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使混凝土一次性完整浇筑成型的构造柱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64871 阅读:2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28 17: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使混凝土一次性完整浇筑成型的构造柱模板,包括第一木模板和第二木模板,第一木模板的顶端与混凝土梁板相接触,第二木模板作为进料口模板,其高度小于第一木模板高度,第二木模板顶端与混凝土梁板之间有一段距离,第二木模板上端开有槽口,钢制模板安装在第二木模板内侧,所述钢制模板上固定有丝杆,丝杆从槽口中穿出,并可沿槽口移动,丝杠一端有垫片和螺母,丝杠靠垫片和螺母固定在槽口上;第二木模板上端还安装有钢制簸箕,所述钢制簸箕开口朝上地安装在第二木模板的外侧。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构造柱模板可以将混凝土一次性浇注成型,不仅缩短了施工时间,还提高了构造柱混凝土的浇注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使混凝土一次性完整浇筑成型的构造柱模板,包括第一木模板和第二木模板,第一木模板的顶端与混凝土梁板相接触,第二木模板作为进料口模板,其高度小于第一木模板高度,第二木模板顶端与混凝土梁板之间有一段距离,第二木模板上端开有槽口,钢制模板安装在第二木模板内侧,所述钢制模板上固定有丝杆,丝杆从槽口中穿出,并可沿槽口移动,丝杠一端有垫片和螺母,丝杠靠垫片和螺母固定在槽口上;第二木模板上端还安装有钢制簸箕,所述钢制簸箕开口朝上地安装在第二木模板的外侧。利用本专利技术的构造柱模板可以将混凝土一次性浇注成型,不仅缩短了施工时间,还提高了构造柱混凝土的浇注质量。【专利说明】可以使混凝土一次性完整浇筑成型的构造柱模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是一种可以使混凝土一次性完整浇筑成型的构造柱模板。
技术介绍
现有的构造柱模板包括第一木模板和第二木模板,第一木模板的顶端与混凝土梁板相接触,第二木模板高度小于第一木模板高度,第二木模板顶端与混凝土梁板之间有一段距离,利用这种构造柱模板没法将混凝土一次性浇注成型,只能先浇筑到与第二木模板高度相等的位置,然后需要将构造柱模板拆除,再进行二次浇筑,这种浇注方式需要分两次进行,不仅麻烦,而且两次浇注的混凝土容易在接口处断裂,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以使混凝土一次性完整浇筑成型的构造柱模板,利用该构造柱模板可以将混凝土一次性浇注成型,不仅缩短了施工时间,还提高了构造柱混凝土的浇注质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可以使混凝土一次性完整浇筑成型的构造柱模板,包括第一木模板和第二木模板,第一木模板的顶端与混凝土梁板相接触,第二木模板高度小于第一木模板高度,第二木模板顶端与混凝土梁板之间有一段距离,第一木模板与第二木模板之间有对位螺栓连接,第二木模板上端开有槽口,钢制模板安装在第二木模板内侧,所述钢制模板上固定有丝杆,丝杆从槽口中穿出,并可沿槽口移动,丝杆一侧具有垫片和螺母,丝杆靠垫片和螺母固定在槽口上;第二木模板上端还安装有钢制簸箕,所述钢制簸箕开口朝上地安装在第二木模板的外侧。 浇注时,从钢制簸箕的开口处向构造柱模板内浇注混凝土,边浇注边用振捣棒振捣,浇注至混凝土高度与第二木模板高度相等时,继续浇注振捣,此时混凝土有部分堆积在钢制簸箕的开口处,直到浇注至混凝土填满整个钢制簸箕,此时构造柱模板内的混凝土已与混凝土梁板衔接,向上推升钢制模板至与混凝土梁板接触,并旋紧螺母固定,利用钢制模板的剪切力,将现浇的混凝土切断,并立即拆除钢制簸箕,钢制簸箕内多余的混凝土被回收,之后按照现有混凝土浇筑施工程序进行拆模养护。 利用本专利技术的构造柱模板可以将混凝土一次性浇注成型,中间不需要拆模等繁杂程序,不仅节省时间,现浇的混凝土与混凝土梁板结合紧密,整体性好,不易断裂。 推升钢制模板需要切断现浇的混凝土,因此需要较大的力,为了方便将钢制模板向上推升,在钢制模板上固定有钢管,钢管一端从槽口中穿出,并与把手固定连接,所述把手位于第二木模板外侧,这样,利用把手作为着力点,就可以较容易地将钢制模板推升到目标位置。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构造柱模板的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推升钢板与第二木模板的连接方式示意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混凝土浇注完成,拆除钢制簸箕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可以使混凝土一次性完整浇筑成型的构造柱模板,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第一木模板I和第二木模板2,第一木模板I的顶端与混凝土梁板A相接触,第二木模板2高度小于第一木模板I高度,第二木模板2顶端与混凝土梁板A之间有一段距离,第一木模板I与第二木模板2之间有对位螺栓3连接,第二木模板2上端开有槽口 21,钢制模板4安装在第二木模板2内侧,所述钢制模板4上固定有两个丝杆41,丝杆41从槽口 21中穿出,并可沿槽口 21移动,丝杆41 一侧具有垫片和螺母42,丝杆41靠垫片和螺母42固定在槽口 21上,两个丝杠41之间还有钢管43,钢管43焊接在钢制模板4上,钢管43 —端从槽口 21中穿出,并与把手44焊接,所述把手44位于第二木模板2外侧;第二木模板2上端还安装有钢制簸箕5,所述钢制簸箕5开口朝上地安装在第二木模板2的外侧。 浇注时,从钢制簸箕5的开口处51向构造柱模板内浇注混凝土B,边浇注边用振捣棒振捣,浇注至混凝土 B高度与第二木模板2高度相等时,继续浇注振捣,此时混凝土 B有部分堆积在钢制簸箕5的开口 51处,直到浇注至混凝土 B填满整个钢制簸箕,此时构造柱模板内的混凝土 B已与混凝土梁板A底部衔接,利用把手44向上推升钢制模板4至与混凝土梁板A底部接触,并旋紧螺母42固定,利用钢制模板4的剪切力,将现浇的混凝土 B切断,并立即拆除钢制簸箕5,钢制簸箕5内多余的混凝土被回收,拆除钢制簸箕5后的结构如图3所示,之后按照现有混凝土浇筑施工程序进行拆模养护。 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设计原理的情况下,利用上述
技术实现思路
所作的更动或修饰均应视为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可以使混凝土一次性完整浇筑成型的构造柱模板,包括第一木模板和第二木模板,第一木模板的顶端与混凝土梁板相接触,第二木模板高度小于第一木模板高度,第二木模板顶端与混凝土梁板之间有一段距离,第一木模板与第二木模板之间有对位螺栓连接,其特征在于:第二木模板上端开有槽口,钢制模板安装在第二木模板内侧,所述钢制模板上固定有丝杆,丝杆从槽口中穿出,并可沿槽口移动,丝杠一端有垫片和螺母,丝杠靠垫片和螺母固定在槽口上;第二木模板上端还安装有钢制簸箕,所述钢制簸箕开口朝上地安装在第二木模板的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以使混凝土一次性完整浇筑成型的构造柱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制模板上还固定有钢管,钢管从槽口中穿出,并与把手固定连接,所述把手位于第二木模板外侧。【文档编号】E04G13/02GK104314306SQ201410619324【公开日】2015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5日 【专利技术者】张建怀, 吴兵, 成安发, 洪荣根, 董金水, 王志强, 潘俊, 朱爱娟, 谷晓亮 申请人:安徽水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可以使混凝土一次性完整浇筑成型的构造柱模板,包括第一木模板和第二木模板,第一木模板的顶端与混凝土梁板相接触,第二木模板高度小于第一木模板高度,第二木模板顶端与混凝土梁板之间有一段距离,第一木模板与第二木模板之间有对位螺栓连接,其特征在于:第二木模板上端开有槽口,钢制模板安装在第二木模板内侧,所述钢制模板上固定有丝杆,丝杆从槽口中穿出,并可沿槽口移动,丝杠一端有垫片和螺母,丝杠靠垫片和螺母固定在槽口上;第二木模板上端还安装有钢制簸箕,所述钢制簸箕开口朝上地安装在第二木模板的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怀吴兵成安发洪荣根董金水王志强潘俊朱爱娟谷晓亮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水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