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输电导线存放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50470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23 11: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压输电导线存放架,该存放架包括平行设置的固定架和支撑架,支撑架间隔等距设置在固定架之间,其改进之处在于:固定架和支撑架分别包括立柱和横梁,支撑架的横梁依次设有底座和支座,支座上间隔设有开口方向垂直于支撑架轴线方向的凹槽,固定架的横梁间隔设有与凹槽相对应的挂钩,导线设置在凹槽内,其两端通过耐张线夹与挂钩连接。和现有技术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高压输电导线存放架,能够最大限度的保护导线表面,避免磕碰带来的划痕,从而减小划痕对电晕试验时的影响;导线便于运输搬运,可以最大限度的重复利用导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输电导线存放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导线存放架,具体讲涉及一种用于高压输电导线实验完毕时放置用的存放架。
技术介绍
高压直流输电(HighVoltage Direct Current transmiss1n,简称HVDC)的发展到现在已有百余年历史,在输电技术发展初期曾发挥作用,但到了 20世纪初,由于直流电机串接运行复杂,而高电压大容量直流电机存在换向困难等技术问题,使直流输电在技术和经济上都不能与交流输电相竞争,因此进展缓慢。 20世纪50年代后,电力需求日益增长,远距离大容量输电线路不断增加,电网扩大,交流输电受到同步运行稳定性的限制,在一定条件下的技术经济比较结果表明,采用直流输电更为合理,且比交流输电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优越的运行特性,因而直流输电重新被人们所重视并得到急速发展。 近20年来,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高压直流输电迅速发展。自1972年加拿大建成世界上第一座可控硅换流站以来,可控硅技术不断进步,容量增大,可靠性提高,价格逐渐降低,高压直流输电更趋成熟,已成为电力传输的一种重要方式。特别是光纤和计算机等新技术的发展,使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控制、调节与保护更趋完善,进一步提高了高压直流输电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在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中,导线担负着远距离传输电能的重任。目前,我国根据已确定的±400kV、±500kV、±660kV、±800kV、± IlOOkV直流电压等级序列,所采用的导线类别均不相同;而针对不同的地区,如:高海拔地区、重污秽地区、戈壁无人区,以及为了满足工程优化等需求,即使相同电压等级,也需要采用不同类别的导线。针对上述多达数十种类别的导线,为了更好地解决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中的电磁环境问题,需要研究高压直流线路的电晕特性。 目前进行高压直流线路电磁环境的导线多采用分裂形式,这样可以平衡导线周围的磁场,有效降低电晕,预防集肤效应,防止子导线之间的鞭击,更利于线路稳定运行。但采用分裂导线同时也导致了导线的数量较大,由于需要针对多达数十种导线开展电磁环境试验研究,因此需要不定时的更换导线。在更换导线以及存放、搬运导线的过程中易造成导线表面的磕碰而产生划痕,而导线表面的划痕对电晕放电的影响很大。当导线表面产生划痕或损伤时,会引起导线表面电场不均,增加电晕放电,进而影响电晕特性试验的进行。因此,解决导线的划痕问题并保存好导线是开展直流线路电晕特性试验的重要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压输电导线存放架,能够最大限度的保护导线表面,避免磕碰带来的划痕,从而减小划痕对电晕试验时的影响;导线便于运输搬运,可以最大限度的重复利用导线。 本技术的目的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高压输电导线存放架,所述存放架包括平行竖直设置的固定架I和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间隔等距设置在固定架I之间,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固定架I和支撑架2分别包括立柱和横梁,所述支撑架2的横梁依次设有底座5和支座6,所述支座6上间隔设有开口方向垂直于所述支撑架2轴线方向的凹槽,所述固定架I的横梁间隔设有与所述凹槽相对应的挂钩,导线3设置在所述凹槽内,其两端通过耐张线夹与所述挂钩连接。 其中,所述耐张线夹包括钢锚7、铝管8和引流板9,所述钢锚7设置在铝管8的一端并与设置在所述铝管8内的导线3连接。 其中,所述钢锚7的一端为圆环,另一端为阶梯状圆柱体,最远端的圆柱体内沿其轴线方向设有孔,所述导线3设置在所述钢锚7的孔内,所述挂钩设置在所述圆环中;所述导线3、钢锚7和铝管8通过压接为一体。 其中,所述铝管8压接区的侧壁设有数量大于一的注脂孔10,所述注脂孔10设有铝盖;电力脂通过所述注脂孔10设置在所述钢锚7、铝管8和导线3形成的空腔内。 其中,所述导线3表面缠绕防雨布;所述固定架I的横梁边侧设有防雨罩,所述防雨罩展开后将存放架及导线3包裹在内。 其中,所述底座5为角铁,与所述支撑架2的横梁通过焊接或铆接或螺栓连接;所述支座6为方木,与所述底座5通过铆接或粘接或螺栓连接。 其中,所述固定架I和支撑架2的立柱和横梁为槽钢,并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所述挂钩与固定架I的横梁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所述固定架I和支撑架2的立柱通过螺栓竖直设置在厚度大于等于80mm的混凝土地基4上。 其中,所述凹槽为等距设置的梯形槽,所述凹槽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100mm,所述凹槽与导线3之间设有橡胶垫。 其中,设置在所述存放架上的导线3的弧垂最低点与地面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400mmo 其中,所述固定架I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10米;设置在所述固定架I之间的支撑架2的数量小于2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本技术提供的高压输电导线存放架,在放置导线时由最里层逐层向外放置,在拿取导线时由最外层向里逐层取出,导线与导线平行放置,间隔等距,避免导线缠绕带来的导线表面损伤,使得工作有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2、本技术提供的高压输电导线存放架,在放置导线时两端采用挂钩挂起,且中间支撑架所带来的导线变形将在导线架拉直时可以完全消除。 3、本技术提供的高压输电导线存放架,在放置导线时能够最大限度的保护导线表面,避免磕碰带来的划痕,从而减小导线划痕对电晕试验时的影响。 4、本技术提供的高压输电导线存放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支架间隔等距,有足够的距离进行导线的存取;存放支架长宽适宜,且存放量大,能够满足试验需求。 5、本技术提供的高压输电导线存放架,导线与挂钩通过耐张线夹连接,简单可靠;并且能够防止雨水渗入耐张线夹而形成积水,保证了其正常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本技术提供的高压输电导线存放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本技术提供的高压输电导线存放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本技术提供的高压输电导线存放架的A-A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本技术提供的高压输电导线存放架的B-B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本技术提供的高压输电导线存放架的支撑架的正视图; 图6:本技术提供的高压输电导线存放架的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本技术提供的高压输电导线存放架的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本技术提供的高压输电导线存放架的耐张线夹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固定架;2、支撑架;3、导线;4、混凝土地基;5、底座;6、支座;7、钢锚;8、铝管;9、引流管;10、注脂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以高压输电导线存放架为例,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高压输电导线存放架具有多架体结构,包括:固定架1、支撑架2、导线3、混凝土地基4、底座5、支座6、钢锚7、铝管8、引流管9、注脂孔10。存放架的两端为槽钢固定架1,固定架I横梁上有若干挂钩用于导线3的拉伸和固定;固定架I之间为多个平行固定的支撑架2,支撑架2横梁上安有底座5和支座6,底座5为角铁,支座6为方木并且间隔开有凹槽,挂钩和凹槽相互对应并且沿直线排列;在凹槽表面安装橡胶垫,保护导线3,避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压输电导线存放架,所述存放架包括平行竖直设置的固定架(1)和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间隔等距设置在固定架(1)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和支撑架(2)分别包括立柱和横梁,所述支撑架(2)的横梁依次设有底座(5)和支座(6),所述支座(6)上间隔设有开口方向垂直于所述支撑架(2)轴线方向的凹槽,所述固定架(1)的横梁间隔设有与所述凹槽相对应的挂钩,导线(3)设置在所述凹槽内,其两端通过耐张线夹与所述挂钩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输电导线存放架,所述存放架包括平行竖直设置的固定架(I)和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间隔等距设置在固定架(I)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I)和支撑架(2)分别包括立柱和横梁,所述支撑架(2)的横梁依次设有底座(5)和支座¢),所述支座(6)上间隔设有开口方向垂直于所述支撑架(2)轴线方向的凹槽,所述固定架(I)的横梁间隔设有与所述凹槽相对应的挂钩,导线(3)设置在所述凹槽内,其两端通过耐张线夹与所述挂钩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输电导线存放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耐张线夹包括钢锚(7)、铝管(8)和引流板(9),所述钢锚(7)设置在铝管(8)的一端并与设置在所述铝管(8)内的导线(3)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输电导线存放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钢锚(7)的一端为圆环,另一端为阶梯状圆柱体,最远端的圆柱体内沿其轴线方向设有孔,所述导线(3)设置在所述钢锚(7)的孔内,所述挂钩设置在所述圆环中;所述导线(3)、钢锚(7)和铝管(8)通过压接为一体。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压输电导线存放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铝管(8)压接区的侧壁设有数量大于一的注脂孔(10),所述注脂孔(10)设有铝盖;电力脂通过所述注脂孔(10)设置在所述钢锚(7)、铝管(8)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元庆边大勇郭剑陆家榆葛瑞袆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