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环保UV发泡油墨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961803 阅读:2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28 14: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油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环保UV发泡油墨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UV发泡油墨包括紫外光预聚物30-50份、活性单体5-20份、光引发剂5-20份、填料5-15份、色浆10-30份和助剂5-20份。其中,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光引发剂由光引发剂TPO、光引发剂907和二芳基碘鎓盐混合组成,再结合发泡剂纳米碳酸钙以及其他组分得到的本发明专利技术新型环保UV发泡油墨。本发明专利技术UV发泡油墨可应用于纸张、卡纸等高档精美别致的烟、酒、化妆品、保健品、食品、药品等包装印刷,具有节能环保、固化速度快、附着牢度佳、色彩鲜艳、纹路清晰、发泡感强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油墨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环保UV发泡油墨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UV发泡油墨包括紫外光预聚物30-50份、活性单体5-20份、光引发剂5-20份、填料5-15份、色浆10-30份和助剂5-20份。其中,本专利技术的光引发剂由光引发剂TPO、光引发剂907和二芳基碘鎓盐混合组成,再结合发泡剂纳米碳酸钙以及其他组分得到的本专利技术新型环保UV发泡油墨。本专利技术UV发泡油墨可应用于纸张、卡纸等高档精美别致的烟、酒、化妆品、保健品、食品、药品等包装印刷,具有节能环保、固化速度快、附着牢度佳、色彩鲜艳、纹路清晰、发泡感强等特点。【专利说明】一种新型环保UV发泡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墨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环保UV发泡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中国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但经济的飞速发展也必然会导致资源的 过度使用和环境的恶化。目前,油墨是印刷的第二大耗材,也是印刷的主要污染源,每年因 油墨引起的全球VOC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量已达数十万吨。这些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可以形成比二氧化碳更为严重的温室效应,而且在太阳光的照射下会形成氧化物和光化学 烟雾,严重污染大气环境。随着全球环保呼声的日益高涨,各国政府对大气有机挥发物和有 毒物品的控制比以前任何时候都严格。 发泡印刷所用的发泡油墨属微胶囊油墨的一种。它既可以使用加热法使印墨层 在承印物表面发泡隆起成像,油墨固化过程中遇到KKTC以上高温后,胶囊破裂放出气体, 气体向外逸出时把油墨带松,使墨层膨胀凸起,富有立体感;也可以采用微胶囊技术在微 胶囊中充入低沸点溶剂,经过加热,低沸点溶剂受热气化,可使微胶囊体积增大到原体积的 10?30倍,将此种胶囊以适当的连接材料制成发泡油墨。发泡印刷不但可以增强装饰艺 术效果,还可以赋予盲文阅读的特殊功能,应用日益广泛。国外普遍将发泡油墨印刷应用于 印刷书籍封面和装饰材料,印刷图文可表现出自然的浮雕效果。在纸张、塑料、皮革、纺织品 等包装物上进行印刷,其外观手感、透气、透湿、耐磨、耐压、耐水、色泽等方面都具有独特之 处。 传统的发泡油墨通过烘炉干燥加热发泡后,想要获得具有清晰的纹路效果、柔软 手感的样张和优异的附着力,烘炉温度的控制是保证发泡效果和纹路效果的关键参数。在 工艺过程中,如果用高于150°c的温度干燥印张,发泡微胶囊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发泡,加热 时间很难控制,容易导致发泡率过高,最终影响到发泡油墨的附着力和纹路效果。如果发泡 温度过低,一样会影响发泡和纹路效果以及附着力。因此,无论是发泡油墨需要加热还是加 入低沸点溶剂,都达不到节能环保的要求,而且综合考虑发泡效果、纸张变形程度和生产效 率等因素,都需要采用新技术解决以上相关问题,UV油墨应运而生。UV油墨以预聚物为基 础,加入特定的活性稀释单体、光引发剂和多种添加剂而成,利用UV (紫外线)辐射使油墨 在极短时间内固化。UV油墨有许多独特的优势,因而得到广泛的应用,主要表现为:固化速 度快,生产效率高;简化生产程序,节约资源;污染少,毒性低。 CN 102417759B公开一种纳米高光型接装纸UV油墨,该油墨采用颜料8%,聚氨酯 丙烯酸酯24%,环氧丙烯酸酯12%,稀释剂11% ;二苯甲酮7% ;树脂液15% ;碳酸钙3. 5% ;纳米 二氧化硅8%,膨润土 8%和助剂3. 5%调配研磨而成,并经过UV (紫外线)瞬间照射固化用于 接装纸印刷的油墨。该专利技术油墨质地细腻,表面墨层光亮均匀、颜色分散性好,具有良好的 柔韧性、耐磨性和流平性,便于接装纸印刷。但是该专利技术以二苯甲酮作为光引发剂,由于其 分子量低,在光固化过程中产生的光解产物以及光固化后还未分解的引发剂会从固化后的 产品中迁移到表面并挥发到大气中,危害人体健康。且二苯甲酮产生的质子酸寿命短,引发 速度慢,发泡效果差,立体感差。 CN 103788759A公开了一种网印UV油墨,该专利技术包括聚合性预聚物占40-60%、感 光性单体占10-30%、光引发剂占5-10%、着色颜料占10-15%、连接料占5-10%、助剂占2-10%。 该专利技术属于UV油墨,没有使用发泡剂,其中光引发剂为二苯甲酮、蒽醌类合硫杂蒽酮类、安 息二甲香醚中的一种或者几种,对于本专利技术没有技术启示。 综上所述,开发出一种适用于纸张、卡纸等高档精美别致的烟、酒、化妆品、保健 品、食品、药品等包装印刷,且具有节能环保、固化速度快、附着牢度佳、纹路清晰、发泡感强 等特点的UV发泡油墨显得尤其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固化速度快、附 着牢度佳、纹路清晰、发泡感强等特点的新型环保UV发泡油墨。 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新型环保UV发泡油墨,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紫外光预聚物30-50份、活性单体 5-20份、光引发剂5-20份、填料5-15份、色浆10-30份和助剂5-20份。 进一步的,所述的紫外光预聚物为改性丙烯酸酯树脂、四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 和聚氨酯丙烯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的活性单体为二缩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 酯和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的光引发剂为光引发剂ΤΡ0、光引发剂184、光引发剂907和二芳 基碘鎗盐中的至少一种。光引发剂ΤΡ0,即2, 4, 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光 引发剂184,即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光引发剂907,即2-甲基-1--2-(4-吗啉基)-1-丙酮。 再进一步的,所述的光引发剂由光引发剂ΤΡ0、光引发剂907和二芳基碘鎗盐混合 组成,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光引发剂ΤΡ0、光引发剂907和二芳基碘鎗盐的重量比为 (2-6):(1-4) :(10-14)。 进一步的,所述的填料为纳米气相二氧化硅、滑石粉和蜡粉中的至少一种。纳米 气相二氧化硅是利用卤硅烷经氢氧焰高温水解制得的一种精细、特殊的无定形二氧化硅产 品,该产品的原生粒径在7-40nm之间,比表面积一般在100m 2/g-400m2/g范围内,二氧化娃 含量不少于99. 8%。 进一步的,所述的助剂包括发泡剂和消泡剂。所述的消泡剂包括天然油脂、聚醚类 脂肪醇聚醚、聚二甲基硅氧烷和聚氧乙烯氧丙烯甘油,优选聚醚改性聚硅氧烷。 再进一步的,所述的消泡剂的重量份为5-12份,所述的发泡剂选自纳米碳酸钙和 纳米碳酸镁中的一种或两种。纳米碳酸钙又称超微细碳酸钙,用于油墨产品中体现出了优 异的分散性和透明性和极好的光泽、及优异的油墨吸收性和高干燥性,而在本专利技术中起发 泡剂的作用。同样的,纳米碳酸镁又称超微细碳酸镁,在本专利技术中起发泡剂的作用。 再进一步的,所述的助剂还包括流平剂、紫外线吸收剂、附着力促进剂和分散剂中 的至少一种。所述的流平剂包括有机硅丙烯酸酯、聚有机硅氧烷、异丙醇和聚乙烯醇缩丁 醛,优选有机硅丙烯酸酯;所述的紫外线吸收剂包括邻羟基苯甲酸苯酯、2, 4-二羟基二苯 甲酮和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优选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所述的附着力促进 剂包括氨基硅烷、聚酯树脂和聚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环保UV发泡油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紫外光预聚物30‑50份、活性单体5‑20份、光引发剂5‑20份、填料5‑15份、色浆10‑30份和助剂5‑20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卫徐国民管韶坤陈明李朝刚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智源彩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