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轮植保车的前驱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03445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14 1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三轮植保车的前驱动机构,包括发动机、变速箱、主传动轴、前驱动轴,所述发动机通过皮带与所述变速箱连接,所述主传动轴上设有传动链轮,所述变速箱的输出轴齿轮与所述传动链轮通过链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传动轴通过离合机构与所述前驱动轴连接,所述前驱动轴通过万向节连接从传动轴的一端,所述从传动轴的另一端连接主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啮合,所述从动锥齿轮的齿轮轴的端部设有主动链轮,所述主动链轮通过链条与固定设置在前轮转轴上的从动链轮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离合机构,实现前驱动作,采用两个锥齿轮、两个链轮结构简单,不但可实现动力传递,而且可完成等速转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三轮植保车的前驱动机构,包括发动机、变速箱、主传动轴、前驱动轴,所述发动机通过皮带与所述变速箱连接,所述主传动轴上设有传动链轮,所述变速箱的输出轴齿轮与所述传动链轮通过链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传动轴通过离合机构与所述前驱动轴连接,所述前驱动轴通过万向节连接从传动轴的一端,所述从传动轴的另一端连接主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啮合,所述从动锥齿轮的齿轮轴的端部设有主动链轮,所述主动链轮通过链条与固定设置在前轮转轴上的从动链轮连接。本技术利用离合机构,实现前驱动作,采用两个锥齿轮、两个链轮结构简单,不但可实现动力传递,而且可完成等速转向。【专利说明】一种三轮植保车的前驱动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三轮植保车的前驱动机构,属于植保机械

技术介绍
植保机械作为农田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农机非常普遍,尤其是三轮式植保机械更为常见,目前三轮植保车大多采用后轮驱动,采用后轮驱动机动性差,驱动能力也差;目前市场上也存在前后轮同步驱动的三轮植保车,同步驱动结构主要有发动机、变速箱、后传动轴、离合器、前驱动轴、转向齿轮箱,发动机的动力经过变速箱传递到主传动轴上,离合器闭合时,动力传递给前驱动轴,再由前驱动轴将动力传递给转向齿轮箱,由于转向齿轮箱内部采用五个伞齿轮及壳体相互配合,首先结构复杂,其次由于采用五个伞齿轮啮合转向,存在转向比,导致转向速度慢,转弯半径大,易造成大面积伤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三轮植保车的前驱机构,其通过简单的结构,实现了对前轮动力传递。 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三轮植保车的前驱动机构,包括发动机、变速箱、前驱动轴、主传动轴,所述发动机通过皮带与所述变速箱连接,所述主传动轴上设有传动链轮,所述变速箱的输出轴齿轮与所述传动链轮通过链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传动轴通过离合机构与所述前驱动轴连接,所述前驱动轴通过万向节连接从传动轴的一端,所述从传动轴的另一端连接主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啮合,所述从动锥齿轮齿轮轴的端部设有主动链轮,所述主动链轮通过链条与固定设置在前轮转轴上的从动链轮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离合机构包括第一花键盘、第二花键盘、压缩弹簧、操纵手柄、分离杆及拨叉,所述第一花键盘可滑动套接在所述主传动轴前端表面的花键槽上,所述第一花键盘上设有拨叉凹槽,所述压缩弹簧套装在第一花键盘后端的花键槽表面,所述第二花键盘固定设置在所述前驱动轴的后端,且与所述第一花键盘相配合,所述操纵手柄可绕销轴转动,其低端铰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与所述分离杆的一端铰接,所述分离杆可沿设置在其外侧的滑套滑动,所述拨叉设置在所述分离杆的另一端,所述拨叉与拨叉凹槽相配合。 所述前驱动轴上设有双轴承。使用时前驱动轴的前端通过万向节用于驱动前轮动作,由于通过万向节传递动力,前驱动轴容易受到万向转动,会产生径向摆动,为了满足离合机构的同轴度,及由于前驱动轴空间有限,所以采用双轴承,避免采用两个轴承安装空间不够的问题。 本技术工作原理,前驱时,拨叉与拨叉凹槽配合,操纵手柄向后扳动时,操纵手柄绕销轴转动,操纵手柄的低端向前,带动导向杆向前,分离杆沿滑套向前移动,拨叉向前动作,带动第一花键盘向前移动,使得第一花键盘与第二花键盘相配合,即便是一开始第一、第二花键盘不能配合好,第一花键盘由于受轴向力作用,再加上配合压缩弹簧的辅助作用,最终会与第二花键盘相配合,第一、第二花键盘配合后,主传动轴的动力传递给前驱动轴,前驱动轴通过万向节将动力传递给从传动轴,从传动轴将动力传递给主动锥齿轮,由于主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相啮合,于是动力传递给从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转动,带动齿轮轴轴端的主动链轮转动,由于主动链轮与从动链轮通过链条连接,从动链轮固定在前轮上,从而驱动前轮前行,实现前驱动作。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操纵手柄控制第一、第二花键盘的闭合,实现前驱动作,采用两个锥齿轮、两个链轮结构简单,不但可实现动力传递,而且可完成等速转向。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锥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离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双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图1?图4中,1、发动机;2、变速箱;3、主传动轴;4、传动链轮;5、离合机构;501、操作手柄;502、销轴;503、导向杆;504、分离杆;505、滑套;506、拨叉;507、压缩弹簧;508、第一花键盘;509、第二花键盘;510、拨叉凹槽;511、花键槽;6、万向节;7、从传动轴;8、双轴承;81、轴承座;82、轴承套;83、圆锥滚子轴承;84、油封;85、固定端盖;9、前驱动轴;10、主动锥齿轮;11、从动锥齿轮;12、主动链轮;13、从动链轮;14、前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如图1?图4所示,一种三轮植保车的前驱动机构,包括发动机1、变速箱2、前驱动轴9、主传动轴3,所述发动机I通过皮带与所述变速箱2连接,所述主传动轴3上设有传动链轮4,所述变速箱2的输出轴齿轮与所述传动链轮4通过链条连接,所述主传动轴3通过离合机构与所述前驱动轴9连接,所述前驱动轴9通过万向节6连接从传动轴7的一端,所述从传动轴7的另一端通过主动锥齿轮轴连接主动锥齿轮10,所述主动锥齿轮10与从动锥齿轮11啮合,所述从动锥齿轮齿轮轴的端部设有主动链轮12,所述主动链轮12通过链条与固定设置在前轮转轴上的从动链轮13连接。 所述离合机构5包括第一花键盘508、第二花键盘509、压缩弹簧507、操纵手柄501、分离杆504及拨叉506,所述第一花键盘508可滑动套接在所述主传动轴前端表面的花键槽511上,所述第一花键盘508上设有拨叉凹槽510,所述压缩弹簧507套装在第一花键盘后端的花键槽表面,所述第二花键盘509固定设置在所述前驱动轴9的后端,且与所述第一花键盘508相配合,所述操纵手柄501可绕销轴502转动,其低端铰接有导向杆503,所述导向杆503与所述分离杆504的一端铰接,所述分离杆504可沿设置在其外侧的滑套505滑动,所述拨叉506设置在所述分离杆的另一端,所述拨叉506与拨叉凹槽510相配合。 所述前驱动轴9上设有双轴承8。所述双轴承8包括轴承座81,及设置在所述轴承座内的轴承套82,及对称设置在所述轴承套两侧的圆锥滚子轴承83,及对称设置在所述圆锥滚子轴承外侧的油封84,及对称设置在所述轴承座的两侧的固定端盖85。使用时前驱动轴通过万向节用于驱动前轮动作,由于通过万向节传递动力,前驱动轴容易受到万向转动,会产生径向摆动,为了满足离合装置的同轴度,及由于前驱动轴空间有限,所以采用双轴承,避免采用两个轴承安装空间不够的问题。 本技术工作原理,前驱时,拨叉与拨叉凹槽配合,操纵手柄向后扳动时,操纵手柄绕销轴转动,操纵手柄的低端向前,带动导向杆向前,分离杆沿滑套向前移动,拨叉向前动作,带动第一花键盘向前移动,使得第一花键盘与第二花键盘相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轮植保车的前驱动机构,包括发动机、变速箱、主传动轴、前驱动轴,所述发动机通过皮带与所述变速箱连接,所述主传动轴上设有传动链轮,所述变速箱的输出轴齿轮与所述传动链轮通过链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传动轴通过离合机构与所述前驱动轴连接,所述前驱动轴通过万向节连接从传动轴的一端,所述从传动轴的另一端连接主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啮合,所述从动锥齿轮的齿轮轴的端部设有主动链轮,所述主动链轮通过链条与固定设置在前轮转轴上的从动链轮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德林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众和农业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