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柜工频交流耐压试验用组合绝缘引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71272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30 0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开关柜工频交流耐压试验用组合绝缘引线,包括数根绝缘引线,绝缘引线两端有裸露的金属插接头;两个分别用来与被试品和试验变压器电连接的接线夹,每个接线夹至少一个金属手柄后端有与绝缘引线插接头紧配合的插孔;数个用来连接两根绝缘引线的双向接头,双向接头中间为金属导电柱,金属导电柱两端开有与绝缘引线插接头紧配合的插孔,金属导电柱外覆绝缘层,绝缘层向插孔外端延伸形成供绝缘引线的绝缘层部分嵌入的阶梯形孔。绝缘引线及双向接头均自带外绝缘,不受空间、环境的限制,不需要移动现场其他电气设备,可以提高测试效率和安全性能。可以根据需要自由组装拆分,操作方便,便于携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开关柜工频交流耐压试验用组合绝缘引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开关柜内电气一次设备工频交流耐压试验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开关柜工频交流耐压试验用组合绝缘引线。
技术介绍
根据《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259-1996》和《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试验规程DL/T393-2010》等相关规范规程要求,10kV开关柜内手车开关、干式电流互感器和母线等一次设备在交接试验、例行试验和诊断性试验中需要开展工频交流耐压试验(耐压范围:30~42kV,时间:1分钟)。由于采用的试验变压器都是小容量、轻量化装置,符合耐压要求的电缆线电容量大,这种电缆线可满足试验要求,但重量和体积过大,不利于现场携带,且布置困难。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被试设备与试验变压器之间一般采用裸铜线作为加压引线,辅之以绝缘系带、绝缘杆作为绝缘支撑物将加压引线与周边设备进行隔离。然而在此过程中会存在以下缺陷:(一)受空间限制,裸铜线布置时,需要悬空,防止加压过程中引线过近对地及周围电气设备放电。(二)受被试设备及试验变压器高度的影响,裸铜线不宜布置过长,并且出于绝缘需要必须与地保持一定的距离,如果裸铜线过长,因自身重量原因会出现弧垂,这样会出现对地距离不够,而放电,进而导致试验失败。遇到现场工作量大的情况下,比如在交接验收试验或诊断性试验时,需要进行工频耐压的开关柜往往有七、八台甚至整个开关室内柜子都需要试验,受引线长度或者空间限制,往往需要多次变更试验变压器和操作箱的位置,以满足试验条件。(三)尽管借助绝缘系带和绝缘杆可以适当拉大裸铜线对地及周围电气设备的距离,但是实施过程中会比较麻烦,随意性大,不利于规范操作,给测试带来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采用裸铜线作为加压线需要空气作为绝缘介质带来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开关柜工频交流耐压试验用组合绝缘引线,不受测试空间、环境和距离的影响,可以方便地在被试品与试验变压器之间施放,可以提高测试工作效率和安全性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包括:数根绝缘引线,绝缘引线两端有裸露的金属插接头;两个分别用来与被试品和试验变压器电连接的接线夹,每个接线夹至少一个金属手柄后端有与绝缘引线插接头紧配合的插孔;数个用来连接两根绝缘引线的双向接头,双向接头中间为金属导电柱,金属导电柱两端开有与绝缘引线插接头紧配合的插孔,金属导电柱外覆绝缘层,绝缘层向金属导电柱两端插孔外端延伸形成供绝缘引线的绝缘层部分嵌入的阶梯形孔。在测试时,绝缘引线通过双向接头连接至所需长度,两端再连接在接线夹的手柄上,通过接线夹连接试品和试验变压器。由于绝缘引线及双向接头外覆绝缘层,可以沿地面直接辅设,因而线路辅设较为方便,不必考虑与周边其他设备之间的距离,而且长度可以任意增加,不必移动现场其他设备。进一步的,绝缘引线的绝缘层、金属导电柱外覆的绝缘层均由硅橡胶绝缘材料制成。绝缘层采用硅橡胶绝缘材料,其工频耐受电压可达到50kV,时间为1分钟。优选的,双向接头的绝缘层为由通过螺纹连接的公、母绝缘罩组成的绝缘罩,公、母绝缘罩的进口端形成双向接头绝缘层两端的阶梯形孔,金属导电柱内置于绝缘罩内室中,公、母绝缘罩的进口端内壁有对金属导电柱端部周向限位的端壁,当双向接头两端连接绝缘引线时,公、母绝缘罩进口端覆盖在绝缘引线端部的绝缘层上,可以有效防止接口处形成沿面放电,导致试验失败。进一步的,内置在绝缘罩中的金属导电柱外覆一层绝缘层。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组成加压引线的绝缘引线及连接绝缘引线的双向接头均自带外绝缘,并且绝缘强度高于现场试验需求,因此可以随意施放,不受空间、环境的限制,不需要移动现场其他电气设备,也不必采取诸如绝缘系带或绝缘杆等其他绝缘措施,可以提高测试效率和安全性能。2、加压引线长度可以根据需要自由组装拆分,根据试品与试验变压器之间的距离选择合适的加压引线长度,组装方便,便于携带。双向接头两端的阶梯形孔结构使得双向接头的绝缘层可以叠加并覆盖在绝缘引线端部的绝缘层上,与绝缘引线本身一定长度的重合,可以避免接口处沿面放电,绝缘性能好,很好地解决了引线间接合处绝缘薄弱的问题。同时,在本专利技术优选方案中,硅橡胶公、母绝缘罩特殊的内腔设计,能很好地卡住金属导电柱,同时当公、母绝缘罩相互咬合时,可以使公、母绝缘罩固定在金属导电柱上。3、试验变压器和操作箱的位置可以就近选择距电源点近的地方,遇被试品多的情况下,可通过增加或减少加压引线长度即可,无需再一次移动试验变压器和操作箱的位置,减轻了高压电气试验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绝缘引线结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接线夹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双向接头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双向接头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双向接头与绝缘引线组装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注符号的含义如下:1、1a、1b—绝缘引线11—铜芯12—插接头13—绝缘层2—接线夹21—钳口22—手柄23—插孔24-绝缘层3—双向接头31—金属导电柱311、312-插孔313-绝缘层32—绝缘层321-公绝缘罩3211-进口端3212-端壁322-母绝缘罩3221-进口端3222-端壁33-阶梯形孔34—绝缘罩内室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绝缘引线结构参见图1。绝缘引线1的长度为2米左右,绝缘引线1的中间铜芯11外覆绝缘层13,绝缘引线1两端有裸露的金属插接头12。插接头12前端开有环形槽121,以增加与连接件之间的摩擦阻力,以增加拉紧力。接线夹结构参见图2。接线夹2前端为与待测试品或试验变压器高压端连接的钳口21,一个金属手柄22后端有与绝缘引线插接头12紧配合的插孔23,金属手柄22外部包覆有绝缘层24。也可以在两个金属手柄后端均设置插孔23,以方便任意一插孔与绝缘引线1连接。双向接头的结构参见图3。双向接头3中间为金属导电柱31,金属导电柱31两端开有与绝缘引线插接头12紧配合的插孔311、312,金属导电柱31外覆绝缘层32,绝缘层32向金属导电柱两端插孔311、312外端延伸形成供绝缘引线的绝缘层13部分嵌入的阶梯形孔33。当双向接头3两端连接绝缘引线1时,阶梯形孔33处的绝缘层至少部分地覆盖在绝缘引线1端部的绝缘层13上。双向接头3的绝缘层32也可采用分体式结构,参见图4所示。绝缘层32由两个通过螺纹连接的公、母绝缘罩321、322组成,金属导电柱31内置于绝缘罩内室34中,金属导电柱31同时外覆一层绝缘层313。公、母绝缘罩321、322的进口端3211、3221形成双向接头3绝缘层32两端的阶梯形孔33。公、母绝缘罩321、322的进口端3211、3221内壁有对金属导电柱31端部周向限位的端壁3212、3222,当锁紧公、母绝缘罩321、322时,可将金属导电柱31固定在绝缘罩室内34,且金属导电柱两端的插孔311、312与公、母绝缘罩321、322的进口端3211、3221同心布置。当双向接头3两端连接绝缘引线1a、1b时,公、母绝缘罩321、3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开关柜工频交流耐压试验用组合绝缘引线

【技术保护点】
开关柜工频交流耐压试验用组合绝缘引线,包括数根绝缘引线(1),绝缘引线(1)两端有裸露的金属插接头(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分别用来与试品和试验变压器电连接的接线夹(2),每个接线夹(2)至少一个金属手柄(22)后端有与绝缘引线插接头(12)紧配合的插孔(23);数个用来连接两根绝缘引线(1)的双向接头(3),双向接头(3)中间为金属导电柱(31),金属导电柱(31)两端开有与绝缘引线插接头(12)紧配合的插孔(311、312),金属导电柱(31)外覆绝缘层(32),绝缘层(32)向金属导电柱两端插孔(311、312)外端延伸形成供绝缘引线(1)的绝缘层(13)部分嵌入的阶梯形孔(33)。

【技术特征摘要】
1.开关柜工频交流耐压试验用组合绝缘引线,包括数根绝缘引线(1),绝缘引线(1)两端有裸露的金属插接头(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分别用来与试品和试验变压器电连接的接线夹(2),每个接线夹(2)至少一个金属手柄(22)后端有与金属插接头(12)紧配合的插孔(23);数个用来连接两根绝缘引线(1)的双向接头(3),双向接头(3)中间为金属导电柱(31),金属导电柱(31)两端开有与金属插接头(12)紧配合的插孔(311、312),金属导电柱(31)外覆绝缘层(32),绝缘层(32)向金属导电柱两端插孔(311、312)外端延伸形成供绝缘引线(1)的绝缘层(13)部分嵌入的阶梯形孔(3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柜工频交流耐压试验用组合绝缘引线,其特征在于:绝缘引线(1)的绝缘层(13)、金属导电柱(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雄伟方存保施伟汪年斌朱德亮李传江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铜陵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