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闸蟹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建塘(2)向池塘内注水;(3)种植水草;(4)放养大闸蟹;(5)喂饲料:每天喂食两次;(6)水体处理:定期喷洒微生物净水剂。本发明专利技术大闸蟹的养殖方法,使大闸蟹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健康生长,对水质定期监测,及时处理,水质优良,能保证大闸蟹成活率高,增加产值,并且大闸蟹口感好、肉质鲜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养殖业领域中的一种水生动物的饲养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大闸蟹的养 殖方法。
技术介绍
大闸蟹,中文学名中华绒螯蟹,为中国久负盛名的美食。其螯足用于取食和抗敌, 掌部内外缘密生绒毛,绒螯蟹因此而得名。杂食性动物,鱼、虾、螺、蚌、蠕虫、蚯蚓、昆虫及其 幼虫等均可作为大闸蟹的动物性饵料。 中华绒螯蟹的自然分布区主要在亚洲北部、朝鲜西部和中国。中国北自辽宁鸭绿 江口,南至福建九龙江、西迄湖北宜昌的三峡口均有分布。早在1000多年前就已对中华绒 螯蟹的生活习性,特别是生殖洄游规律有一定的了解。随蟹苗的人工培育和放流增殖,此蟹 已遍布全国,但品质以长江下游阳澄湖的大闸蟹和河北的胜芳蟹最为著名。20世纪初,中华 绒螯蟹随海船移植至德国,然后沿莱茵河传布,今已遍及许多欧洲国家的水域。 中华绒螯蟹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此蟹只可食活蟹,因死蟹体内的蛋白质分解后, 会产生蟹毒碱。中华绒螯蟹味美且营养丰富,历来被视为上品。每100克蟹食用部分含蛋 白质14%,脂肪5. 9%,碳水化合物7%。此外,还含有维生素(1)核黄素、烟酸,其发热量超 过一般鱼类的营养水平。 目前市场上大闸蟹的种类非常多,其中大部分都是人工饲养的,且饲料多选用配 合饲料,里面添加了大量的添加剂等化学物质,致使其营养价值受到影响且不绿色健康;而 野生大闸蟹数量较少、价格较高,无法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因此,专利技术一种大闸蟹在良 好的生态环境下健康生长,成活率高,产值高,并且大闸蟹口感好、肉质鲜美的养殖方法是 养殖户们所期待和追求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提供,大闸蟹在良好的 生态环境下健康生长,成活率高,产值高,并且大闸蟹口感好、肉质鲜美。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是提供一种微生物净水剂,可用于大闸蟹养殖过 程中的水质净化处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种大闸蟹的养殖方法,所述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建塘; ⑵注水; ⑶种植水草; (4)放养大闸蟹:向池塘中以每亩300~400只的量投放大闸蟹幼苗; (5)喂饲料; (6)水体处理:5-15天喷洒一次微生物净水剂,每亩用生物净水剂1-5公斤。 优选地, -种大闸蟹的养殖方法,所述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建塘:标准养殖池(20mX 300m),水深I. 3m,清除池塘内的淤泥,在池塘中均匀 设置若干小土丘,其中土丘的坡角控制在45°~60°,使用光滑硬质塑料在池塘周围设置 防逃围墙,将生石灰溶解后泼洒到整个池塘,3~5天后用清水冲洗池塘后晒塘3~7天; (2)注水:向晒好的池塘内注水; (3)池塘:在池塘内种植水草,使得整个池塘的水草覆盖率在50%~60%,同时投 放适量螺蛳或蚌; (4)放养大闸蟹:在水草茂盛,水质合格的前提下向池塘中以每亩300~400只的 量投放大闸蟹幼苗; (5)饲料:每天上午9点、下午5点喂食大闸蟹饲料; (6)水体处理:5-15天喷洒一次微生物净水剂,每亩用生物净水剂1-5公斤。 优选地, 所述微生物净水剂由下述重量份组分组成:红平红球菌 (Rhodocodduserythropolis) 10 ~30 份、枯草芽抱杆菌(Bacillus subtilis) 10 ~30 份、 亚硝化球菌(Nitrosococcus) 5~15份、硝化刺菌(Nitrospina) 5~15份、脱氮硫杆菌 (Thiobacillus denitrificans) 3 ~7 份、透明颤菌(Vitreoscilla) 1 ~3 份、生物酶 0· 3 ~ 0.9份、培养基20~40份。 所述的生物酶由脂肪酶、蛋白酶、纤维素酶混合而成,所述脂肪酶、蛋白酶、纤维素 酶的质量比为(1-3) :(1-3) :(1-3); 所述的培养基为:葡萄糖10g,磷酸氢二钾2g,磷酸二氢钾2g,氯化钠0. lg,氯化钙 〇. lg,硫酸氨〇. 2g,尿素0. 5g,酵母膏0. 5g,硫酸镁0. lg,蒸馏水1000mL,pH7. 2,120°C灭菌 30min〇 优选地,所述的微生物净水剂由下述重量份组分组成:红平红球菌 (Rhodocodduserythropolis) 20 份、枯草芽抱杆菌(Bacillus subtilis) 20 份、亚硝化 球菌(Nitrosococcus) 10 份、硝化刺菌(Nitrospina) 10 份、脱氮硫杆菌(Thiobacillus denitrificans) 5份、透明颤菌(Vitreoscilla) 2份、生物酶0· 6份、培养基30份。 优选地,所述生物酶由脂肪酶、蛋白酶、纤维素酶按质量比1 :1 :1混合而成。 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微生物净水剂,由下述重量份组分组成:红平红球菌 (Rhodocodduserythropolis) 10 ~30 份、枯草芽抱杆菌(Bacillus subtilis) 10 ~30 份、 亚硝化球菌(Nitrosococcus) 5~15份、硝化刺菌(Nitrospina) 5~15份、脱氮硫杆菌 (Thiobacillus denitrificans) 3 ~7 份、透明颤菌(Vitreoscilla) 1 ~3 份、生物酶0· 3 ~ 〇. 9份、培养基20~40份; 所述的生物酶由脂肪酶、蛋白酶、纤维素酶混合而成,所述脂肪酶、蛋白酶、纤维素 酶的质量比为(1-3) :(1-3) :(1-3)。 具体的,在本专利技术中: 脂肪酶,CAS 号:9001-62-1 ; 蛋白酶,CAS 号:9001-92-7 ; 纤维素酶,CAS 号:9012-54-8 ; 大闸蟹饲料,可以制备或购买得到,可以按照专利【申请号】200910232542. 0实施 例制备,也可以采用市售的大闸蟹饲料,本专利技术中所使用的大闸蟹饲料购买自常熟泉兴营 养添加剂有限公司的常兴牌饲料。 本专利技术大闸蟹的养殖方法,使大闸蟹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健康生长,对水质定期 监测,及时处理,水质优良,能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闸蟹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建塘;(2)注水;(3)种植水草;(4)放养大闸蟹:向池塘中以每亩300~400只的量投放大闸蟹幼苗;(5)喂饲料;(6)水体处理:5‑15天喷洒一次微生物净水剂,每亩用生物净水剂1‑5公斤。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婉静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