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半透灰色环保油墨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将稀释剂和部分混合溶剂以搅拌方式充分混合并溶解,制得分散溶液;(2)将颜料与分散溶液,以搅拌方式充分混合和润湿,制得第一混合液;(3)将硬化剂与剩余的混合溶剂以搅拌方式充分混合并溶解,制得第二混合液;(4)将第一混合液、第二混合液、光油、增塑剂以及任选地添加剂以搅拌方式充分混合得到混合料液;(5)将混合料液采用砂磨机进行研磨,并得到细度小于5μm的油墨。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制备方法,可以降低颜料和树脂间的表面张力,提高它们的润湿性,能强化油墨的研磨效果,减少分散时间,并且使得所述油墨具有良好的光亮效果,以及合适的粘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印刷油墨的
,更具体的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半透灰色环保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油墨是用于包装材料印刷的重要材料,它通过印刷将图案、文字表现在承印物上油墨中包括主要成分和辅助成分,它们均匀地混合并经反复轧制而成一种粘性胶状流体。印刷油墨是由色料、连结料和助剂和溶剂等材料均匀分散混合而成的浆状胶体。溶剂型油墨的连接料由固体树脂和大量挥发性有机溶剂构成。固体树脂溶解于溶剂中后,将色料均匀分散在连接料中,油墨被印至印刷介质后,溶剂迅速挥发干燥结膜。对于油墨,一般期望使用能在印刷介质上产生同时表现出令人愉悦的美学效果和长久保持的印刷特性。这些印刷特性的例子包括印刷品质,如光学密度、色度等;以及耐久性,如耐水性、耐褪色性、持久性、耐酸和耐碱等。增塑溶胶油墨组合物常被称作增塑溶胶油墨,因为施涂的方式利用增塑溶胶在加热之前的流体性质,通过烘烤或热固化导致增塑溶胶中的基础树脂固化成固体。现有技术中,大多数的增塑溶胶是分散在基于邻苯二甲酸酯的增塑剂中、并通过其发生溶胀的聚氯乙烯树脂的组合物中。聚氯乙烯树脂增塑溶胶油墨广泛地用于丝网印刷操作。但是,由于环境、健康与安全的考虑,这些油墨的使用正日益受到严格的限制。因此在保证油墨品质的前提下,开发出性能与PVC增塑溶胶相同,但是具有较小的健康和环境风险;并且分散性好,润湿性优良的油墨及其制备方法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追求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其包括光油、颜料、硬化剂、增塑剂、稀释剂和溶剂,以及任选的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稀释剂和部分混合溶剂以搅拌方式充分混合并溶解,制得分散溶液;(2)将颜料与步骤(1)制备得到的分散溶液,以搅拌方式充分混合和润湿,制得第一混合液;(3)将硬化剂与剩余的混合溶剂以搅拌方式充分混合并溶解,制得第二混合液;(4)将步骤⑵得到的第一混合液、步骤(3)得到的第二混合液、光油、增塑剂以及任选地添加剂以搅拌方式充分混合得到混合料液;(5)将步骤(4)得到的混合料液采用砂磨机进行研磨,并得到细度小于5μπι的油mO其中,所述的增塑剂选自环氧大豆油、己二酸二辛酯、三乙基柠檬酸、柠檬酸甘油酯或DEDB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所述混合溶剂由正丁醇、乙酸正丁酯和丙酮构成;并且所述正丁醇为30~35重量份,乙酸正丁酯为15~20重量份,丙酮为15~20重量份。其中,所述的添加剂选自润湿剂、光亮剂、抗氧化剂、发泡剂、稳定剂或消泡剂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所述的半透灰色环保油墨含有28.0~32.0重量份的精工1000-800光油,1.3~1.5重量 份的黑色颜料,8.5~8.7重量份的白色颜料,25.0~28.0重量份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15.0~25.0重量份的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8.0~10.0重量份的三乙基柠檬酸,50~60重量份的混合溶剂。其中,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将15.0~25.0重量份的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10.0~15.0重量份的混合溶剂以搅拌方式充分混合并溶解,制得分散溶液;(2)将1.3~1.5重量份的黑色颜料,8.5~8.7重量份的白色颜料与步骤(1)制备得到的分散溶液,以搅拌方式充分混合和润湿,制得第一混合液;(3)将25.0~28.0重量份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40.0~45.0重量份的混合溶剂以搅拌方式充分混合并溶解,制得第二混合液;(4)将步骤(2)得到的第一混合液、步骤(3)得到的第二混合液、28.0~32.0重量份的精工1000-800光油以及8.0~10.0重量份的三乙基柠檬酸以搅拌方式充分混合得到混合料液;(5)将步骤(4)得到的混合料液采用砂磨机进行研磨,并得到细度小于5 μ m的油mO其中,所述混合溶剂由正丁醇、乙酸正丁酯和丙酮构成;并且所述正丁醇为25~30重量份,乙酸正丁酯为12~15重量份,丙酮为13~15重量份。其中,所述增塑油墨还包括添加剂,并且所述的添加剂选自润湿剂、光亮剂、抗氧化剂、稳定剂或消泡剂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所述增塑油墨的粘度约为2万~20万厘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半透灰色环保油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I)在本专利技术的油墨中,不含有邻苯二甲酸酯和聚氯乙烯树脂增塑剂;但是其流动性能与现有技术相当,而且具有良好的储存稳定性和良好的成膜性。(2)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分散方法,可以降低颜料和树脂间的表面张力,提高它们的润湿性,能强化油墨的研磨效果,减少分散时间,并且使得所述油墨具有良好的光亮效果,以及合适的粘度。(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油墨尤其适用于玻璃、PMMA基材表面的丝网印刷,在油墨完全干燥之后,附着性良好、耐磨性好,基本无渗出现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做进一步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申请人:需要申明的是实施例中有关材料、性能以及工艺等的描述都是示例性的,而并不是指对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半透灰色环保油墨,含有28.0~32.0重量份的精工1000-800光油,1.3~1.5重量份的黑色颜料,8.5~8.7重量份的白色颜料,25.0~28.0重量份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15.0~25.0重量份的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8.0~10.0重量份的三乙基柠檬酸,50~60重量份的混合溶剂;其中,所述混合溶剂由正丁醇、乙酸正丁酯和丙酮构成;并且所述正丁醇为25~30重量份,乙酸正丁酯为12~15重量份,丙酮为13~15重量份。所述增塑油墨根据需要,还包括添加剂,并且所述的添加剂选自润湿剂、光亮剂、抗氧化剂、稳定剂或消泡剂中的至少一种。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油墨采用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并且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将15.0~25.0重量份的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10.0~15.0重量份的混合溶剂以搅拌方式充分混合并溶解,制得分散溶液;(2)将1.3~1.5重量份的黑色颜料,8.5~8.7重量份的白色颜料与步骤(1)制备得到的分散溶液,以搅拌方式充分混合和润湿,制得第一混合液;(3)将25.0~28.0重量份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40.0~45.0重量份的混合溶剂以搅拌方式充分混合并溶解,制得第二混合液;(4)将步骤(2)得到的第一混合液、步骤(3)得到的第二混合液、28.0~32.0重量份的精工1000-800光油以及8.0~10.0重量份的三乙基柠檬酸以搅拌方式充分混合得到混合料液;(5)将步骤(4)得到的混合料液采用砂磨机进行研磨,并得到细度小于5 μ m的油mO实施例1本实施例所述的半透灰色环保油墨,所述油墨的粘度约为8万~15万厘泊,其含有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半透灰色环保油墨的制备方法,所述油墨包括光油、颜料、硬化剂、增塑剂、稀释剂和溶剂,以及任选的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稀释剂和部分混合溶剂以搅拌方式充分混合并溶解,制得分散溶液;(2)将颜料与步骤(1)制备得到的分散溶液,以搅拌方式充分混合和润湿,制得第一混合液;(3)将硬化剂与剩余的混合溶剂以搅拌方式充分混合并溶解,制得第二混合液;(4)将步骤(2)得到的第一混合液、步骤(3)得到的第二混合液、光油、增塑剂以及任选地添加剂以搅拌方式充分混合得到混合料液;(5)将步骤(4)得到的混合料液采用砂磨机进行研磨,并得到细度小于5μm的油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透灰色环保油墨的制备方法,所述油墨包括光油、颜料、硬化剂、增塑剂、稀释剂和溶剂,以及任选的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稀释剂和部分混合溶剂以搅拌方式充分混合并溶解,制得分散溶液; (2)将颜料与步骤(1)制备得到的分散溶液,以搅拌方式充分混合和润湿,制得第一混合液; (3)将硬化剂与剩余的混合溶剂以搅拌方式充分混合并溶解,制得第二混合液; (4)将步骤(2)得到的第一混合液、步骤(3)得到的第二混合液、光油、增塑剂以及任选地添加剂以搅拌方式充分混合得到混合料液; (5)将步骤(4)得到的混合料液采用砂磨机进行研磨,并得到细度小于5μπι的油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塑剂选自环氧大豆油、己二酸二辛酯、三乙基柠檬酸、柠檬酸甘油酯或DEDB中的一种或几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溶剂由正丁醇、乙酸正丁酯和丙酮构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添加剂选自润湿剂、光亮剂、抗氧化剂、发泡剂、稳定剂或消泡剂中的至少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半透灰色环保油墨含有28.0~32.0重量份的精工1000-800光油,1.3~1.5重量份的黑色颜料,8.5~8.7重量份的白色颜料,25.0~28.0重量份的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安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