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风道风干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33051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21 1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多风道风干机,包括风干机主体,风干机主体包括外壳体和内筒体,风干机主体的下部设置有进风通道,进风通道与内筒体下部连通,内筒体与进风通道连通处设置有能斜向吹风的风扇装置,风扇装置通过变速箱与手动摇柄连接,风扇装置包括有第一斜风扇和第二斜风扇,第一斜风扇倾斜方向为左上倾斜,第二斜风扇的倾斜方向为右上倾斜。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风干速度快,风干效果均匀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多风道风干机,包括风干机主体,风干机主体包括外壳体和内筒体,风干机主体的下部设置有进风通道,进风通道与内筒体下部连通,内筒体与进风通道连通处设置有能斜向吹风的风扇装置,风扇装置通过变速箱与手动摇柄连接,风扇装置包括有第一斜风扇和第二斜风扇,第一斜风扇倾斜方向为左上倾斜,第二斜风扇的倾斜方向为右上倾斜。本专利技术具有风干速度快,风干效果均匀的优点。【专利说明】多风道风干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洗涤配套设备的
,尤其涉及多风道风干机。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虽然有各种风干机,尤其人们出门在外住在宾馆或其他场所,换洗衣服不多,随身衣物洗好之后需要快速风干,而现有的风干机都是又一个风口将风吹出。这种设置只能对衣服的一个面吹,其他地方吹不到,导致风干速度不够快,风干效果不均匀,影响风干机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技术现状,而提供风干速度快,风干效果均匀的多风道风干机。 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多风道风干机,包括风干机主体,风干机主体包括外壳体和内筒体,风干机主体的下部设置有进风通道,进风通道与内筒体下部连通,其中:内筒体与进风通道连通处设置有能斜向吹风的风扇装置,风扇装置通过变速箱与手动摇柄连接,风扇装置包括有第一斜风扇和第二斜风扇,第一斜风扇倾斜方向为左上倾斜,第二斜风扇的倾斜方向为右上倾斜,第一斜风扇和第二斜风扇共用同一个风扇传动轴,风扇传动轴一端与第一斜风扇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斜风扇连接,风扇传动轴穿过第一斜齿轮并与第一斜齿轮固定连接,第一斜齿轮咬合配合有第二斜齿轮,第一斜齿轮的轮轴为水平设置,第二斜齿轮的轮轴为竖直设置,第二斜齿轮的轮轴连接第三斜齿轮,斜齿轮咬合配合有第四斜齿轮,第四斜齿轮的轮轴水平设置且伸入变速箱中,变速箱内包括有相互咬合的第一直齿轮和第二直齿轮,第一直齿轮的轮径大于第二直齿轮的轮径,第四斜齿轮的轮轴与第二直齿轮的轮轴为一体件,第一直齿轮的轮轴伸出变速箱连接手动摇柄。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内筒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光滑凸起,相邻的光滑凸起形成的凹部与光滑凸起平滑过渡,凹部与风扇装置吹出的风向位置相对应,光滑凸起为可拆卸地设置于内筒体内。 上述的风干机主体与进风通道的连接处设置有进气法兰。 上述的第一斜齿轮的轮轴上装配有第一固定架,第一固定架包括有第一固定块和第一支持杆,第一斜齿轮的轮轴穿过第一固定块并与第一固定块可转动配合。 上述的第二斜齿轮的轮轴上装配有第二固定架,第二固定架包括有第二固定块和第二支持杆,第二斜齿轮的轮轴穿过第二固定块并与第二固定块可转动配合。 上述的第三斜齿轮的轮轴上装配有第三固定架,第三固定架包括有第三固定块和第三支持杆,第三斜齿轮的轮轴穿过第三固定块并与第三固定块可转动配合。 上述的第一直齿轮的轮轴伸出变速箱处设置有用于减小摩擦力的轴承。 上述的手动摇柄端部包设有防滑护套。 上述的第一斜齿轮、第二斜齿轮、第三斜齿轮和第四斜齿轮均为梯形齿轮,两个相配合的梯形齿轮的斜面相互咬合从而使水平设置轮轴与竖直设置的轮轴传动连接。 上述的风干机主体上部设有盖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多风道风干机,包括风干机主体,风干机主体包括外壳体和内筒体,风干机主体的下部设置有进风通道,进风通道与内筒体下部连通,其中:内筒体与进风通道连通处设置有能斜向吹风的风扇装置,风扇装置通过变速箱与手动摇柄连接,风扇装置包括有第一斜风扇和第二斜风扇,第一斜风扇倾斜方向为左上倾斜,第二斜风扇的倾斜方向为右上倾斜,第一斜风扇和第二斜风扇共用同一个风扇传动轴,风扇传动轴一端与第一斜风扇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斜风扇连接,风扇传动轴穿过第一斜齿轮并与第一斜齿轮固定连接,第一斜齿轮咬合配合有第二斜齿轮,第一斜齿轮的轮轴为水平设置,第二斜齿轮的轮轴为竖直设置,第二斜齿轮的轮轴连接第三斜齿轮,斜齿轮咬合配合有第四斜齿轮,第四斜齿轮的轮轴水平设置且伸入变速箱中,变速箱内包括有相互咬合的第一直齿轮和第二直齿轮,第一直齿轮的轮径大于第二直齿轮的轮径,第四斜齿轮的轮轴与第二直齿轮的轮轴为一体件,第一直齿轮的轮轴伸出变速箱连接手动摇柄。本专利技术的风干机风扇传动部分不使用电作为能源,采用手摇柄的方式进行操作,当摇动手动摇柄时,第一直齿轮带动第二直齿轮转动,第二直齿轮带动第四斜齿轮转动,然后第四斜齿轮依次带动第三斜齿轮、第二斜齿轮和第一斜齿轮转动,第一斜齿轮带动第一斜风扇和第二斜风扇转动,产生斜向风,斜向风经过光滑凸起的平滑转向,从侧面吹向放在内筒体中的衣物。这样,就形成了数个风道,从多个方向对内筒体中的衣物进行吹干,效率倍增,因为吹干方向多样,衣服的不同部分都能受到风吹,风干效果均匀,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一对大小不等的直齿轮,即第一直齿轮和第二直齿轮,与摇柄连接的第一直齿轮轮径大于第二直齿轮的轮径,这样当手柄转一圈的时候会使斜风扇转上数圈,提高效率。 综上,本专利技术具有风干速度快,风干效果均匀的优点。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风向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一直齿轮和第二直齿轮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至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风干机主体1、外壳体11、内筒体12、光滑凸起12a、进风通道 2、进气法兰21、风扇装置3、第一斜风扇31、第二斜风扇32、风扇传动轴33、变速箱4、第一直齿轮41、第二直齿轮42、手动摇柄5、防滑护套51、第一斜齿轮61、第二斜齿轮62、第三斜齿轮63、第四斜齿轮64、第一固定架7、第二固定架8、第三固定架9。 如图1至图3所示,多风道风干机,包括风干机主体1,风干机主体1包括外壳体11和内筒体12,风干机主体1的下部设置有进风通道2,进风通道2与内筒体12下部连通,其特征是:内筒体12与进风通道2连通处设置有能斜向吹风的风扇装置3,风扇装置3通过变速箱4与手动摇柄5连接,风扇装置3包括有第一斜风扇31和第二斜风扇32,第一斜风扇31倾斜方向为左上倾斜,第二斜风扇32的倾斜方向为右上倾斜,第一斜风扇31和第二斜风扇32共用同一个风扇传动轴33,风扇传动轴33 —端与第一斜风扇31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斜风扇32连接,风扇传动轴33穿过第一斜齿轮61并与第一斜齿轮61固定连接,第一斜齿轮61咬合配合有第二斜齿轮62,第一斜齿轮61的轮轴为水平设置,第二斜齿轮62的轮轴为竖直设置,第二斜齿轮62的轮轴连接第三斜齿轮63,斜齿轮63咬合配合有第四斜齿轮64,第四斜齿轮64的轮轴水平设置且伸入变速箱4中,变速箱4内包括有相互咬合的第一直齿轮41和第二直齿轮42,第一直齿轮41的轮径大于第二直齿轮42的轮径,第四斜齿轮64的轮轴与第二直齿轮42的轮轴为一体件,第一直齿轮41的轮轴伸出变速箱4连接手动摇柄5。 实施例中,内筒体12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光滑凸起12a,相邻的光滑凸起12a形成的凹部与光滑凸起12a平滑过渡,凹部与风扇装置3吹出的风向位置相对应,光滑凸起12a为可拆卸地设置于内筒体12内。 实施例中,风干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多风道风干机,包括风干机主体(1),所述的风干机主体(1)包括外壳体(11)和内筒体(12),所述的风干机主体(1)的下部设置有进风通道(2),所述的进风通道(2)与内筒体(12)下部连通,其特征是:所述的内筒体(12)与进风通道(2)连通处设置有能斜向吹风的风扇装置(3),所述的风扇装置(3)通过变速箱(4)与手动摇柄(5)连接,所述的风扇装置(3)包括有第一斜风扇(31)和第二斜风扇(32),所述的第一斜风扇(31)倾斜方向为左上倾斜,所述的第二斜风扇(32)的倾斜方向为右上倾斜,所述的第一斜风扇(31)和第二斜风扇(32)共用同一个风扇传动轴(33),所述的风扇传动轴(33)一端与第一斜风扇(31)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斜风扇(32)连接,所述的风扇传动轴(33)穿过第一斜齿轮(61)并与第一斜齿轮(61)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斜齿轮(61)咬合配合有第二斜齿轮(62),所述的第一斜齿轮(61)的轮轴为水平设置,所述的第二斜齿轮(62)的轮轴为竖直设置,所述的第二斜齿轮(62)的轮轴连接第三斜齿轮(63),所述的斜齿轮(63)咬合配合有第四斜齿轮(64),所述的第四斜齿轮(64)的轮轴水平设置且伸入变速箱(4)中,所述的变速箱(4)内包括有相互咬合的第一直齿轮(41)和第二直齿轮(42),所述的第一直齿轮(41)的轮径大于第二直齿轮(42)的轮径,所述的第四斜齿轮(64)的轮轴与第二直齿轮(42)的轮轴为一体件,所述的第一直齿轮(41)的轮轴伸出变速箱(4)连接手动摇柄(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柯陈晨董政
申请(专利权)人:金陵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