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陆一峰专利>正文

埋设于地下的涵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70068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29 2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埋设于地下的涵管结构,包含有一管体、数个线路孔、数个外钢筋圈及数个内钢筋圈,具体结构如下。管体为圆形管,且内部空间同样为圆形;数个线路孔皆轴向贯穿管体的管壁,且线路孔环绕间隔设置,各线路孔的截面为圆形;数个外钢筋圈埋设于管体的管壁内,且位于各线路孔的径向外侧,外钢筋圈为轴向间隔设置;数个内钢筋圈埋设于管体的管壁内,且位于各线路孔的径向内侧,内钢筋圈为轴向间隔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保护线路,且可方便替换线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埋设于地下的涵管结构
[0001 ] 本技术涉及一种埋设于地下的涵管结构。
技术介绍
涵管一般埋设于地底下,其可以用来汇流及排动废水,且涵管内亦可设置各种埋设于地下的线路,线路通过扣具固定于涵管内的不同轴向位置处,时间长了,涵管内流过的废水挥发的废气可能会腐蚀线路,造成线路的损坏,在卸下整段线路时,势必要先卸下所有的扣具,如此造成线路在维修保养上的不便,实在有待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埋设于地下的涵管结构。 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埋设于地下的涵管结构,包含有一管体、数个线路孔、数个外钢筋圈及数个内钢筋圈,具体结构如下。 管体为圆形管,且内部空间同样为圆形;数个线路孔皆轴向贯穿管体的管壁,且线路孔环绕间隔设置,各线路孔的截面为圆形;数个外钢筋圈埋设于管体的管壁内,且位于各线路孔的径向外侧,外钢筋圈为轴向间隔设置;数个内钢筋圈埋设于管体的管壁内,且位于各线路孔的径向内侧,内钢筋圈为轴向间隔设置。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有效保护线路,且可方便替换线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端面剖视图。 图2是本技术的组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埋设于地下的涵管结构,包含有一管体1、数个线路孔2、数个外钢筋圈3及数个内钢筋圈4,具体结构如下。 管体I为圆形管,且内部空间同样为圆形;数个线路孔2皆轴向贯穿管体I的管壁,且线路孔2环绕间隔设置,各线路孔2的截面为圆形;数个外钢筋圈3埋设于管体I的管壁内,且位于各线路孔2的径向外侧,外钢筋圈3为轴向间隔设置;数个内钢筋圈4埋设于管体I的管壁内,且位于各线路孔2的径向内侧,内钢筋圈4为轴向间隔设置,借由数个外钢筋圈3及数个内钢筋圈4加强本技术的结构强度。 在连接两本技术时,进一步配合固定销5使用,首先于其中一管体I的至少一线路孔中穿设固定一固定销5,并使约一半长度的固定销5凸出于线路孔2外,接着另一管体I便可借由两固定销5来对位,进而确保轴向相接的两个本技术的线路孔2可准确的相通。 使用时,线路6穿设于线路孔2中,因此线路6跟废水7被管壁隔开而位于不同的空间,借此便可有效避免废水挥发形成的废气伤害到线路;此外,线路设置时,仅为穿设于线路孔内,而无需另外固定,因此相较于现有技术需拆卸多数扣具,本技术仅需直接拉出线路即可,可方便替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埋设于地下的涵管结构,包含有一管体、数个线路孔、数个外钢筋圈及数个内钢筋圈,其特征是:管体为圆形管,且内部空间同样为圆形;数个线路孔皆轴向贯穿管体的管壁,且线路孔环绕间隔设置,各线路孔的截面为圆形;数个外钢筋圈埋设于管体的管壁内,且位于各线路孔的径向外侧,外钢筋圈为轴向间隔设置;数个内钢筋圈埋设于管体的管壁内,且位于各线路孔的径向内侧,内钢筋圈为轴向间隔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埋设于地下的涵管结构,包含有一管体、数个线路孔、数个外钢筋圈及数个内钢筋圈,其特征是:管体为圆形管,且内部空间同样为圆形;数个线路孔皆轴向贯穿管体的管壁,且线路孔环绕间隔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一峰
申请(专利权)人:陆一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