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针注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11909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14 18: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针注射器,包括壳体、控制器和击发按钮。其要点是:还包括保护帽。壳体的上端设有外螺纹。保护帽包括连接部和保护壳部。连接部设有与壳体的上端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保护帽由其连接部旋合在壳体的上端上而固定连接设置在壳体的上端上。保护壳部围绕击发按钮设置,保护壳部的上端面高于击发按钮的上端面。保护壳部的一侧设有击发缺口。保护帽的上端面高于击发按钮的上端面,从而确保无针注射器在意外滑脱撞击地面或碰到其它硬物不会引起击发,降低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也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应急时因为药品浪费导致的危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无针注射器,包括壳体、控制器和击发按钮。其要点是:还包括保护帽。壳体的上端设有外螺纹。保护帽包括连接部和保护壳部。连接部设有与壳体的上端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保护帽由其连接部旋合在壳体的上端上而固定连接设置在壳体的上端上。保护壳部围绕击发按钮设置,保护壳部的上端面高于击发按钮的上端面。保护壳部的一侧设有击发缺口。保护帽的上端面高于击发按钮的上端面,从而确保无针注射器在意外滑脱撞击地面或碰到其它硬物不会引起击发,降低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也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应急时因为药品浪费导致的危险。【专利说明】一种无针注射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撞击击发的无针注射器。
技术介绍
无针注射器是一种通过外部动力源给液体药品加压,并使液体药品以高压高速的形式通过很细的微孔穿透皮肤,进入到体内的一种设备。液体药品可以不通过针头直接进入人体。无针注射器解决了传统注射由于针头刺入机体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如:疼痛、出血、感染、组织损伤、患者心理压力等。经无针注射的药物在组织内的分布更为弥散,有利于药物的吸收,药液吸收更加完全,药品的生物利用度得以提高,血药浓度峰值可提前到来,而且长时间使用无针注射器注射皮肤不易起硬结。很多老年人自己在使用无针注射器注射相关药品时由于手抖或操作不当,导致无针注射器在还未对准静脉时出现滑脱撞击地面而产生击发或碰到其它硬物引起击发,造成药品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有效防止意外撞击产生击发的无针注射器。 实现本技术目的的基本技术方案是:一种无针注射器,包括壳体、控制器和击发按钮。控制器包括安装座、芯杆、定位座、击发杆、击发弹簧、复位弹簧和定位钢珠。安装座旋合固定在壳体下部上。定位座被安装座夹紧固定在壳体中。芯杆间隙配合设置在安装座中,且向上穿过定位座伸出壳体外。芯杆上部设有定位槽。击发杆套在芯杆上端上,与壳体间隙配合,且其下部被限制在壳体中。击发弹簧套在芯杆的下部上处于压缩状态。复位弹簧设置在击发杆的下端与壳体的相应部位之间。定位钢珠设置在定位座上。击发按钮旋合在击发杆的上端上。其结构特点是:还包括保护帽。壳体的上端设有外螺纹。保护帽包括连接部和保护壳部。连接部设有与壳体的上端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保护帽由其连接部旋合在壳体的上端上而固定连接设置在壳体的上端上。保护壳部围绕击发按钮设置,保护壳部的上端面高于击发按钮的上端面。保护壳部的一侧设有击发缺口。 以上述基本技术方案为基础的技术方案是:保护帽的保护壳部的击发缺口的弧长为保护壳部的圆周长的1/4至2/5。 本技术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技术结构简单,在击发按钮端增加保护帽,保护帽的上端面高于击发按钮的上端面,从而确保无针注射器在意外滑脱撞击地面或碰到其它硬物不会引起击发,降低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也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应急时因为药品浪费导致的危险。(2)本技术的保护帽的一侧设有击发缺口,方便大拇指伸入按压击发按钮,使用方便。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无针注射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无针注射器去掉保护帽时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的无针注射器的保护帽的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的无针注射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的标记如下: 壳体1,控制器2,安装座2-1,芯杆2-2,定位座2_3,击发杆2_4,击发弹簧2_5,复位弹簧2-6,定位钢珠2-7,击发按钮3,保护帽4,连接部4-1,保护壳部4_2,击发缺口4-2-1。 【具体实施方式】 本技术的方位的描述按照图1所示的方位进行,也即图1所示的上下左右方向即为描述的上下左右方向,图1所朝的一方为前方,背离图1的一方为后方。 (实施例1) 见图1,本技术的无针注射器包括壳体1、控制器2、击发按钮3、保护帽4。 见图2,壳体I的上端设有外螺纹。 见图4,控制器2包括安装座2-1、芯杆2-2、定位座2_3、击发杆2_4、击发弹簧2_5、复位弹簧2-6和定位钢珠2-7。安装座2-1旋合固定在壳体I下部上。定位座2-3被安装座2-1夹紧固定在壳体I中。芯杆2-2间隙配合设置在安装座2-1中,且向上穿过定位座2-3伸出壳体外。芯杆2-2上部设有定位槽。击发杆2-4套在芯杆2-2上端上,与壳体I间隙配合,且其下部被限制在壳体I中。击发弹簧2-5套在芯杆2-2的下部上处于压缩状态。复位弹簧2-6设置在击发杆2-4的下端与壳体I的相应部位之间,用于击发杆2-4复位。定位钢珠2-7设置在定位座2-3上。击发按钮3旋合在击发杆2-4的上端上。使用时,先向上顶芯杆2-2,芯杆2-2的定位槽到达与定位钢珠2-7相应的位置时,通过击发杆2-4将定位钢珠2-7顶入芯杆2-2的定位槽中,将芯杆2-2固定住。在安装座2-1的下端安装好相应的药管,然后按压击发按钮3,使击发杆2-4向下运动,定位钢珠2-7被挤出芯杆2-2的定位槽,芯杆2-2在击发弹簧2-5的作用下快速向下运动,完成注射。 见图1和图3,保护帽4包括连接部4-1和保护壳部4-2。连接部4_1设有与壳体I的上端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保护帽4由其连接部4-1旋合在壳体I的上端上而固定连接设置在壳体I的上端上。保护壳部4-2围绕击发按钮3设置,保护壳部4-2的上端面高于击发按钮3的上端面。保护壳部4-2的一侧设有击发缺口 4-2-1,击发缺口 4-2-1的弧长为保护壳部4-2的圆周长的1/4至2/5,本实施例的击发缺口 4-2-1的弧长为保护壳部4-2的圆周长的为1/3。 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技术之用,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制,有关
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和变化,具体应用过程中还可以根据上述实施例的启发进行相应的改造,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均应该归入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无针注射器,包括壳体(1)、控制器(2)和击发按钮(3);控制器(2)包括安装座(2-1)、芯杆(2-2)、定位座(2-3)、击发杆(2-4)、击发弹簧(2-5)、复位弹簧(2-6)和定位钢珠(2-7 );安装座(2-1)旋合固定在壳体(1)下部上;定位座(2-3 )被安装座(2-1)夹紧固定在壳体(1)中;芯杆(2-2)间隙配合设置在安装座(2-1)中,且向上穿过定位座(2-3)伸出壳体(1)外;芯杆(2-2 )上部设有定位槽;击发杆(2-4)套在芯杆(2-2 )上端上,与壳体(1)间隙配合,且其下部被限制在壳体(1)中;击发弹簧(2-5)套在芯杆(2-2)的下部上处于压缩状态;复位弹簧(2-6)设置在击发杆(2-4)的下端与壳体(1)的相应部位之间;定位钢珠(2-7)设置在定位座(2-3)上;击发按钮(3)旋合在击发杆(2-4)的上端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护帽(4);壳体(1)的上端设有外螺纹;保护帽(4)包括连接部(4-1)和保护壳部(4-2);连接部(4-1)设有与壳体(1)的上端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保护帽(4)由其连接部(4-1)旋合在壳体(1)的上端上而固定连接设置在壳体(1)的上端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针注射器,包括壳体(1)、控制器(2)和击发按钮(3);控制器(2)包括安装座(2‑1)、芯杆(2‑2)、定位座(2‑3)、击发杆(2‑4)、击发弹簧(2‑5)、复位弹簧(2‑6)和定位钢珠(2‑7);安装座(2‑1)旋合固定在壳体(1)下部上;定位座(2‑3)被安装座(2‑1)夹紧固定在壳体(1)中;芯杆(2‑2)间隙配合设置在安装座(2‑1)中,且向上穿过定位座(2‑3)伸出壳体(1)外;芯杆(2‑2)上部设有定位槽;击发杆(2‑4)套在芯杆(2‑2)上端上,与壳体(1)间隙配合,且其下部被限制在壳体(1)中;击发弹簧(2‑5)套在芯杆(2‑2)的下部上处于压缩状态;复位弹簧(2‑6)设置在击发杆(2‑4)的下端与壳体(1)的相应部位之间;定位钢珠(2‑7)设置在定位座(2‑3)上;击发按钮(3)旋合在击发杆(2‑4)的上端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护帽(4);壳体(1)的上端设有外螺纹;保护帽(4)包括连接部(4‑1)和保护壳部(4‑2);连接部(4‑1)设有与壳体(1)的上端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保护帽(4)由其连接部(4‑1)旋合在壳体(1)的上端上而固定连接设置在壳体(1)的上端上;保护壳部(4‑2)围绕击发按钮(3)设置,保护壳部(4‑2)的上端面高于击发按钮(3)的上端面;保护壳部(4‑2)的一侧设有击发缺口(4‑2‑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沛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智业医疗仪器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