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23910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19 0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除湿器,所述除湿器包括布置在主体中的蒸发器、冷凝器以及风扇叶轮。所述风扇叶轮包括第一吹送部分,用于吹送已流经蒸发器和冷凝器两者的空气;第二吹送部分,用于选择性地吹送已流经冷凝器和蒸发器两者的空气以及仅已流经蒸发器的空气中的任何一种空气。所述除湿器可另外用于供应冷空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涉及一种用于降低室内空间的湿度的除湿器
技术介绍
通常,除湿器是用于降低室内空间的湿度的设备。除湿器包括制冷循环部件(诸如,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及用于使室内空间的空气运动通过限定除湿器的外观的主体的风扇,这些部件均容纳在主体中。因此,当室内空间的空气流经主体内的蒸发器时,包含在空气中的水分被冷凝在蒸发器的表面上,从而对空气进行除湿。然后,被除湿的空气流经冷凝器,以使已流经冷凝器的制冷剂冷凝。在被除湿的空气流经冷凝器的同时,通过吸收来自冷凝器内的制冷剂的热来加热所述空气。这样,在室内空气流经除湿器的主体的同时,实现了室内空气的湿度降低和温度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可提供冷空气并进行除湿的除湿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方面将在下面的描述中进行部分的阐述,部分将通过描述而清楚,或者可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而了解。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一种除湿器包括:主体;蒸发器和冷凝器,布置在所述主体中;风扇叶轮,用于将空气吸入到所述主体中然后从主体排放,其中,所述风扇叶轮包括:第一吹送部分,用于吹送已流经蒸发器和冷凝器两者的空气;第二吹送部分,选择性地吹送已流经冷凝器和蒸发器两者的空气以及仅已流经蒸发器的空气中的任何一种空气。所述风扇叶轮可以是双向吸风风扇叶轮,以沿着相反的轴向吸入空气并沿着径向向外排放空气,所述第一吹送部分可沿着一个轴向吸入空气并沿着径向向外排放空气,所述第二吹送部分可沿着与所述一个轴向相反的方向吸入空气并沿着径向向外排放空气。所述主体可包括:吸入孔,空气通过所述吸入孔被吸入;第一排放孔,从所述第一吹送部分排放的空气通过第一排放孔向外排放;第二排放孔,至少从第一吹送部分和第二吹送部分中的第二吹送部分排放的空气通过第二排放孔向外排放。所述除湿器还可包括第一风门,用于引导已流经蒸发器和冷凝器两者的空气以及仅已流经蒸发器的空气中的任何一种空气被选择性地吸入到第二吹送部分中。所述主体可包括:第一吸入路径,用于将已流经蒸发器的空气引导至冷凝器;第二吸入路径,用于将已流经冷凝器的空气引导至第一吹送部分;第三吸入路径,从所述第一吸入路径分叉,以允许已流经蒸发器的空气的一部分绕过冷凝器;第四吸入路径,用于引导空气被吸入到所述第二吹送部分中;第一风门,可选择性地将第二吸入路径和第三吸入路径中的任何一个路径连接到第四吸入路径。所述第一风门可以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二吸入路径、第三吸入路径和第四吸入路径彼此交汇的点处,并且经由第一风门的转动关闭第二吸入路径和第三吸入路径中的任何一个路径。所述除湿器还可包括第二风门,用于引导由第一吹送部分吹送的空气选择性地通过第一排放孔和第二排放孔中的任何一个排放孔排放。所述主体可包括:第一排放路径,用于将空气引导至第一排放孔;第二排放路径,用于将空气引导至第二排放孔,并且所述第二风门可允许从第一吹送部分排放的空气被传送至第一排放路径和第二排放路径中的任何一个排放路径。所述第二风门可以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排放路径和第二排放路径的边界处。所述除湿器还可包括:驱动电机,产生扭矩,以使所述风扇叶轮旋转;引导管,被构造为容纳风扇叶轮,所述引导管引导从所述风扇叶轮排放的空气,并且所述引导管可包括:第一管道,第一吹送部分被容纳在第一管道中,第一管道引导从第一吹送部分排放的空气;第二管道,第二吹送部分被容纳在第二管道中,所述第二管道引导从所述第二吹送部分排放的空气。所述主体可容纳有:排水盘,位于蒸发器的下方;冷凝水储存器,从排水盘传送的冷凝水被储存在冷凝水储存器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一种除湿器包括:主体;蒸发器和冷凝器,布置在主体中;风扇叶轮,允许空气被吸入到所述主体中然后从所述主体排放,其中,所述风扇叶轮包括第一吹送部分和第二吹送部分,第一吹送部分用于沿着一个轴向吸入空气并沿着径向向外排放空气,第二吹送部分用于沿着与所述一个轴向相反的方向吸入空气并沿着径向向外排放空气,其中,所述主体包括:吸入孔,空气通过所述吸入孔吸入;第一吸入路径,用于将通过吸入孔吸入并已流经蒸发器的空气引导至第一冷凝器;第二吸入路径,用于将已流经冷凝器的空气引导至第一吹送部分;第三吸入路径,从所述第一吸入路径分叉,以允许已流经蒸发器的空气的一部分绕过所述冷凝器;第四吸入路径,用于引导空气被吸入到所述第二吹送部分中;第一风门,用于将第二吸入路径和第三吸入路径中的任何一个吸入路径连接到第四吸入路径。附图说明结合附图,根据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这些和/或其他方面将会变得清楚和更易于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除湿器的前透视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除湿器的后透视图;图3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除湿器的内部构造的透视图;图4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除湿器的内部构造的分解透视图;图5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除湿器在除湿模式下运转的侧截面图;图6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除湿器在除湿模式下运转的水平截面图;图7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除湿器在冷空气供应模式下运转的侧截面图;图8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除湿器在冷空气供应模式下运转的水平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除湿器进行详细的介绍,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其中,相同的标号始终表示相同的元件。如图1和图2中示例性地示出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除湿器1包括限定除湿器1的外观的主体10。如图3至图5中示例性地示出的,主体10容纳有:压缩机20,用于压缩制冷剂;冷凝器30,在冷凝器30中,制冷剂通过流经主体10的空气而被冷却和冷凝;膨胀阀(未示出),用于使制冷剂减压和膨胀;蒸发器40,在蒸发器40中,减压和膨胀的制冷剂通过吸收来自被引入到主体10中的空气的热而蒸发;吹送单元50,用于使空气流经主体10。主体10具有:吸入孔10a,室内空间的空气通过吸入孔10a被吸入到主体10中;第一排放孔10b,已流经蒸发器40和冷凝器30两者的空气通过第一排放孔10b从主体10向外排放;第二排放孔10c,仅已流经蒸发器40的空气以及已流经冷凝器30和蒸发器40两者的空气中的任何一种通过第二排放孔10c而选择性地从主体10向外排放。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排放孔10c形成在主体10的前表面,并且吸入孔10a和第一排放孔10b形成在主体10的后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除湿器,包括:主体;蒸发器和冷凝器,布置在所述主体中;风扇叶轮,允许空气被吸入到所述主体中然后从所述主体排放,其中,所述风扇叶轮包括:第一吹送部分,吹送已流经蒸发器和冷凝器两者的空气;第二吹送部分,选择性地吹送已流经冷凝器和蒸发器两者的空气以及仅已流经蒸发器的空气中的任何一种空气。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7.04 KR 10-2013-00785691.一种除湿器,包括:
主体;
蒸发器和冷凝器,布置在所述主体中;
风扇叶轮,允许空气被吸入到所述主体中然后从所述主体排放,
其中,所述风扇叶轮包括:第一吹送部分,吹送已流经蒸发器和冷凝器
两者的空气;第二吹送部分,选择性地吹送已流经冷凝器和蒸发器两者的空
气以及仅已流经蒸发器的空气中的任何一种空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器,其中,所述风扇叶轮是双向吸风风扇
叶轮,以沿着相反的轴向吸入空气并沿着径向向外排放空气,
其中,所述第一吹送部分沿着一个轴向吸入空气并沿着径向向外排放空
气,
其中,所述第二吹送部分沿着与所述一个轴向相反的方向吸入空气并沿
着径向向外排放空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器,其中,所述主体包括:吸入孔,空气
通过所述吸入孔被吸入;第一排放孔,从所述第一吹送部分排放的空气通过
第一排放孔向外排放;第二排放孔,至少从第一吹送部分和第二吹送部分中
的第二吹送部分排放的空气通过第二排放孔向外排放。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湿器,所述除湿器还包括第一风门,用于引
导已流经蒸发器和冷凝器两者的空气以及仅已流经蒸发器的空气中的任何一
种空气被选择性地吸入到第二吹送部分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湿器,其中,所述主体包括:第一吸入路径,
用于将已流经蒸发器的空气引导至冷凝器;第二吸入路径,用于将已流经冷
凝器的空气引导至第一吹送部分;第三吸入路径,从所述第一吸入路径分叉,
以允许已流经蒸发器的空气的一部分绕过冷凝器;第四吸入路径,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畅晥尹仁喆李基燮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