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壳结构ZnS/Ni2P复合物微球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914263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14 20:19
一种核壳结构ZnS/Ni2P复合物微球的制备方法,先制备硫化锌粉末,然后以硫化锌粉末、可溶性镍盐和黄磷为主要原料,通过柠檬酸对镍离子的螯合作用减缓镍离子的释放速率,并在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的作用下,在水热条件下于较低温度合成了核壳结构的ZnS/Ni2P复合物微球,制备方法简便易行,条件易于控制、重复性好且不需要后期热处理。对其进行光催化性能测试,其光催化性能较单一的硫化锌更好,在光催化降解染料废水方面展现了一定的应用潜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核壳结构ZnS/Ni2,先制备硫化锌粉末,然后以硫化锌粉末、可溶性镍盐和黄磷为主要原料,通过柠檬酸对镍离子的螯合作用减缓镍离子的释放速率,并在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的作用下,在水热条件下于较低温度合成了核壳结构的ZnS/Ni2P复合物微球,制备方法简便易行,条件易于控制、重复性好且不需要后期热处理。对其进行光催化性能测试,其光催化性能较单一的硫化锌更好,在光催化降解染料废水方面展现了一定的应用潜力。【专利说明】-种核壳结构ZnS/Ni2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催化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核壳结构ZnS/Ni2P复合物微球的 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半导体纳/微米材料具有量子尺寸效应、表面效应以及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呈现 出许多优异的性能,且在发光材料、非线性光学材料、光敏传感器材料及光催化材料等方面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ZnS作为一种重要的宽禁带II-VI族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室温下其禁 带宽度为3. 66eV。由于它有良好的荧光效应和电致发光功能,其在电致发光器件、发光二 极管(LED)、太阳能电池、传感器、平板显示器等诸多方面展现了潜在的应用。而且由于ZnS 有高的能量转换效率,其可以作为高效的光催化剂,用来降解有机污染废水、还原有毒重金 属等。从而使得其制备及性能研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单一组分纳米材料由于其功能的单一性使其在很多领 域的应用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而两种或两种以上半导体材料在纳米尺度上的复合可 能产生某些新的特性,增加新的功能,进而使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成为纳米材 料科学研究的热点。近年来,过渡金属磷化物作为一种高活性、高稳定性和具有抗硫中毒性 能的新型催化材料,由于其在诸多方面的应用,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过渡金属磷化 物中,尤以磷化镍为典型,磷化镍不仅在催化方面展现了很好的应用,还可以作为抗腐蚀、 抗磨损及防水材料,磷化镍展现了潜在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核壳结构ZnS/Ni2P复合 物微球的制备方法,简便易行,制得的ZnS/Ni2P复合微球具有优越的光催化性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种核壳结构ZnS/Ni2,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硫化锌微球:将lmmolZn(CH3COO)2 · 2H20溶于15mL蒸馏水中,磁力搅拌 下,继续加入0. 45mL冰醋酸,磁力搅拌片刻后,再向体系中加入I. 5mmol硫脲,继续搅拌至 溶液无色透明,将所得溶液转移至20mL内衬为聚四氟乙烯的反应釜中,于170°C下在恒温 箱中反应8h,待反应结束,自然冷却,离心分离,分别用蒸馏水和无水乙醇对样品进行洗涤, 于60°C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6h,即得白色的硫化锌粉末; 2)制备ZnS/Ni2P复合微球:将步骤1)制得的硫化锌粉末在磁力搅拌下溶于盛有 13?16mL蒸馏水的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向其中加入水溶性镍盐,搅拌片刻,再加入柠檬 酸,继续搅拌至体系均匀后,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继续搅拌至体系均匀后加入黄磷, 将反应体系置于恒温箱于160°C?200°C反应16?20h,待反应结束,自然冷却,离心分离, 分别用蒸馏水、苯和无水乙醇对样品进行洗涤,然后将产物置于50?70°C的真空干燥箱中 干燥18?24h,即得灰色的ZnS/Ni2P粉末。 所述的水溶性镍盐是硝酸镍、硫酸镍、氯化镍、乙酸镍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聚四氟乙烯的填充度应控制在70 %?80%。 所述的硫化锌粉末:水溶性的镍盐:柠檬酸:黄磷的摩尔比为3:1. 5: : 。 由上述方法制备的核壳结构ZnS/Ni2P复合物微球可用作光催化剂降解染料废水。 本专利技术ZnS/Ni2P复合微球的形成机理:首先,反应之前,溶液中的Ni2+先与柠檬酸 进行络合;其次,在反应过程中,Ni2+可以缓慢释放进溶液中,而硫化锌微球表面所带电位 为负电位,通过静电作用,Ni2+吸附在硫化锌微球的表面。最后,在水热条件下,Ni2P纳米颗 粒逐渐形成并包覆在硫化锌微球的表面。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本专利技术方法采用的原料简单易得,方法简便易行,条件易于控制。所用溶剂是水, 价格低廉且环保。 本专利技术最后形成的ZnS/Ni2P复合微球形貌好,且通过扫描可以看出Ni2P纳米颗粒 均匀的包覆在硫化锌微球的表面。 本专利技术制得的ZnS/Ni2P复合微球展现了较单独的硫化锌微球更为优越的光催化 性能。 以下具体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效果,光催化性能测试过程如下: 首先配制IXl(T5mol/L的吡罗红B溶液150mL,然后取前面制备的硫化锌粉末和 ZnS/Ni2P粉末各0. 050g,分别加入盛有50mL吡罗红B染料溶液的IOOmL小烧杯中,另外给 一个烧杯中只加入50mL染料溶液作为参比,将上述3个烧杯置于超声波清洗器中在暗处超 声20min,再于自制的暗箱中在磁力搅拌下于黑暗环境中搅拌20min,以使体系达到吸附脱 附平衡,搅拌完后取样一次。然后开启40W石英紫外灯,在磁力搅拌下进行光催化降解实 验,每隔15min取一次样,经离心分别收集溶液和催化剂,共取样六次,利用紫外-可见分光 光度计测定所收集的溶液的吸光度。其中,21^/附丨粉末的光催化降解如图1所示,从图1 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所制备的ZnS/Ni2P复合物微球在紫外光照90min后,对吡罗红溶液的降 解率达到了约80 %,其降解效果显示了ZnS/Ni2P粉末具较好的光催化性能且可以用于光催 化降解染料废水。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ZnS/Ni2P粉末的光催化降解图。 图2为实施例1所制得的ZnS/Ni2P复合微球的XRD图。 图3为实施例1所制得的(a)硫化锌微球、(b)ZnS/Ni2P复合物微球的SEM图。 图4为实施例6所制得的ZnS/Ni2P复合物的XRD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种核壳结构ZnS/Ni2,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硫化锌微球:将lmmolZn(CH3COO)2 · 2H20溶于15mL蒸馏水中,磁力搅拌 下,继续加入0. 45mL冰醋酸,磁力搅拌片刻后,再向体系中加入I. 5mmol硫脲,继续搅拌至 溶液无色透明,将所得溶液转移至20mL内衬为聚四氟乙烯的反应釜中,于170°C下在恒温 箱中反应8h,待反应结束,自然冷却,离心分离,分别用蒸馏水和无水乙醇对样品进行洗涤, 于60°C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6h,即得白色的粉末,参照图3,通过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 显微镜对白色粉末进行表征,可知所得产物为微球结构的硫化锌; 2)制备ZnS/Ni2P复合微球:将0· 3mmol步骤1)制得的硫化锌在磁力搅拌下溶于 盛有16mL蒸馈水的聚四氟乙烯反应荃中,向其中加入0. 15mmol氯化镍,搅拌15min后,再 加入0. 3mmol朽1檬酸,继续搅拌15min至体系均勻后,加入0.IgSDS,继续搅拌至体系均勻 后加入0. 15_〇1黄磷,将反应体系置于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核壳结构ZnS/Ni2P复合物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硫化锌微球;将1mmol Zn(CH3COO)2·2H2O溶于15mL蒸馏水中,磁力搅拌下,继续加入0.45mL冰醋酸,磁力搅拌片刻后,再向体系中加入1.5mmol硫脲,继续搅拌至溶液无色透明,将所得溶液转移至20mL内衬为聚四氟乙烯的反应釜中,于170℃下在恒温箱中反应8h,待反应结束,自然冷却,离心分离,分别用蒸馏水和无水乙醇对样品进行洗涤,于60℃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6h,即得白色的硫化锌粉末;2)制备ZnS/Ni2P复合微球:将步骤1)制得的硫化锌粉末在磁力搅拌下溶于盛有13~16mL蒸馏水的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向其中加入水溶性镍盐,搅拌片刻,再加入柠檬酸,继续搅拌至体系均匀后,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继续搅拌至体系均匀后加入黄磷,将反应体系置于恒温箱于160℃~200℃反应16~20h,待反应结束,自然冷却,离心分离,分别用蒸馏水,苯和无水乙醇对样品进行洗涤,然后将产物置于50~70℃的真空干燥箱中干燥18~24h,即得灰色的ZnS/Ni2P粉末。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淑玲王正奇仝建波杜经武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