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频带四分之一波长避雷器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902145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14 12: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宽频带四分之一波长避雷器及其制造方法,宽频带四分之一波长避雷器包括螺套、第一内导体、第一壳体、第二内导体、第二壳体、螺杆、第三内导体、第三壳体、第四壳体、第四内导体、第五壳体,第一内导体、第三内导体分别与第二内导体的两端螺纹连接,第一壳体位于第一内导体的外侧且与螺套连接,第二壳体位于第二内导体的外侧,第二壳体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绝缘子,螺杆固定在第二壳体上,第三壳体位于第三内导体的外侧,第四内导体与第二内导体的中部螺纹连接且与第二壳体成垂直状态,第四壳体位于第四内导体的外侧,第五壳体位于第四壳体的顶端。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工作到3GHz频率,一次制造,可重复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宽频带四分之一波长避雷器包括螺套、第一内导体、第一壳体、第二内导体、第二壳体、螺杆、第三内导体、第三壳体、第四壳体、第四内导体、第五壳体,第一内导体、第三内导体分别与第二内导体的两端螺纹连接,第一壳体位于第一内导体的外侧且与螺套连接,第二壳体位于第二内导体的外侧,第二壳体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绝缘子,螺杆固定在第二壳体上,第三壳体位于第三内导体的外侧,第四内导体与第二内导体的中部螺纹连接且与第二壳体成垂直状态,第四壳体位于第四内导体的外侧,第五壳体位于第四壳体的顶端。本专利技术可以工作到3GHz频率,一次制造,可重复使用。【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避雷器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涉及一种。 技术背景 由于通讯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快,通信设备本身的安全也成为行业关注的话题。而在自然界中,存在着无以数计的高压闪电雷击,整个系统将承受巨大的负载,有可能对通信设备造成损坏。为了保护通信系统本身的安全,在通信系统中引入了避雷器,它起到电压开关的作用。不管是基站建设还是通信中输,引入避雷器后,可以将闪电产生的高压通过旁路引入大地深层,从而保护了通信设备的安全,保障了通信信号的高效运作。 目前,行业内的避雷器使用的一般有两种类型的,第一,是气体放电管型的,第二,是1/4波长型的,都是工作在2.5GHz频率以下的。 气体放电管型的避雷器是利用设定好的额定放电管电压,当传输线路上电压高于额定电压时,气体放电管就会在内部击穿放电,用一个旁路将高电压引到大地深层;当电压降至额定电压下时,放电管的放电工作停止,转为正常的传输射频信号。此种气体放电管的缺点是,由于气体放电管有一定的寿命(放电次数),如果夏天,连续产生闪电高压的情况下,放电管就处在连续放电击穿的情况下,到一定次数后,放电管就失效了,对通信线路就失去了保护作用,必需要更换新的避雷器来维护。这是一个增加成本的过程。另一个,放电管避雷器失效在一段时间内是比较难以发现的,必须要专门的设备来检测才会发现,这也给通信设备的安全带来了隐患。而且,如果这种气体放电管型避雷器是安装在通信塔顶的话,它本身的更换也很麻烦,会耗费大量的人力与物力。另一种1/4波长的避雷器,利用电气传输的正弦率特性,当频率为1/4波长时,电压最大,最流最小,从而将避雷器的放电长度加工为1/4波长,当有外界的高压到达时,避雷器会自动放电,同时又不会影响通信线路的信号传输。但由于现有的1/4波长避雷器最高频率只能使用到2.5GHz,已不能满足飞速发展的通信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其可以工作到3GHz频率,一次制造,可重复使用。 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宽频带四分之一波长避雷器,其包括螺套、第一内导体、第一壳体、第二内导体、第二壳体、螺杆、第三内导体、第三壳体、第四壳体、第四内导体、第五壳体,第一内导体、第三内导体分别与第二内导体的两端螺纹连接,第一壳体位于第一内导体的外侧且与螺套连接,第二壳体位于第二内导体的外侦U,第二壳体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绝缘子,螺杆固定在第二壳体上,第三壳体位于第三内导体的外侧,第四内导体与第二内导体的中部螺纹连接且与第二壳体成垂直状态,第四壳体位于第四内导体的外侧,第五壳体位于第四壳体的顶端。 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和螺套之间设有卡环、橡胶圈。 优选地,所述第二壳体两端的勾槽内分别装上一个橡胶圈,橡胶圈的外侧是第一壳体。 优选地,所述第二壳体和螺杆之间设有弹性垫圈、接地焊片。 优选地,所述第四壳体的底端沟槽上设有第一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第四壳体与一个螺钉螺纹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五壳体与第四壳体之间设有一个第二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第三内导体的材料为锡青铜材料,第二内导体的材料为黄铜材料。 优选地,所述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之间、第二壳体与第三壳体之间、第二壳体与第四壳体之间、第四壳体与第五壳体之间均采用过盈配合结构。 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宽频带四分之一波长避雷器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第一内导体与第三内导体的螺纹部份分别沾螺纹胶旋入第二内导体的两端螺纹孔中拧紧,放置1.5小时后,待螺纹胶凝固后待用; 步骤二,再在步骤一形成的组件的左端,将一个绝缘子从左向右推到第二内导体的左端台阶到位,然后将此组件从左向右放入第二壳体的左端第一内孔中,在第二壳体的右端第一内孔中,从右向左装上另一个绝缘子,注意两个绝缘子的凹槽方向朝着第二壳体的两外端;再在第二壳体两端的勾槽内分别装上一个橡胶圈,橡胶圈的外侧是第一壳体; 步骤三,将卡环、橡胶圈分别装在第一壳体上,然后将螺套用工装压入第一壳体到位,形成组件,并调整第二内导体的方向,使第二内导体的中间螺纹孔有镗孔的一面朝着第二壳体有旁孔的一面; 步骤四,将步骤三形成的组件用工装从左向右压入第二壳体的左端第一外径台阶到位,同样,再将第三壳体从右向左用工装压入第二壳体的右端第一外径台阶到位; 步骤五,然后第四内导体沾螺纹胶旋进第二内导体的螺纹孔中到位,拧紧后要调整第四内导体,使其与第二壳体成垂直位置; 步骤六,将第一密封圈套在第四壳体的底端沟槽上,然后一起压入第二壳体的上面旁孔中到位;将螺钉顺着第四壳体的内孔螺纹垂直旋入; 步骤七,然后将第二密封圈放入第五壳体的内孔中,再将此组件从上向下压在第四壳体的上端面到位; 步骤八,依次将弹性垫圈、接地焊片都套在螺杆上,然后将此组件旋入第四壳体的螺纹中到位。 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积极效果:本专利技术可以工作到3GHz频率,适应了通信发展的需要。另外,本专利技术一次制造,可重复使用,不存在使用次数的限制,无需更换,属于一次投入,没有维修费用。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宽频带四分之一波长避雷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宽频带四分之一波长避雷器包括螺套1、第一内导体4、第一壳体5、第二内导体8、第二壳体9、螺杆11、第三内导体15、第三壳体16、第四壳体18、第四内导体19、第五壳体22,第一内导体4、第三内导体15分别与第二内导体8的两端螺纹连接,第一壳体5位于第一内导体4的外侧且与螺套I连接,第二壳体9位于第二内导体8的外侦1J,第二壳体9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绝缘子6,螺杆11固定在第二壳体9上,第三壳体16位于第三内导体15的外侧,第四内导体19与第二内导体8的中部螺纹连接且与第二壳体9成垂直状态,第四壳体18位于第四内导体19的外侧,第五壳体22位于第四壳体18的顶端。第一壳体5和螺套I之间设有卡环2、橡胶圈3。第二壳体9两端的勾槽内分别装上一个橡胶圈7,橡胶圈7的外侧是第一壳体5。第二壳体9和螺杆11之间设有弹性垫圈10、接地焊片12。第四壳体18的底端沟槽上设有第一密封圈17。第四壳体18与一个螺钉20螺纹连接。第五壳体22与第四壳体18之间设有一个第二密封圈21。 螺套1、第一内导体4、第一壳体5、橡胶圈2、卡环3共同组成一个标准的N公头连接器尺寸,第三内导体15和第三壳体16共同组一个标准的N母头连接器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宽频带四分之一波长避雷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螺套、第一内导体、第一壳体、第二内导体、第二壳体、螺杆、第三内导体、第三壳体、第四壳体、第四内导体、第五壳体,第一内导体、第三内导体分别与第二内导体的两端螺纹连接,第一壳体位于第一内导体的外侧且与螺套连接,第二壳体位于第二内导体的外侧,第二壳体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绝缘子,螺杆固定在第二壳体上,第三壳体位于第三内导体的外侧,第四内导体与第二内导体的中部螺纹连接且与第二壳体成垂直状态,第四壳体位于第四内导体的外侧,第五壳体位于第四壳体的顶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於俊杰孙小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宏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