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低温烧结温度稳定型介质陶瓷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69232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28 2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温烧结温度稳定型介质陶瓷材料,其化学式为(Bi1.8Zn0.2)(Zn0.6-2x/3Nb1.4-x/3Snx)O7,其中,x=0.05;先将原料Bi2O3、Nb2O5、SnO2、ZnO按上述化学式称量配料;经球磨、烘干、过筛后获得颗粒均匀的粉料;再将粉料于750℃煅烧,合成主晶相;再外加质量百分比为0.75%的聚乙烯醇,经球磨、烘干、过筛、压成坯体;再将坯体于925~950℃烧结,制成低烧结温度稳定型介质陶瓷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较低的烧结温度(925~950℃),较高介电常数(85~97之间),近零的电容量温度系数(在-21×10-6/℃~20×10-6/℃范围内),满足了低温共烧陶瓷系统(LTCC)技术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温烧结温度稳定型介质陶瓷材料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以成分为特征的陶瓷组合物,特别涉及一种低温烧结温度稳定型介质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电子线路日益微型化、集成化和高频化,电子元件必须尺寸小,具有高频、高可靠、价格低廉和高集成度等特性。铋基焦绿石介质材料作为一类新兴的低温烧结陶瓷材料,其介电常数高,介质损耗小,烧结温度低,介电常数温度系数可调且不含Pb,被广泛应用于高频器件中。 Bi2O3-ZnO-Nb2O5三元系介质陶瓷具有焦绿石结构,其分子式可写为A2B2O6O ’,随组分变化,该体系陶瓷存在两个具有不同介电性能的主要结构=(Bih5Zna5) (Zna5Nb1JO7(Q-BZN)立方焦绿石(εΓ ?150,tan δ ( 4X10-4, TCC ^ _400X1(T6/ °C )和Bi2Zn273Nb473O7 ( β -ΒΖΝ)单斜钛锆钍结构(ε r ^ 80, tan δ 彡 2 X 1(T4,TCC ^ 170 X 1(Γ6/。。)。该体系具有烧结温度低、介电常数高、介电损耗小等优点,并且其不与Ag内电极浆料起反应,可采用低钯含量的银钯浆料作为内电极,可应用于低温共烧陶瓷(LTCC)的制备,并大大降低多层器件的成本。然而,体系的温度系数较大,为满足实际应用,调解体系的温度系数,同时保持较高的介电常数,成为研究者努力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技术制备的陶瓷材料烧结温度高、温度稳定性差的缺点,提供一种低烧结温度稳定型介质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低温烧结温度稳定型介质陶瓷材料,其化学式为(BiuZna2)(Zn。.6_2X/3NbL4_x/3Snx) 07,其中,x — 0.05 ; 该低烧结温度稳定型陶瓷电容器介质材料的制备方法,具有如下步骤: (I)将原料 Bi2O3、Nb205、SnO2> ZnO 按(Bih8Zna2) (Zn0.6_2x/3NbL4_x/3Snx) O7, x = 0.05的化学式称量配料; (2)将步骤(I)配制的原料放入球磨罐中,加入氧化锆球和去离子水,球磨4小时;将球磨后的原料置于红外干燥箱中烘干,烘干后过40目筛,获得颗粒均匀的粉料; (3)将步骤⑵处理后的粉料于750°C下煅烧4小时,合成主晶相; (4)在步骤(3)合成主晶相的粉料中外加质量百分比为0.75%的聚乙烯醇,放入球磨罐中,加入氧化锆球和去离子水,球磨12小时,烘干后过80目筛,再用粉末压片机以4MPa的压力压成坯体; (5)将步骤(4)成型后的坯体于925?950°C烧结,保温4小时,制成低烧结温度稳定型介质陶瓷材料; (6)测试制品的高频介电性能。 所述步骤⑵和步骤(4)的烘干温度为100°C。 所述步骤⑵和步骤(4)的陶瓷粉体与氧化锆球、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1:2。 所述步骤⑷的还体为Φ 1mmX Imm的圆片。 所述步骤(5)的烧结温度为925°C。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提供了一种低温烧结温度稳定型介质陶瓷材料,制得的(BiuZna2) (Ζη0.6_2χ/3%.4?7(Χ = 0.05)材料,具有较低的烧结温度(925 ?950°C ),较高介电常数(85?97之间),近零的电容量温度系数(在-21父10-6/1:?20\10-6/1:范围内),满足了低温共烧陶瓷系统(LTCC)技术的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例中所用原料均为市售分析纯试齐U,具体实施例如下。 实施例1 (I)将原料 Bi2O3^Nb2O5,SnO2,ZnO 按(BiL8Zn0.2) (Zn0.6_2x/3NbL4_x/3Snx) O7 (x = 0.05)化学式称量配料; (2)将上述配制的原料放入球磨罐中,加入氧化锆球和去离子水,球磨4小时,原料与氧化锆球、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1: 2;将球磨后的原料置于红外干燥箱中于100°C下烘干,烘干后过40目筛,获得颗粒均匀的粉料; (3)将上述混合均匀的粉料于750°C下煅烧4小时,合成主晶相; (4)在煅烧后合成主晶相的粉料中外加质量百分比为0.75%的聚乙烯醇,放入球磨罐中,加入氧化锆球和去离子水,粉体与氧化锆球、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1: 2,球磨12小时,烘干后过80目筛,再用粉末压片机以4MPa的压力压成Φ 1mmX Imm的还体; (5)将上述成型后的坯体于925°C烧结,保温4小时,制成低温烧结温度稳定型陶瓷电容器介质材料;原料放入球磨罐中,加入氧化锆球和去离子水,球磨4小时,原料与氧化锆球、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1: 2 ;将球磨后的原料置于红外干燥箱中于100°C下烘干,烘干后过40目筛,获得颗粒均匀的粉料; (6)采用Agilent 4278A阻抗分析仪测试其介电性能,IMHz下,ε r = 85,TCC =20X10_6/°C。 实施例2 (I)将原料 Bi2O3^Nb2O5,SnO2,ZnO 按(BiL8Zn0.2) (Zn0.6_2x/3NbL4_x/3Snx) O7 (x = 0.05)化学式称量配料; (2)将上述配制的原料放入球磨罐中,加入氧化锆球和去离子水,球磨4小时;将球磨后的原料置于红外干燥箱中烘干,烘干后过40目筛,获得颗粒均匀的粉料; (3)将上述混合均匀的粉料于750°C下煅烧4小时,合成主晶相; (4)在煅烧后合成主晶相的粉料中外加质量百分比为0.75%的聚乙烯醇,放入球磨罐中,加入氧化锆球和去离子水,粉体与氧化锆球、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1:1: 2,球磨12小时,烘干后过80目筛,再用粉末压片机以4MPa的压力压成Φ 1mmX Imm的还体; (5)将上述成型后的坯体于950°C烧结,保温4小时,制成低温烧结温度稳定型陶瓷电容器介质材料; (6)采用Agilent 4278A阻抗分析仪测试其介电性能,IMHz下,ε r = 97, TCC=-21Χ1(Γ6/。。。 本专利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一些细节的变化是可能的,但这并不因此违背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和精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温烧结温度稳定型介质陶瓷材料,其化学式为(Bi1.8Zn0.2)(Zn0.6‑2x/3Nb1.4‑x/3Snx)O7,其中,x=0.05;该低烧结温度稳定型陶瓷电容器介质材料的制备方法,具有如下步骤:(1)将原料Bi2O3、Nb2O5、SnO2、ZnO按(Bi1.8Zn0.2)(Zn0.6‑2x/3Nb1.4‑x/3Snx)O7,x=0.05的化学式称量配料;(2)将步骤(1)配制的原料放入球磨罐中,加入氧化锆球和去离子水,球磨4小时;将球磨后的原料置于红外干燥箱中烘干,烘干后过40目筛,获得颗粒均匀的粉料;(3)将步骤(2)处理后的粉料于750℃下煅烧4小时,合成主晶相;(4)在步骤(3)合成主晶相的粉料中外加质量百分比为0.75%的聚乙烯醇,放入球磨罐中,加入氧化锆球和去离子水,球磨12小时,烘干后过80目筛,再用粉末压片机以4MPa的压力压成坯体;(5)将步骤(4)成型后的坯体于925~950℃烧结,保温4小时,制成低烧结温度稳定型介质陶瓷材料;(6)测试制品的高频介电性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温烧结温度稳定型介质陶瓷材料,其化学式为(BiuZna2)(Zn。.6_2X/3NbL4_x/3Snx) 07,其中,x — 0.05 ; 该低烧结温度稳定型陶瓷电容器介质材料的制备方法,具有如下步骤:(1)将原料Bi203、Nb205、Sn02、Zn0 按(Bih8Zna2) (Zn0.6_2x/3NbL4_x/3Snx) 07,x = 0.05 的化学式称量配料; (2)将步骤(I)配制的原料放入球磨罐中,加入氧化锆球和去离子水,球磨4小时;将球磨后的原料置于红外干燥箱中烘干,烘干后过40目筛,获得颗粒均匀的粉料; (3)将步骤(2)处理后的粉料于750°C下煅烧4小时,合成主晶相; (4)在步骤(3)合成主晶相的粉料中外加质量百分比为0.75%的聚乙烯醇,放入球磨罐中,加入氧化锆球和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玲霞金雨馨董和磊于仕辉许丹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