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17238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15 1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折叠梯子,包括:支撑架、铰接于支撑架顶端的顶踏板、铰接与支撑架侧面的侧踏板,支撑架由第一支架、第二支架铰接构成,顶踏板由两相邻的厚踏板构成,两厚踏板相邻端通过合页铰接,侧踏板由至少两级折叠层、两端铰接于相邻折叠层外侧面之间的连接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牢固,折叠方便,两支架重叠、支撑架上端的顶踏板向上对称折叠贴合、侧踏板向上折叠与第一支架贴合,折叠后的梯子体积非常薄,方便存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折叠梯子,包括:支撑架、铰接于支撑架顶端的顶踏板、铰接与支撑架侧面的侧踏板,支撑架由第一支架、第二支架铰接构成,顶踏板由两相邻的厚踏板构成,两厚踏板相邻端通过合页铰接,侧踏板由至少两级折叠层、两端铰接于相邻折叠层外侧面之间的连接条。本技术结构牢固,折叠方便,两支架重叠、支撑架上端的顶踏板向上对称折叠贴合、侧踏板向上折叠与第一支架贴合,折叠后的梯子体积非常薄,方便存放。【专利说明】一种可折叠梯子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折叠梯子。
技术介绍
梯子是日常生活中的常用工具,一般的梯子由两根长粗杆子做边,中间横穿适合攀爬的横杆,用于爬高。为了使用方便,存放占地空间小,可折叠梯子被使用的更加广泛。现有的可折叠梯子一类是由两普通梯子上端对称铰接,两对称梯子上分别设置横杆,结构非常简单,但横杆的宽度有限,使用时极易从梯子上跌倒下来;二类是设有踏板的可折叠梯子,同样是两普通梯子上端铰接,踏板设置在两普通梯子之间或将单边梯子的横杆改为踏板,踏板固定强度不高,不能承受较大的重力,并且折叠后体积较大,存放不便。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造型美观、结构稳定且折叠体积小且的可折叠梯子是业界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造型美观、结构稳定且折叠体积小且的可折叠梯子。 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可折叠梯子,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由第一支架、第二支架铰接构成,所述第一支架包括两并排的第一支柱,所述第二支架包括两并排的第二支柱,所述两第一支柱配合铰接于第二支架外侧;顶踏板,所述顶踏板由两相邻的厚踏板通过合页铰接构成,所述合页设于两厚踏板底面,所述顶踏板一端铰接于两个第一支柱之间、另一端通过合页铰接于所述两第二支柱顶端,所述第一、二支架的高度差与所述顶踏板厚度配合;侧踏板,所述侧踏板由至少两级折叠层、两端铰接于所述相邻折叠层外侧面之间的连接条,所述折叠层包括两并排的边条和固定于两边条之间的踏板,所述两边条一端弯曲且弯曲端朝上分别铰接于所述两第一支柱外侧面,所述踏板固定于两边条的竖直端之间,合上折叠层时,所述边条弯曲端的弧度配合踏板完全贴合第一支柱;所述第一支柱外侧面设有与所述各边条弯曲端水平位置配合的定位凸台。 所述两第一支柱下端横向设有第一横条,所述两第二支柱下端横向设有第二横条。 还包括顶板金属支撑框,所述顶板金属支撑框由分别包裹所述两厚踏板底部的两支撑框构成,所述两支撑框的侧板相邻端铰接连接、另一端铰接于厚踏板与支撑架顶端之间,所述支撑框的底板由均匀横向设于两侧板之间的金属条构成。 所述边条为金属边条,所述折叠层的两边条之间均匀横向设有位于所述踏板底面的金属支撑条。 所述折叠层的两边条向上凸出且与踏板形成定位凹槽,旋转所述折叠层至踏板与所述第一支柱贴合,所述两第一支柱设于所述定位凹槽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牢固,顶踏板由两相邻的厚踏板铰接形成,厚踏板的另一端分别与支撑架顶端铰接,使用时,两个厚踏板随支撑架顶端被完全展开,并且厚踏板的相邻面紧紧贴合,由于两厚踏板的长度为固定值,此时,压在两厚踏板上的重力越大,支撑架底端被撑开的压力越大,两厚踏板张紧力越大,顶踏板的结构越平稳; 2、折叠方便,支撑架由第一、第二支架铰接构成,折叠时,两支架重叠、支撑架上端的顶踏板向上对称折叠贴合、侧踏板向上折叠与第一支架贴合,折叠后的梯子体积非常薄,方便存放; 3、强度稳定,顶踏板底部设有金属支撑框,侧踏板的边条为金属条,踏板底板也设有金属条支撑,金属支撑结构进一步加强顶踏板和侧踏板的受力强度,提高梯子的使用寿命,并且,金属质感使梯子的外观造型更加美观。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是本技术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的折叠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4所示,本技术提出的可折叠梯子,包括:支撑架、铰接于支撑架顶端的顶踏板、铰接与支撑架侧面的侧踏板。 支撑架由第一支架、第二支架铰接构成,第一支架包括两并排的第一支柱1,第二支架包括两并排的第二支柱2,两第一支柱I配合铰接于第二支架2外侧,两第一支柱I下端横向设有第一横条3,两第二支柱2下端横向设有第二横条4。支撑架的铰接点靠近上端,梯子展开时,梯脚开度较大,保证梯子使用时的安全性。 顶踏板,顶踏板由两相邻的厚踏板5通过合页6铰接构成,合页6设于两厚踏板5底面,顶踏板一端铰接于两个第一支柱I之间、另一端通过合页6铰接于两第二支柱2顶端,第一、二支架的高度差与顶踏板厚度配合,保证梯子撑开后顶踏板处于水平位置。顶踏板底部还设有顶板金属支撑框,顶板金属支撑框由分别包裹两厚踏板5底部的两支撑框7构成,两支撑框7的侧板相邻端铰接连接、另一端铰接于厚踏板5与支撑架顶端之间,支撑框7的底板由均勻横向设于两侧板之间的金属条8构成。 使用时,两个厚踏板5和顶板金属支撑框随支撑架顶端被完全展开,并且厚踏板5的相邻面紧紧贴合,由于两厚踏板5和顶板金属支撑框的长度为固定值,此时,压在两厚踏板5上的重力越大,支撑架底端被撑开的压力越大,两厚踏板5和顶板金属支撑框的张紧力越大,顶踏板的结构越平稳。通过顶板金属支撑框加强梯子顶端的承重力,并保证梯子展开后的稳定性。 侧踏板,侧踏板由至少两级折叠层、两端铰接于相邻折叠层外侧面之间的连接条9,折叠层包括两并排的边条10和固定于两边条之间的踏板11,两边条10 —端弯曲且弯曲端朝上分别铰接于两第一支柱I外侧面,踏板11固定于两边条10的竖直端之间,踏板11与两边条10的弯曲端设有间隙,合上折叠层时,边条10弯曲端的弧度配合踏板11完全贴合第一支柱I。第一支柱I外侧面设有与各边条10弯曲端水平位置配合的定位凸台12,定位凸台12起到支撑作用,展开折叠层时,边条10的竖直端处于水平位置时,边条10的弯曲边恰好与定位凸台12抵接。 边条10为金属边条,折叠层的两边条10之间均匀横向设有位于踏板底面的金属支撑条13,金属支撑条13的设置能加强侧踏板的受力强度,提高梯子的使用寿命。折叠层的两边条10向上凸出且与踏板11形成定位凹槽,旋转折叠层至踏板11与第一支柱I贴合,两第一支柱I设于定位凹槽内,使折叠后的梯子结构紧凑稳定,搬动梯子时不易晃动散开。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可折叠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由第一支架、第二支架铰接构成,所述第一支架包括两并排的第一支柱,所述第二支架包括两并排的第二支柱,所述两第一支柱配合铰接于第二支架外侧; 顶踏板,所述顶踏板由两相邻的厚踏板通过合页铰接构成,所述合页设于两厚踏板底面,所述顶踏板一端铰接于两个第一支柱之间、另一端通过合页铰接于所述两第二支柱顶端,所述第一、二支架的高度差与所述顶踏板厚度配合; 侧踏板,所述侧踏板由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折叠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由第一支架、第二支架铰接构成,所述第一支架包括两并排的第一支柱,所述第二支架包括两并排的第二支柱,所述两第一支柱配合铰接于第二支架外侧;顶踏板,所述顶踏板由两相邻的厚踏板通过合页铰接构成,所述合页设于两厚踏板底面,所述顶踏板一端铰接于两个第一支柱之间、另一端通过合页铰接于所述两第二支柱顶端,所述第一、二支架的高度差与所述顶踏板厚度配合;侧踏板,所述侧踏板由至少两级折叠层、两端铰接于所述相邻折叠层外侧面之间的连接条,所述折叠层包括两并排的边条和固定于两边条之间的踏板,所述两边条一端弯曲且弯曲端朝上分别铰接于所述两第一支柱外侧面,所述踏板固定于两边条的竖直端之间,合上折叠层时,所述边条弯曲端的弧度配合踏板完全贴合第一支柱;所述第一支柱外侧面设有与所述各边条弯曲端水平位置配合的定位凸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光勇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森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