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硬币投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936361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21 17:37
包装硬币投出装置(300)的收纳部(310)包含在其间形成包装硬币的收纳区域的一对侧壁,一对侧壁之中的至少一方的侧壁构成为用于进行对收纳部(310)的包装硬币的出入的能够开闭的门(314)。在收纳部(310)中,设置了用于将门(314)固定(锁定)为关闭状态的门固定部件(门锁定部件)(32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包装硬币投出装置
本技术涉及将机体内收纳的包装硬币投出至机体外的包装硬币投出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将机体内收纳的包装硬币投出至机体外的包装硬币投出装置,从以往开始使用各种类型的包装硬币投出装置。作为这样的包装硬币投出装置,例如已知日本的专利第3857001 号(JP3857001B)、日本的特开 2002 — 109607 号公报(JP2002 — 109607A)、美国专利第7111754号(US7111754B)、美国专利第7571833号(US7571833B)中公开的包装硬币投出装置。 在包装硬币投出装置中,在通过在收纳部的侧方设置门而打开该门,从而能够向收纳部补充包装硬币的情况下,以往已知在该门上设置板状的磁铁部件,并且将收纳部的主体部分的材料设为金属部件,从而通过磁铁部件的磁力来关闭门的方法。但是,在通过磁铁部件的磁力来关闭门的方法中,由于门没有被完全固定(锁定)为关闭状态,所以在进行从收纳部通过投出机构投出包装硬币的动作的期间,存在处于收纳部的内部的包装硬币向门侧靠近从而门打开的顾虑。此外,在将包装硬币投出装置从兑换机的外侧箱体抽出时,在强行将该包装硬币投出装置抽出时,也存在收纳部的门会打开的顾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考虑这样的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装硬币投出装置,在所述包装硬币投出装置中,收纳部的一对侧壁之中的至少一方的侧壁构成为用于进行对收纳部的包装硬币的出入的能够开闭的门,由于在收纳部中,设置了用于将门固定(锁定)为关闭状态的门固定部件(门锁定部件),所以在向收纳部补充包装硬币时以外能够将门可靠地固定为关闭状态。 本技术的包装硬币投出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收纳部,设置了将在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收纳面上以沿着该收纳面的倾斜滚动的方向且以多个堆积的方式收纳的包装硬币,一条条逐个从所述收纳面中的与高度水平低的地方接近的一侧投出的投出机构;以及升降部,具有容纳由所述投出机构从所述收纳部投出的包装硬币的包装硬币容纳部件,且该升降部能够向垂直方向移动,所述收纳部包含在其间形成包装硬币的收纳区域的一对侧壁,一对所述侧壁之中的至少一方的所述侧壁构成为用于进行对所述收纳部的包装硬币的出入的能够开闭的门,在所述收纳部中,设置了用于将所述门固定(锁定)为关闭状态的门固定部件(门锁定部件)。 也可以是在本技术的包装硬币投出装置中,所述门固定部件以被设置在所述收纳部的主体部分的轴为中心而旋转,在所述轴上,设置了对所述门固定部件进行赋势,使得该门固定部件维持在将所述门固定为关闭状态的位置的赋势部件,通过抵抗所述赋势部件的赋势力而旋转所述门固定部件,能够解除由所述门固定部件进行的所述门的固定状态而打开该门。 此时,也可以是在关闭所述门时,通过所述门与所述门固定部件接触,抵抗所述赋势部件的赋势力而旋转所述门固定部件后,所述门通过该门固定部件被固定为关闭状态。 此外,也可以是在所述门的下端部设置了合叶,通过所述合叶,所述门被开闭自由地安装在所述收纳部的底部附近,在将所述门固定为关闭状态时所述门固定部件固定该门的上端部。 也可以是本技术的包装硬币投出装置还包括:挡块部件,将所述门的开启角度限制为规定的大小,以使在打开了所述门时在该打开了的门和所述包装硬币投出装置的侧面之间形成规定的大小的间隙。 也可以是在本技术的包装硬币投出装置中,在所述收纳部的主体部分或者所述门上设置了板状的磁铁部件,所述收纳部的主体部分以及所述门由于所述磁铁部件的磁力而相互吸附,从而能够将所述门固定为关闭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兑换机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在图1所示的兑换机中打开了被设置在外侧箱体的前面的下部门时的内部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在图1所示的兑换机中从图2所示的状态进一步打开了被设置在外侧箱体的前面的上部门时的内部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从上方观看在图1等所示的兑换机中的下部门时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在图1等所示的兑换机中的上部门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6是图5所示的上部门的纵剖面图。 图7是放大表示在图6所示的上部门中的小物件放置部的纵剖面图。 图8是图5所示的上部门的主视图。 图9是图5所示的上部门的纵剖面图。 图10是表示图1等所示的兑换机的结构的概略的概略结构图。 图11是表示被设置在图1等所示的兑换机的外侧箱体的内部的零散硬币入出款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图11所示的零散硬币入出款装置的内部结构的侧视图。 图13是表示图11所示的零散硬币入出款装置的内部结构的主视图。 图14是表示被设置在图11所示的零散硬币入出款装置中的硬币投入机构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15是表示图14所示的硬币投入机构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16是从图15所示的硬币投入机构的A — A箭头方向看的纵剖面图,并且是表示使得硬币接受部倾斜前的状态的图。 图17是从图15所示的硬币投入机构的A — A箭头方向看的纵剖面图,并且是表示使得硬币接受部倾斜后的状态的图。 图18是从图15所示的硬币投入机构的B — B箭头方向看的纵剖面图。 图19是从图15所示的硬币投入机构的C 一 C箭头方向看的纵剖面图。 图20是表示在图15所示的硬币投入机构中向上方打开了硬币接受单元时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1是表示被设置在图15所示的硬币投入机构中的异物获取部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22是表示从图11所示的零散硬币入出款装置回收硬币的回收箱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23是表示对图22所示的回收箱挂上绳而通过拉拽该绳来搬运回收箱时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24是表示图22所示的回收箱的底面侧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25是表示被设置在图24所示的回收箱的后部车轮的结构的纵剖面图。 图26是概略性地表示图22所示的回收箱被容纳在处于零散硬币入出款装置的箱体的下方的回收箱容纳部时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27是概略性地表示图22所示的回收箱从处于零散硬币入出款装置的箱体的下方的回收箱容纳部被抽出的途中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28是表示在打开了图22所示的回收箱的上盖后从上方观看时的内部结构的俯视图。 图29是表示被设置在图1等所示的兑换机的外侧箱体的内部的零散纸币入出款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30是表示图29所示的零散纸币入出款装置的内部结构的侧视图。 图31是表示被设置在图1等所示的兑换机的外侧箱体的内部的包装硬币投出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32是表示图31所示的包装硬币投出装置的内部结构的侧视图。 图33是表示被设置在图31所示的包装硬币投出装置的各收纳部的投出机构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34是图33所示的投出机构的侧视图。 图35是表示图34所示的投出机构中的旋转体等的结构的细节的侧视图。 图36是表示图34所示的投出机构中的旋转体等的结构的细节的侧视图。 图37是表示在图31所示的包装硬币投出装置中,将收纳部中收纳的包装硬币通过投出机构投出的动作的侧视图。 图38是表示在图31所示的包装硬币投出装置中,将收纳部中收纳的包装硬币通过投出机构投出的动作的侧视图。 图39是表示在图31所示的包装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包装硬币投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纳部,设置了将在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收纳面上以沿着该收纳面的倾斜滚动的方向且以多个堆积的方式收纳的包装硬币,一条条逐个从所述收纳面中的与高度水平低的地方接近的一侧投出的投出机构;以及升降部,具有容纳由所述投出机构从所述收纳部投出的包装硬币的包装硬币容纳部件,且该升降部能够向垂直方向移动,所述收纳部包含在其间形成包装硬币的收纳区域的一对侧壁,一对所述侧壁之中的至少一方的所述侧壁构成为用于进行对所述收纳部的包装硬币的出入的能够开闭的门,在所述收纳部中,设置了用于将所述门锁定为关闭状态的门锁定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装硬币投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纳部,设置了将在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收纳面上以沿着该收纳面的倾斜滚动的方向且以多个堆积的方式收纳的包装硬币,一条条逐个从所述收纳面中的与高度水平低的地方接近的一侧投出的投出机构;以及 升降部,具有容纳由所述投出机构从所述收纳部投出的包装硬币的包装硬币容纳部件,且该升降部能够向垂直方向移动, 所述收纳部包含在其间形成包装硬币的收纳区域的一对侧壁, 一对所述侧壁之中的至少一方的所述侧壁构成为用于进行对所述收纳部的包装硬币的出入的能够开闭的门, 在所述收纳部中,设置了用于将所述门锁定为关闭状态的门锁定部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硬币投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门锁定部件以被设置在所述收纳部的主体部分的轴为中心而旋转, 在所述轴上,设置了对所述门锁定部件进行赋势,使得该门锁定部件维持在将所述门锁定为关闭状态的位置的赋势部件, 通过抵抗所述赋势部件的赋势力而旋转所述门锁定部件,能够解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A纳德尔
申请(专利权)人:光荣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