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折叠梯子,包括至少两个折叠单元;所述折叠单元包括第一竖杆、第二竖杆、横杆和固定套管;所述第一竖杆与所述第二竖杆彼此平行,所述横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竖杆固定连接,所述横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竖杆固定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折叠单元上的所述第一竖杆之间活动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折叠单元上的所述第二竖杆之间活动连接,所述第一竖杆、所述第二竖杆上分别滑动设置有固定套管,当所述固定套管用于固定两组相邻的折叠单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攀爬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折叠梯子和单杆折叠梯子。
技术介绍
工地上工作经常需要爬高,所以梯子是必不可少的工具。现有技术的梯子都是将底端固定在地面上后人们顺着横杆向上爬。但是现有的梯子占地空间大,在仓库中十分占地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收藏的折叠梯子和单杆折叠梯子。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折叠梯子,包括至少两个折叠单元;所述折叠单元包括第一竖杆、第二竖杆、横杆和固定套管;所述第一竖杆与所述第二竖杆彼此平行,所述横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竖杆固定连接,所述横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竖杆固定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折叠单元上的所述第一竖杆之间活动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折叠单元上的所述第二竖杆之间活动连接,所述第一竖杆、所述第二竖杆上分别滑动设置有固定套管,当所述固定套管用于固定两组相邻的折叠单元。进一步,相邻的两个所述折叠单元上的所述第一竖杆之间铰接,相邻的两个所述折叠单元上的所述第二竖杆之间铰接。进一步,还包括铰接块,相邻的两个所述折叠单元上的所述第一竖杆通过铰接块连接,所述铰接块的一端与一个所述第一竖杆铰接,所述铰接块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第一竖杆铰接;相邻的两个所述折叠单元上的所述第二竖杆通过铰接块连接,所述铰接块的一端与一个所述第二竖杆铰接,所述铰接块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第二竖杆铰接。进一步,还包括稳固装置,所述稳固装置包括加固杆和加固杆连接块;所述加固杆连接块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加固杆的外径与所述通孔的内径相同,所述加固杆的长度为所有所述折叠单元位于同一平面时,位于首位置的所述折叠单元的第一竖杆的顶部到位于尾位置的所述折叠单元的第一竖杆的底部的距离;每个所述第一竖杆均固定设置有所述加固杆连接块,当所述折叠单元位于同一平面时,位于所有所述第一竖杆上的加固杆连接块上的通孔彼此相对正,所述加固杆穿设与所述通孔内部。进一步,所述稳固装置对称地设置在第二竖杆所在一侧的折叠梯子上。一种单杆折叠梯子,包括至少两组单杆折叠单元,所述单杆折叠单元包括横杆和竖杆,所述横杆和竖杆之间垂直地固定连接,所述竖杆上套设有用于固定两组相邻单杆折叠单元的固定套管,相邻的两个竖杆之间彼此活动连接。进一步,相邻的两个竖杆之间彼此铰接。进一步,还包括铰接块,相邻的两个竖杆之间通过铰接块连接。进一步,所述单杆折叠梯子底部设置有底座。进一步,所述底座为半拱型,其拱顶与单杆折叠梯子的底端固定连接。与折叠梯子相匹配使用的还可以包括一个接头,接头分为两个相互铰接的折叠连接部,两个折叠梯子搭成一个“人”字梯,顶部分别插入插入与其对应的折叠连接部,这样就是可以将折叠梯子改装成“人”字梯,方便使用。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特点:1、梯子可以折叠,当使用完毕后,便于收纳。2、单杆折叠梯子,结构更为简单,便于携带。3、本申请中包括稳固装置,当折叠单元过多时,可以穿入加固杆,减少梯子的晃动。4、配备有接头,可以将折叠梯子改装成“人”字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接头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竖杆2、第二竖杆3、横杆4、加固杆5、加固杆连接块6、固定套管7、铰接块8、竖杆9、底座10、折叠连接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种折叠梯子,包括至少两个折叠单元;所述折叠单元包括第一竖杆、第二竖杆、横杆和固定套管;所述第一竖杆与所述第二竖杆彼此平行,所述横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竖杆固定连接,所述横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竖杆固定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折叠单元上的所述第一竖杆之间活动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折叠单元上的所述第二竖杆之间活动连接,所述第一竖杆、所述第二竖杆上分别滑动设置有固定套管,当所述固定套管用于固定两组相邻的折叠单元。相邻的两个所述折叠单元上的所述第一竖杆之间铰接,相邻的两个所述折叠单元上的所述第二竖杆之间铰接。还包括铰接块,相邻的两个所述折叠单元上的所述第一竖杆通过铰接块连接,所述铰接块的一端与一个所述第一竖杆铰接,所述铰接块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第一竖杆铰接;相邻的两个所述折叠单元上的所述第二竖杆通过铰接块连接,所述铰接块的一端与一个所述第二竖杆铰接,所述铰接块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第二竖杆铰接。还包括稳固装置,所述稳固装置包括加固杆和加固杆连接块;所述加固杆连接块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加固杆的外径与所述通孔的内径相同,所述加固杆的长度为所有所述折叠单元位于同一平面时,位于首位置的所述折叠单元的第一竖杆的顶部到位于尾位置的所述折叠单元的第一竖杆的底部的距离;每个所述第一竖杆均固定设置有所述加固杆连接块,当所述折叠单元位于同一平面时,位于所有所述第一竖杆上的加固杆连接块上的通孔彼此相对正,所述加固杆穿设与所述通孔内部。所述稳固装置对称地设置在第二竖杆所在一侧的折叠梯子上。如图3所示,折叠梯子还可以组装成“人”字梯,为此专利技术人提供一个接头10,接头由两个相铰接的折叠连接部,将两个折叠梯子的顶部分别插入与其对应的折叠连接部,这样就完成了组合。一种单杆折叠梯子,包括至少两组单杆折叠单元,所述单杆折叠单元包括横杆和竖杆,所述横杆和竖杆之间垂直地固定连接,所述竖杆上套设有用于固定两组相邻单杆折叠单元的固定套管,相邻的两个竖杆之间彼此活动连接。相邻的两个竖杆之间彼此铰接。还包括铰接块,相邻的两个竖杆之间通过铰接块连接。其中所述单杆折叠梯子的底部还设置有底座9。所述底座9为半拱型,其拱顶与单杆折叠梯子的底端固定连接。本实例的工作过程:当使用本产品时,只需将各个折叠单元展开,使其位于同一平面上,然后将固定套管落下,落至其下方的横杆上,此时相邻的两组折叠单元之间的活动连接点位于固定套管内部,也就是说铰接块位于固定套管内,固定套管的内径与第一竖杆的外径差异不易过大,以免造成折叠梯子的摇晃。当折叠单元设置过多时,可在上述步骤完成后,在加固杆连接块内部插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叠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折叠单元;所述折叠单元包括第一竖杆、第二竖杆、横杆和固定套管;所述第一竖杆与所述第二竖杆彼此平行,所述横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竖杆固定连接,所述横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竖杆固定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折叠单元上的所述第一竖杆之间活动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折叠单元上的所述第二竖杆之间活动连接,所述第一竖杆、所述第二竖杆上分别滑动设置有固定套管,当所述固定套管用于固定两组相邻的折叠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折叠单元;
所述折叠单元包括第一竖杆、第二竖杆、横杆和固定套管;所述第一竖
杆与所述第二竖杆彼此平行,所述横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竖杆固定连接,所
述横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竖杆固定连接;
相邻的两个所述折叠单元上的所述第一竖杆之间活动连接,相邻的两个
所述折叠单元上的所述第二竖杆之间活动连接,
所述第一竖杆、所述第二竖杆上分别滑动设置有固定套管,
当所述固定套管用于固定两组相邻的折叠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梯子,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折
叠单元上的所述第一竖杆之间铰接,相邻的两个所述折叠单元上的所述第二
竖杆之间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梯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铰接块,
相邻的两个所述折叠单元上的所述第一竖杆通过铰接块连接,所述铰接
块的一端与一个所述第一竖杆铰接,所述铰接块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第一
竖杆铰接;
相邻的两个所述折叠单元上的所述第二竖杆通过铰接块连接,所述铰接
块的一端与一个所述第二竖杆铰接,所述铰接块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第二
竖杆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梯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稳固装置,
所述稳固装置包括加固杆和加固杆连接块;
所述加固杆连接块上开设有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斌,
申请(专利权)人:王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