8‑10、朱砂根2‑4、制半夏8‑10、党参4‑6、马钱子2‑4、白芷5‑7、芦苇4‑5、丝瓜络8‑10、炙甘草7‑8、黄连2‑4、牛耳大黄1‑2、紫花地丁5‑6、自然铜3‑4、蒲公英10‑12、一扫光2‑3、岩兰花根1‑3和血满草2‑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疮疖肿毒的外敷中药,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柳树叶4-6、葶苈子6-8、没药2-4、姜黄8-10、朱砂根2-4、制半夏8_10、党参4_6、马钱子2_4、白芷5_7、芦苇4-5、丝瓜络8-10、炙甘草7-8、黄连2-4、牛耳大黄1_2、紫花地丁 5_6、自然铜3_4、蒲公英10-12、一扫光2-3、岩兰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家林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丰瑞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