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型汽车轮毂轴承外圈锻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90871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08 19: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良型汽车轮毂轴承外圈锻件。它解决了现有技术设计不够合理等技术问题。包括锻件本体、第一锥形盲孔、第二锥形盲孔、盘状体、筒状体、安装环体、直筒体、弧形过渡部与锥形筒体,筒状体上设有若干贯穿孔,贯穿孔交错设置且贯穿孔在盘状体横截面上的投影呈十字形分布,贯穿孔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锥形孔与第二锥形孔,第一锥形孔的大头端与第二锥形孔的大头端相互对称设置在筒状体外壁上,且第一锥形孔的小头端与第二锥形孔的小头端均向内延伸至盘状体的中心。本改良型汽车轮毂轴承外圈锻件的优点在于:设计更合理,精度高,易于保持成品的质量,强度高,加工后的产品预留有油槽,润滑度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良型汽车轮毂轴承外圈锻件。它解决了现有技术设计不够合理等技术问题。包括锻件本体、第一锥形盲孔、第二锥形盲孔、盘状体、筒状体、安装环体、直筒体、弧形过渡部与锥形筒体,筒状体上设有若干贯穿孔,贯穿孔交错设置且贯穿孔在盘状体横截面上的投影呈十字形分布,贯穿孔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锥形孔与第二锥形孔,第一锥形孔的大头端与第二锥形孔的大头端相互对称设置在筒状体外壁上,且第一锥形孔的小头端与第二锥形孔的小头端均向内延伸至盘状体的中心。本改良型汽车轮毂轴承外圈锻件的优点在于:设计更合理,精度高,易于保持成品的质量,强度高,加工后的产品预留有油槽,润滑度好。【专利说明】改良型汽车轮毂轴承外圈锻件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配件
,尤其涉及一种改良型汽车轮毂轴承外圈锻件。
技术介绍
轴承是机械工程或汽车中应用最广的部件之一,例如运用在汽车轮毂中的轴承一般包括外圈、滚动体、保持架、内圈组成,外圈通常在轴承座内或机械部件壳体内起支承作用,常见的轴承外圈多由外圈锻件经过精车加工而成,所以外圈锻件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加工后的成品外圈的质量,但是常见的外圈锻件存在着:结构强度低,精度低,后续加工不便,且加工后的产品存在易磨损等问题,除此之外,现有的外圈锻件由于外壁直径是相同的,受力强度也不够的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轴承外圈,轴承外圈,夕卜圈上带有油槽,油槽断面为半圆形。上述的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现有技术的部分问题,但是该方案的未能彻底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特别是强度低和耐磨效果差的技术问题,无形中降低了成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更为合理的改良型汽车轮毂轴承外圈锻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改良型汽车轮毂轴承外圈锻件,包括锻件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锻件本体一端设有直径由外至内逐渐变小的第一锥形盲孔,另一端设有直径由外至内逐渐变小的第二锥形盲孔,所述的第一锥形盲孔与第二锥形盲孔相对设置从而在第一锥形盲孔与第二锥形盲孔之间形成盘状体,所述的锻件本体包括一端设有第一锥形盲孔的筒状体,所述的筒状体另一端周向外侧连接有与筒状体同心设置的安装环体,所述的安装环体与直筒体相连,所述的直筒体通过弧形过渡部与锥形筒体的大头端相连,且所述的第二锥形盲孔分别贯穿于锥形筒体、直筒体与安装环体且延伸至筒状体内,所述的筒状体上自上向下依次设有若干径向贯穿筒状体且径向贯穿整个盘状体的贯穿孔,所述的贯穿孔交错设置且贯穿孔在盘状体横截面上的投影呈十字形分布,所述的贯穿孔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锥形孔与第二锥形孔,所述的第一锥形孔的大头端与第二锥形孔的大头端相互对称设置在筒状体外壁上,且所述的第一锥形孔的小头端与第二锥形孔的小头端均向内延伸至盘状体的中心。通过该结构使得加工后的产品上预留有油槽且各个油槽均匀交错设置。 在上述的改良型汽车轮毂轴承外圈锻件中,所述的贯穿孔与盘状体的中心线垂直设置。 在上述的改良型汽车轮毂轴承外圈锻件中,所述的贯穿孔的数量为两个且所述的贯穿孔均设置在筒状体的中部且径向均匀贯穿于盘状体。 在上述的改良型汽车轮毂轴承外圈锻件中,所述的安装环体周向一侧边缘设有直角倒角部,所述的安装环体周向另一侧边缘设有弧形倒角部。 在上述的改良型汽车轮毂轴承外圈锻件中,所述的第一锥形盲孔的直径大小大于第二锥形盲孔的直径大小;所述的第一锥形盲孔的孔深大小小于第二锥形盲孔的孔深大小。 在上述的改良型汽车轮毂轴承外圈锻件中,所述的第一锥形盲孔的底部与盘状体之间设有第一弧形过渡部,所述的第二锥形盲孔的底部与盘状体之间设有第二弧形过渡部。 在上述的改良型汽车轮毂轴承外圈锻件中,所述的筒状体与安装环体之间设有第三弧形过渡部,所述的安装环体与直筒体之间第四弧形过渡部。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改良型汽车轮毂轴承外圈锻件的优点在于:设计更合理,精度高,易于保持成品的质量,强度高,加工后的产品预留有油槽,润滑度好。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锻件本体1、筒状体11、安装环体12、直角倒角部121、弧形倒角部122、直筒体13、弧形过渡部14、锥形筒体15、第一弧形过渡部16、第二弧形过渡部17、第三弧形过渡部18、第四弧形过渡部19、第一锥形盲孔2、第二锥形盲孔3、盘状体4、贯穿孔5、第一锥形孔51、第二锥形孔5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2所示,本改良型汽车轮毂轴承外圈锻件,包括锻件本体1,锻件本体I 一端设有直径由外至内逐渐变小的第一锥形盲孔2,另一端设有直径由外至内逐渐变小的第二锥形盲孔3,第一锥形盲孔2与第二锥形盲孔3相对设置从而在第一锥形盲孔2与第二锥形盲孔3之间形成盘状体4,锻件本体I包括一端设有第一锥形盲孔2的筒状体11,筒状体11另一端周向外侧连接有与筒状体11同心设置的安装环体12,安装环体12与直筒体13相连,直筒体13通过弧形过渡部14与锥形筒体15的大头端相连,且第二锥形盲孔3分别贯穿于锥形筒体15、直筒体13与安装环体12且延伸至筒状体11内,筒状体11上自上向下依次设有若干径向贯穿筒状体11且径向贯穿整个盘状体4的贯穿孔5,贯穿孔5交错设置且贯穿孔5在盘状体4横截面上的投影呈十字形分布,贯穿孔5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锥形孔51与第二锥形孔52,第一锥形孔51的大头端与第二锥形孔52的大头端相互对称设置在筒状体11外壁上,且第一锥形孔51的小头端与第二锥形孔52的小头端均向内延伸至盘状体4的中心,通过该结构使得加工后的产品上预留有油槽且各个油槽均匀交错设置。 本实施例中的贯穿孔5与盘状体4的中心线垂直设置其中,贯穿孔5的数量为两个且贯穿孔5均设置在筒状体11的中部且径向均匀贯穿于盘状体4。进一步地,这里的安装环体12周向一侧边缘设有直角倒角部121,安装环体12周向另一侧边缘设有弧形倒角部122。 更进一步地,这里的第一锥形盲孔2的直径大小大于第二锥形盲孔3的直径大小;第一锥形盲孔2的孔深大小小于第二锥形盲孔3的孔深大小。另外,第一锥形盲孔2的底部与盘状体4之间设有第一弧形过渡部16,第二锥形盲孔3的底部与盘状体4之间设有第二弧形过渡部17,筒状体11与安装环体12之间设有第三弧形过渡部18,安装环体12与直筒体13之间第四弧形过渡部19。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锻件本体1、筒状体11、安装环体12、直角倒角部121、弧形倒角部122、直筒体13、弧形过渡部14、锥形筒体15、第一弧形过渡部16、第二弧形过渡部17、第三弧形过渡部18、第四弧形过渡部19、第一锥形盲孔2、第二锥形盲孔3、盘状体4、贯穿孔5、第一锥形孔51、第二锥形孔52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良型汽车轮毂轴承外圈锻件,包括锻件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锻件本体(1)一端设有直径由外至内逐渐变小的第一锥形盲孔(2),另一端设有直径由外至内逐渐变小的第二锥形盲孔(3),所述的第一锥形盲孔(2)与第二锥形盲孔(3)相对设置从而在第一锥形盲孔(2)与第二锥形盲孔(3)之间形成盘状体(4),所述的锻件本体(1)包括一端设有第一锥形盲孔(2)的筒状体(11),所述的筒状体(11)另一端周向外侧连接有与筒状体(11)同心设置的安装环体(12),所述的安装环体(12)与直筒体(13)相连,所述的直筒体(13)通过弧形过渡部(14)与锥形筒体(15)的大头端相连,且所述的第二锥形盲孔(3)分别贯穿于锥形筒体(15)、直筒体(13)与安装环体(12)且延伸至筒状体(11)内,所述的筒状体(11)上自上向下依次设有若干径向贯穿筒状体(11)且径向贯穿整个盘状体(4)的贯穿孔(5),所述的贯穿孔(5)交错设置且贯穿孔(5)在盘状体(4)横截面上的投影呈十字形分布,所述的贯穿孔(5)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锥形孔(51)与第二锥形孔(52),所述的第一锥形孔(51)的大头端与第二锥形孔(52)的大头端相互对称设置在筒状体(11)外壁上,且所述的第一锥形孔(51)的小头端与第二锥形孔(52)的小头端均向内延伸至盘状体(4)的中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润超
申请(专利权)人:德清恒丰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