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大闸蟹养殖水的微生物净水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919781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15 14: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大闸蟹养殖水的微生物净水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将20-40重量份表面修饰C8和C18烷基链的磁性硅球加入到200-400重量份的水中;加入130-180重量份微生物试剂:聚球蓝细菌30-60份、红螺菌30-50份、亚硝化球菌10-30份、硝化刺菌10-30份、脱氮硫杆菌10-20份、原铁细菌10-20份、贝日阿托氏菌3-5份、透明颤菌1-3份、植鞭毛虫30-70份、动鞭毛虫30-50份、扁藻20-50份、小球藻20-50份;再加入60-80重量份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培养。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微生物净水剂,投入大闸蟹养殖池中,能达到净化养殖池水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所述制备方法:将20-40重量份表面修饰C8和C18烷基链的磁性硅球加入到200-400重量份的水中;加入130-180重量份微生物试剂:聚球蓝细菌30-60份、红螺菌30-50份、亚硝化球菌10-30份、硝化刺菌10-30份、脱氮硫杆菌10-20份、原铁细菌10-20份、贝日阿托氏菌3-5份、透明颤菌1-3份、植鞭毛虫30-70份、动鞭毛虫30-50份、扁藻20-50份、小球藻20-50份;再加入60-80重量份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培养。将本专利技术的微生物净水剂,投入大闸蟹养殖池中,能达到净化养殖池水的目的。【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生物净水剂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大闸蟹养殖水的 微生物净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高效农业的快速推进,使得特种水产养殖业发展迅猛,河蟹、青虾、克氏原 螯虾、罗氏沼虾、南美白对虾、中华鳖、鳜鱼、鲈鱼、河飩、黄鳝、泥鳅等名特优新水产养殖品 种已达到规模化生产的水平,形成了自身的特点。大闸蟹又称中华绒螯蟹、河蟹、毛蟹、清水 蟹或螃蟹,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一种经济蟹类,是中国传统的名贵水产品之一。在中国北 起辽河南至珠江,漫长的海岸线上广泛分布,其中以长江水系产量最大,口感最鲜美,以苏 州阳澄湖大闸蟹最为有名。 大闸蟹栖于淡水湖泊河流,但在河口半咸水域繁殖;每年6?7月间新生幼蟹溯河 进入淡水后,栖于江河、湖荡的岸边。喜掘穴而居,或隐藏在石砾、水草丛中。掘穴时主要靠 1对螯足。步足只起辅助作用。以水生植物、底栖动物、有机碎屑及动物尸体为食。取食时 靠螯足捕捉,然后将食物送至口边。营养条件好时,当年幼蟹体重可达50?70克,最大可 达150克。 在目前的养殖技术中,给大闸蟹投放的主要有天然饲料(浮萍、水花生、苦草、野杂 鱼、螺、蛘等),人工饲料(豆腐、豆渣、豆饼、麦子等)和配合饲料等,但是由于饲料投放量往 往大于大闸蟹的进食量,容易造成水质下降,如果不对养殖水实施处理,容易造成大闸蟹发 病率升高、存活率降低,产量下降等问题。常规的解决方式是间隔一段时间进行换水处理, 但是换水一方面提高生产成本,另一方面也容易引起大闸蟹的不适应症状。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大闸蟹养殖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 提供一种大闸蟹养殖水的微生物净水剂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是提供一种大闸蟹养殖水的微生物净水剂,采用 上述方法制备而成。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大闸蟹养殖水的微生物净水剂的制备方法,由下述步骤组成: (1) 将20-40重量份表面修饰烷基链的磁性硅球加入到200-400重量份的水中; (2) 在2-10转/秒搅拌条件下,加入130-180重量份微生物试剂,所述微 生物试剂由下述重量份组分组成:聚球蓝细菌(Synechococcus) 30-60份、红螺 菌(Rhodospirillum) 30-50 份、亚硝化球菌(Nitrosococcus) 10-30 份、硝化刺菌 (Nitrospina) 10-30 份、脱氮硫杆菌(Thiobacillus denitrificans) 10-20 份、原铁细菌 (Crenothrix) 10-20 份、贝日阿托氏菌(Beggiatoia) 3-5 份、透明颤菌(Vitreoscilla) 1-3 份、植鞭毛虫(Phrtomastingina) 30-70 份、动鞭毛虫(Zoomastigna) 30-50 份、扁藻 (Tetraselmis Chui) 20-50 份、小球藻(Chlorella) 20-50 份; (3 )再加入60-80重量份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常温下培养20-30小时,即可制得本 专利技术的用于大闸蟹养殖水的微生物净水剂。 优选地, 步骤(1)中,所述表面修饰烷基链的磁性硅球为表面修饰C8烷基链的磁性硅球和/或 表面修饰C18烷基链的磁性硅球。 表面修饰C8烷基链的磁性硅球,具体可以采用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1185874A实施 例1所公开的方法进行制备。 进一步地,所述表面修饰烷基链的磁性硅球为表面修饰C8和C18烷基链的磁性硅 球,采用下述方法制备而成: (1-1)用水热法合成Fe3O4磁性纳米粒子:将1克FeCl3 ? 6H20,溶于30ml乙二醇中,添 加4克无水乙酸钠,反应温度为200°C,反应时间为12小时,生成Fe3O4磁性纳米粒子; (1-2)将上述Fe3O4磁性纳米粒子用水洗涤,除去水溶性杂质,然后将其分散在IOg水 中,得分散液A,取离心管,加3 g上述分散液A,加入5ml 2M HCl溶液超声8min,再用磁铁分 离除去绿色清液,然后用IOml水分散,再用磁铁收集粒子,去除浅绿色清液,用5 ml 10wt% 的柠檬酸三钠溶液超声分散,静置2h,重新用5 ml水分散后得分散液B ; (1-3)取上述分散液B lg,用5ml水和30ml乙醇稀释后,再加20wt%氨水0.5ml,超声 分散10分钟,搅拌,加入Iml正硅酸乙酯,室温搅拌12小时,用磁铁收集,洗漆,干燥,得到 复合微球; (1-4)将0. Olg上述复合微球加入到I. Og无水吡啶中,超声分散,然后再加入表面修饰 齐U,所述表面修饰剂为〇. Ig二甲基辛基硅烷和〇. 2g十八烷基三乙氧基硅烷组成的混合物, 室温搅拌12小时,用乙醇和水洗涤,再真空干燥,制得表面修饰C8和C18烷基链的磁性硅 球。 步骤(3)中,所述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由牛肉膏0. 5g、蛋白胨lg、NaCl 0. 5g、 琼脂2. Og和水100 ml采用常规方法配制而成。 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大闸蟹养殖水的微生物净水剂,由上述方法制备而成。 将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大闸蟹养殖水的微生物净水剂,投入到养殖有大闸蟹的水池中, 净水剂可以沉到池底的水-沉积物交界面,能达到净化养殖池水的目的。由于采用了比表 面积大的磁性纳米材料做载体,该微生物净水剂具有易于沉淀、净化效率高、效果稳定且易 于处理等优点,非常适合大闸蟹养殖水的在线处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 (1)表面修饰C8和C18烷基链的磁性硅球的制备: (1-1)用水热法合成Fe3O4磁性纳米粒子:将1克FeCl3 ? 6H20,溶于30ml乙二醇中,添 加4克无水乙酸钠,反应温度为200°C,反应时间为12小时,生成Fe3O4磁性纳米粒子; (1-2)将上述Fe3O4磁性纳米粒子用水洗涤,除去水溶性杂质,然后将其分散在IOg水 中,得分散液A,取离心管,加3 g上述分散液A,加入5ml 2M HCl溶液超声8min,再用磁铁分 离除去绿色清液,然后用IOml水分散,再用磁铁收集粒子,去除浅绿色清液,用5 ml 10wt% 的柠檬酸三钠溶液超声分散,静置2h,重新用5 ml水分散后得分散液B ; (1-3)取上述分散液B lg,用5ml水和30ml乙醇稀释后,再加20wt%氨水0. 5ml,超声 分散10分钟,搅拌,加入Iml正硅酸乙酯,室温搅拌12小时,用磁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大闸蟹养殖水的微生物净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下述步骤组成:(1)将20‑40重量份表面修饰烷基链的磁性硅球加入到200‑400重量份的水中;(2)在2‑10转/秒搅拌条件下,加入130‑180重量份微生物试剂,所述微生物试剂由下述重量份组分组成:聚球蓝细菌30‑60份、红螺菌30‑50份、亚硝化球菌10‑30份、硝化刺菌10‑30份、脱氮硫杆菌10‑20份、原铁细菌10‑20份、贝日阿托氏菌3‑5份、透明颤菌1‑3份、植鞭毛虫30‑70份、动鞭毛虫30‑50份、扁藻 20‑50份、小球藻20‑50份;(3)再加入60‑80重量份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常温下培养20‑30小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银亚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葵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