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柏芳专利>正文

一种流化床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46537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23 0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流化床反应器,包括流化床和再生罐,流化床内部设有振荡摇床,所述振荡摇床为中空壳体,振荡摇床的顶壁和底壁上设有振荡杆,振荡摇床内填充有生物悬浮填料;所述振荡摇床下方设有配水装置,配水装置下方设有布气装置,布气装置包括气流分布板,所述气流分布板上均匀设置有管状喷嘴,管状喷嘴内部安装有导流板;所述流化床底部设有沉降锥,沉降锥与返回管连通,返回管的下端与反应管连接,所述返回管还与再生罐连通,所述反应管沿流化床左、右两侧壁向上设置且在流化床上部两侧壁伸入流化床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耗低,降低了生产成本;防止及解决堵塞,保证出水水质稳定;反应转化率高,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流化床反应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流化床,具体是一种流化床反应器。
技术介绍
三相生物流化床的结构一般包含床体、配水装置、布气装置,以及生物载体,废水可通过配水装置进入流化床,自下向上流经生物载体,通过载体表面上不断生长的生物膜吸附及氧化,并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从而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布气装置可为生物载体持续不断的充氧或充气,同时使废水冲散,均匀激射向生物载体,目前,流化床反应器内生物载体长周期运行活性和流动性变差,反应副产物上升,反应器内易发生堵塞等情况,需常常更换生物载体,利用率不高,且增加了生产成本;流化床反应器内部的混合气仍然存在分布不均,气体流速过快,反应器壁磨损严重的问题,反应转化率低,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耗低、生产成本低、不易堵塞、出水水质稳定、反应转化率高、使用寿命长的流化床反应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流化床反应器,包括流化床和再生罐,所述流化床内部设有振荡摇床,振荡摇床通过弹性挡板固定在流化床内,振荡摇床上部通过连杆与驱动装置连接,所述振荡摇床是由滤网形成的中空壳体,振荡摇床的顶壁和底壁上设置有振荡杆,振荡摇床内填充有生物悬浮填料,所述生物悬浮填料包括网状壳体,网状壳体内填充有松散布置的多个蜂窝状填充体;所述振荡摇床的下方设有配水装置,配水装置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微孔;所述配水装置下方设置有布气装置,布气装置包括气流分布板,所述气流分布板为厚度均匀的椭圆回转体,气流分布板上均匀设置有管状喷嘴,管状喷嘴竖直布置在气流分布板下方,管状喷嘴的底部开有小孔,管状喷嘴内部安装有导流板,所述气流分布板最外围的管状喷嘴内安装有垂直导流板,处于内层的管状喷嘴内安装有螺旋导流板;所述流化床底部设有沉降锥,沉降锥与返回管连通,返回管的下端与反应管连接,所述返回管还与再生罐连通,所述反应管沿流化床左、右两侧壁向上设置且在流化床的上部两侧壁处伸入流化床内。 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弹性挡板由橡胶材料制成。 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反应管与进料管连接,所述返回管上设有控制阀,所述再生罐底部设有外排管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的振荡摇床震动时将团聚固体填料打散,实现流化床的自动清洁,防止及解决堵塞,实现了设备的连续运行,改善了流化床固、液、气三相传质效果,振荡杆进一步增强打散团聚粘连固体填料的能力,保证出水水质稳定,提高了生物载体的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本技术通过改变分布板形状、喷嘴结构和喷嘴布置,来减小对设备内壁的冲击和磨损,提高分布板强度,延长混合气反应停留时间,提高反应转化率,且能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中布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2,一种流化床反应器,包括流化床I和再生罐2,所述流化床I内部设有振荡摇床3,振荡摇床3通过弹性挡板4固定在流化床I内,所述弹性挡板4由橡胶材料制成,振荡摇床3上部通过连杆与驱动装置5连接,所述振荡摇床3是由滤网形成的中空壳体,振荡摇床3的顶壁和底壁上设置有振荡杆6,振荡摇床3内填充有生物悬浮填料7,所述生物悬浮填料7包括网状壳体,网状壳体内填充有松散布置的多个蜂窝状填充体;所述振荡摇床3的下方设有配水装置8,配水装置8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微孔;所述配水装置8下方设置有布气装置9,布气装置9包括气流分布板10,所述气流分布板10为厚度均匀的椭圆回转体,气流分布板10上均匀设置有管状喷嘴11,管状喷嘴11竖直布置在气流分布板10下方,管状喷嘴11的底部开有小孔12,管状喷嘴11内部安装有导流板,所述气流分布板10最外围的管状喷嘴11内安装有垂直导流板13,处于内层的管状喷嘴11内安装有螺旋导流板14 ;所述流化床I底部设有沉降锥15,沉降锥15与返回管16连通,返回管16的下端与反应管17连接,所述返回管16还与再生罐2连通,所述反应管17沿流化床I左、右两侧壁向上设置且在流化床I的上部两侧壁处伸入流化床I内,所述反应管17与进料管18连接,所述返回管16上设有控制阀19,所述再生罐2底部设有外排管线20。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流化床反应器,包括流化床(1)和再生罐(2),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化床(1)内部设有振荡摇床(3),振荡摇床(3)通过弹性挡板(4)固定在流化床(1)内,振荡摇床(3)上部通过连杆与驱动装置(5)连接,所述振荡摇床(3)是由滤网形成的中空壳体,振荡摇床(3)的顶壁和底壁上设置有振荡杆(6),振荡摇床(3)内填充有生物悬浮填料(7),所述生物悬浮填料(7)包括网状壳体,网状壳体内填充有松散布置的多个蜂窝状填充体;所述振荡摇床(3)的下方设有配水装置(8),配水装置(8)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微孔;所述配水装置(8)下方设置有布气装置(9),布气装置(9)包括气流分布板(10),所述气流分布板(10)为厚度均匀的椭圆回转体,气流分布板(10)上均匀设置有管状喷嘴(11),管状喷嘴(11)竖直布置在气流分布板(10)下方,管状喷嘴(11)的底部开有小孔(12),管状喷嘴(11)内部安装有导流板,所述气流分布板(10)最外围的管状喷嘴(11)内安装有垂直导流板(13),处于内层的管状喷嘴(11)内安装有螺旋导流板(14);所述流化床(1)底部设有沉降锥(15),沉降锥(15)与返回管(16)连通,返回管(16)的下端与反应管(17)连接,所述返回管(16)还与再生罐(2)连通,所述反应管(17)沿流化床(1)左、右两侧壁向上设置且在流化床(1)的上部两侧壁处伸入流化床(1)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化床反应器,包括流化床(I)和再生罐(2),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化床(I)内部设有振荡摇床(3),振荡摇床(3)通过弹性挡板(4)固定在流化床(I)内,振荡摇床(3)上部通过连杆与驱动装置(5)连接,所述振荡摇床(3)是由滤网形成的中空壳体,振荡摇床(3)的顶壁和底壁上设置有振荡杆¢),振荡摇床(3)内填充有生物悬浮填料(7),所述生物悬浮填料(7)包括网状壳体,网状壳体内填充有松散布置的多个蜂窝状填充体;所述振荡摇床(3)的下方设有配水装置(8),配水装置(8)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微孔;所述配水装置(8)下方设置有布气装置(9),布气装置(9)包括气流分布板(10),所述气流分布板(10)为厚度均匀的椭圆回转体,气流分布板(10)上均匀设置有管状喷嘴(11),管状喷嘴(11)竖直布置在气流分布板(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柏芳
申请(专利权)人:朱柏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