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绒保健功能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59595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28 11: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红豆绒保健功能面料,其特征是,采用以下工艺:(1)采用全棉精梳纱线编织成面料,经精炼、漂白、染色后,采用弱阳离子柔软剂S200进行处理,再经平幅烘干进行磨绒前预处理后,在磨毛机上进行正反两面的磨绒加工,面料的车速为16~18m/min、碳刷毛辊的转速为1800~2000转/min;(2)将红豆绒面料在抗菌剂中进行整理;所述抗菌剂的成分为:纳米改性二氧化钛:1.5~5%o.w.f、渗透剂:2~5%o.w.f、分散剂:1~3%o.w.f;(3)进行拉幅定型整理;(4)有机硅、有机氟整理。本发明专利技术无需加入额外化学交联剂,使面料具有抗菌功能,并且抗菌性能优异、水洗牢度高、无色变、布面蓬松柔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红豆绒保健功能面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红豆绒保健功能面料,属于面料的抗菌保健功能整理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面料的舒适性和功能性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作为贴身穿着的内衣面料,其舒适性要求更高,不但要求具有超柔软的手感,而且对其抗菌性能、亲肤性均有较高的要求。但目前市场上的抗菌产品多为化学纤维经功能化混入或浸溃抗菌剂而获得抗菌性能。由于化学纤维面料穿着舒适性差,不适于作为内衣面料原料;而对于天然纤维浸溃抗菌剂整理工艺多为加入化学交联剂将抗菌剂粘合在纤维表面,对产品的色泽和风格带来严重影响。由于加入化学交联剂使面料发硬,穿着舒适性差且水洗易脱落,抗菌性能不稳定。该问题严重制约了在内衣用面料中进行抗菌功能化整理的推广,尤其是天然纤维织造的内衣用面料的抗菌功能化仍缺乏有效的处理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红豆绒保健功能面料,无需加入额外化学交联剂,使面料具有抗菌功能,并且抗菌性能优异、水洗牢度高、无色变、布面蓬松柔软。 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红豆绒保健功能面料,其特征是,采用以下工艺步骤:(I)红豆绒面料的制作:a、原料采用100%全棉精梳纱线,纱线细度为32?40英支,纱线捻系数为325?330;b、上机编织:选用筒经34英寸、针数28针/英寸或筒经38英寸、针数24针/英寸的双面针织纬编机将纱线编织成面料;C、精炼、漂白:对步骤(b)得到的面料进行精炼和漂白;所述精炼的条件为:精炼液组份为:3?7g/L针织精炼剂729、I?5g/L纯碱,余量为水;精炼浴比为10?20:1,精炼温度为90?100°C,精炼时间为45?50min ;所述漂白的条件为:漂白液为浓度1%?40%的双氧水,漂白浴比为5?20:1,漂白的温度为10?45°C,漂白时间为5?15min;d、染色:将经步骤(c)处理后的面料进行染色;e、染色后处理:采用弱阳离子柔软剂S200进行处理,弱阳离子柔软剂S200的加入量为面料重量的3.5?4.5%,浴比为5?30:1,常温浸溃I?5min后进行轧制,轧余率为50%?80%,再在140°C?180°C烘干;f、平幅烘干整理:将步骤(e)处理后的面料经脱水至含水率为25?35%,在平幅烘干定型机中进行整理,温度为150?165°C,车速为15?16m/min ;g、磨绒前预处理:面料依次经落水、汽蒸、烘干处理,落水溶液为浓度为0.01?lmol/L的碱性水溶液,浴比为50?100:1,面料在落水溶液中浸泡I?50min,烘干处理的温度为60?90°C,烘干时间为3?1min ;然后进行汽蒸,汽蒸温度为50?105°C,汽蒸时的蒸汽压强为2MPa?lOMPa,汽蒸时间为5?60min ;h、磨绒处理:将步骤(f)处理后的面料在磨毛机上进行正反两面的磨绒加工,面料的车速为16?18m/min、碳刷毛辊的转速为1800?2000转/min ;(2)抗菌整理:将步骤(I)得到的红豆绒面料在抗菌剂中进行整理;所述抗菌剂的成分为:纳米改性二氧化钛:1.5?5%0.w.f、渗透剂:2?5%0.w.f、分散剂:1?3 %0.w.f ;将纳米改性二氧化钛、渗透剂和分散剂混合后在常温下搅拌5?30分钟,搅拌速度为150?300转/分钟,将面料在抗菌剂中处理I?5min,浴比为5?40:1,处理温度为140?190°C ;(3)拉幅定型整理:将步骤(2)处理后的红豆绒面料进行拉幅定型整理,温度为15(Tl90°C,面料的车速为15?25m/min,上超喂量为25?35% ;(4)有机硅、有机氟整理:所述有机硅整理采用嵌段氨基硅油柔软剂S200,用量为面料重量的3.5?4.5%,浴比为5?20:1,将面料在常温下浸溃I?5min后进行轧制,轧余率为50%?80%,再在120?140°C烘干5?15分钟;所述有机氟整理采用HS1100型自交联型有机氟整理剂,用量为面料重量的1.5?3.5%,将面料在常温下浸溃I?3min后进行轧制,轧余率为50%?80%,再在80?100°C预烘3?10分钟后,于120?160°C焙烘I?5min。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I)工序d中染色的过程为:面料常温入染,升温速度为I?1.50C /min,升温至 65 ?70°C,保温 50 ?60min,浴比为 10:1 ?20:1。 进一步的,所述渗透剂为渗透剂XP50或XP70。 进一步的,所述分散剂为分散剂CF。 进一步的,所述落水溶液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钠、碳酸氢钠、磷酸氢二钠、磷酸氢钠或磷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水溶液。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纳米改性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为:将2?15g 二氧化钛粉体加入IL蒸馏水中,再加入I?4g分散剂六偏磷酸钠,剧烈搅拌5?20分钟,搅拌速度为50?150转/分钟使分散均匀,得到混合溶液;采用浓度为0.01?0.5mol/L的盐酸调节混合溶液的pH值为10?11后,加入3?1g硬脂酸钠,搅拌反应3?10小时,搅拌速度为30?100转/分钟;过滤、分别采用酒精和水洗涤,于110?150°C干燥5?45分钟,在球磨机上进行研磨,研磨转速为200?1000转/分钟,研磨时间为30?100分钟,得到纳米二氧化钛粉体;将纳米二氧化钛粉体加入到水中,并加入5?1g的PEG,剧烈搅拌反应I?6小时,搅拌速度为200?1000转/分钟;过滤后,分别用水和乙醇洗涤,再于80?120°C干燥3?10小时;再在分散磨机上进行研磨,研磨转速为200?1000转/分钟,研磨时间为30?100分钟,得到纳米改性二氧化钛。 本专利技术所述红豆绒保健功能面料的制作工艺,在织物的表面覆盖一层均匀的绒毛,抗菌性能优异,水洗稳定性好,且布面无色变,手感柔软蓬松。本专利技术克服现有技术在纯棉及其与天然纤维混纺的面料进行抗菌功能化整理易变色、水洗牢度低、面料发硬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无需加入额外化学交联剂的全棉面料新型环保节能抗菌功能化处理工艺。经处理后的面料抗菌性能优异、水洗牢度高、无色变、布面蓬松柔软,作为内衣用面料表现良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红豆绒保健功能面料表面绒毛实物图。 图2为红豆绒保健功能面料局部显微镜图。 图3为红豆绒面料经抗菌整理后抗菌活性成份附着于纤维表面的示意图。 图4为红豆绒面料经抗菌整理后抗菌活性成份渗透进纤维内部的示意图。 图5、图6为红豆绒保健功能面料抗菌性能检测报告。 图7为红豆绒保健功能面料的服用性能检测报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渗透剂为XP-50或XP-70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厂家为德国巴斯夫化工有限公司;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分散剂为聚羧酸衍生物分散剂CF,厂家为苏州联胜化学有限公司。 实施例1:一种红豆绒保健功能面料,采用以下工艺步骤:(1)红豆绒面料的制作:a、原料采用100%全棉精梳纱线,纱线细度为32英支,纱线捻系数为325;b、上机编织:选用筒经34英寸、针数28针/英寸或筒经38英寸、针数24针/英寸的双面针织纬编机将纱线编织成面料;C、精炼、漂白:对步骤(b)得到的面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红豆绒保健功能面料,其特征是,采用以下工艺制造:(1)红豆绒面料的制作:a、原料采用100%全棉精梳纱线,纱线细度为32~40英支,纱线捻系数为325~330;b、上机编织:选用筒经34英寸、针数28针/英寸或筒经38英寸、针数24针/英寸的双面针织纬编机将纱线编织成面料;c、精炼、漂白:对步骤(b)得到的面料进行精炼和漂白;所述精炼的条件为:精炼液组份为:3~7g/L针织精炼剂729、1~5g/L纯碱,余量为水;精炼浴比为10~20:1,精炼温度为90~100℃,精炼时间为45~50min;所述漂白的条件为:漂白液为浓度1%~40%的双氧水,漂白浴比为5~20:1,漂白的温度为10~45℃,漂白时间为5~15min;d、染色:将经步骤(c)处理后的面料进行染色;e、染色后处理:采用弱阳离子柔软剂S200进行处理,弱阳离子柔软剂S200的加入量为面料重量的3.5~4.5%,浴比为5~30:1,常温浸渍1~5min后进行轧制,轧余率为50%~80%,再在140℃~180℃烘干;f、平幅烘干整理:将步骤(e)处理后的面料经脱水至含水率为25~35%,在平幅烘干定型机中进行整理,温度为150~165℃,车速为15~16m/min;g、磨绒前预处理:面料依次经落水、汽蒸、烘干处理,落水溶液为浓度为0.01~1mol/L的碱性水溶液,浴比为50~100:1,面料在落水溶液中浸泡1~50min,烘干处理的温度为60~90℃,烘干时间为3~10min;然后进行汽蒸,汽蒸温度为50~105℃,汽蒸时的蒸汽压强为2MPa~10MPa,汽蒸时间为5~60min;h、磨绒处理:将步骤(f)处理后的面料在磨毛机上进行正反两面的磨绒加工,面料的车速为16~18m/min、碳刷毛辊的转速为1800~2000转/min;(2)抗菌整理:将步骤(1)得到的红豆绒面料在抗菌剂中进行整理;所述抗菌剂的成分为:纳米改性二氧化钛:1.5~5%o.w.f、渗透剂:2~5%o.w.f、分散剂:1~3 %o.w.f;将纳米改性二氧化钛、渗透剂和分散剂混合后在常温下搅拌5~30分钟,搅拌速度为150~300转/分钟,将面料在抗菌剂中处理1~5min,浴比为5~40:1,处理温度为140~190℃;(3)拉幅定型整理:将步骤(2)处理后的红豆绒面料进行拉幅定型整理,温度为150~190℃,面料的车速为15~25m/min,上超喂量为25~35%;(4)有机硅、有机氟整理:所述有机硅整理采用嵌段氨基硅油柔软剂S200,用量为面料重量的3.5~4.5%,浴比为5~20:1,将面料在常温下浸渍1~5min后进行轧制,轧余率为50%~80%,再在120~140℃烘干5~15分钟;所述有机氟整理采用HS1100型自交联型有机氟整理剂,用量为面料重量的1.5~3.5%,将面料在常温下浸渍1~3min后进行轧制,轧余率为50%~80%,再在80~100℃预烘3~10分钟后,于120~160℃焙烘1~5mi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豆绒保健功能面料,其特征是,采用以下工艺制造: (1)红豆绒面料的制作: a、原料采用100%全棉精梳纱线,纱线细度为32?40英支,纱线捻系数为325?330; b、上机编织:选用筒经34英寸、针数28针/英寸或筒经38英寸、针数24针/英寸的双面针织纬编机将纱线编织成面料; C、精炼、漂白:对步骤(b)得到的面料进行精炼和漂白; 所述精炼的条件为:精炼液组份为:3?7g/L针织精炼剂729、I?5g/L纯碱,余量为水;精炼浴比为10?20:1,精炼温度为90?100°C,精炼时间为45?50min ; 所述漂白的条件为:漂白液为浓度1%?40%的双氧水,漂白浴比为5?20:1,漂白的温度为10?45°C,漂白时间为5?15min ; d、染色:将经步骤(c)处理后的面料进行染色; e、染色后处理:采用弱阳离子柔软剂S200进行处理,弱阳离子柔软剂S200的加入量为面料重量的3.5?4.5%,浴比为5?30:1,常温浸溃I?5min后进行轧制,轧余率为50%?80%,再在140°C?180°C烘干; f、平幅烘干整理:将步骤(e)处理后的面料经脱水至含水率为25?35%,在平幅烘干定型机中进行整理,温度为150?165°C,车速为15?16m/min ; g、磨绒前预处理:面料依次经落水、汽蒸、烘干处理,落水溶液为浓度为0.01?lmol/L的碱性水溶液,浴比为50?100:1,面料在落水溶液中浸泡I?50min,烘干处理的温度为60?90°C,烘干时间为3?1min ;然后进行汽蒸,汽蒸温度为50?105°C,汽蒸时的蒸汽压强为2MPa?lOMPa,汽蒸时间为5?60min ; h、磨绒处理:将步骤(f)处理后的面料在磨毛机上进行正反两面的磨绒加工,面料的车速为16?18m/min、碳刷毛辊的转速为1800?2000转/min ; (2)抗菌整理:将步骤(I)得到的红豆绒面料在抗菌剂中进行整理;所述抗菌剂的成分为:纳米改性二氧化钛:1.5?5%0.w.f、渗透剂:2?5%0.w.f、分散剂:1?3 %0.w.f ;将纳米改性二氧化钛、渗透剂和分散剂混合后在常温下搅拌5?30分钟,搅拌速度为150?300转/分钟,将面料在抗菌剂中处理I?5min,浴比为5?40:1,处理温度为140?190°C ; (3)拉幅定型整理:将步骤(2)处理后的红豆绒面料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文江蒋春熬张洪波赵华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红豆居家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