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887381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08 16:22
一种成像装置,包括:配置成将片材进给到片材传送路径的片材进给部分;配置成在片材上形成图像的成像部分;配置成排出片材的片材排出部分;配置成将已在其上形成图像的片材再次引导到片材传送路径的片材再传送路径;配置成进给原稿的原稿进给部分;配置成将原稿引导到片材再传送路径的原稿进给路径;配置成读取原稿的图像的图像读取部分;配置成将沿着片材再传送路径引导的原稿引导到原稿排出部分的原稿排出路径;以及配置成朝着原稿排出路径传送已沿着原稿进给路径引导的原稿的原稿传送部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成像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成像装置,其包括配置成读取原稿的图像的图像读取部分、以及配置成在片材上形成图像的成像部分。
技术介绍
常规的成像装置(例如复印机、扫描仪和传真机)可以包括配置成读取原稿的图像的图像读取装置。作为图像读取装置,已知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其配置成在由自动原稿进给器(自动文档进给器(ADF))传送原稿的同时由图像读取部分读取原稿的图像。另一方面,成像装置基于与图像读取装置读取的图像相关的信息形成图像。例如,当在片材的两个表面上形成图像时,成像部分在片材的一个表面(第一表面)上形成图像,并且然后片材被传送到片材再传送路径使得片材再传送到成像部分。成像部分然后在片材的相反表面(第二表面)上形成图像。提出这样一种配置使得成像装置的片材再传送路径与图像读取装置的原稿传送路径共享并且图像读取部分布置在片材再传送路径中(PTL1)。当以该配置读取原稿的图像时,原稿传送到成像装置的片材再传送路径,并且图像读取部分读取原稿的图像。然而在PTL1所公开的装置中,成像装置的宽度在其水平方向上大。具体地,即使在成像装置的片材再传送路径与图像读取装置的原稿传送路径共享从而使成像装置缩小尺寸时,在图像读取部分仅仅布置在片材再传送路径中的情况下成像装置的宽度也增加。因此,成像装置不能有效地缩小尺寸。引用列表专利文献PTL1:日本专利申请特开第2006-232467号。
技术实现思路
考虑到上述情况而做出本专利技术,并且因此提供一种成像装置,其可以通过增强空间利用效率而进一步缩小尺寸。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成像装置,包括:片材进给部分,所述片材进给部分配置成将片材进给到片材传送路径;成像部分,所述成像部分配置成在沿着所述片材传送路径引导的片材上形成图像;片材排出部分,所述片材排出部分配置成排出已由所述成像部分在其上形成图像的片材;片材再传送路径,所述片材再传送路径配置成将已由所述成像部分在其上形成图像的片材再次引导到所述片材传送路径;原稿进给部分,所述原稿进给部分设在所述成像部分上方,并且配置成进给原稿;原稿进给路径,所述原稿进给路径配置成将已由所述原稿进给部分进给的原稿引导到所述片材再传送路径;图像读取部分,所述图像读取部分配置成读取已由所述原稿进给部分进给的原稿的图像;原稿排出部分,所述原稿排出部分设在所述成像部分上方,并且配置成排出已由所述图像读取部分读取的原稿;原稿排出路径,所述原稿排出路径配置成将已沿着所述片材再传送路径引导的原稿引导到所述原稿排出部分;以及原稿传送部分,所述原稿传送部分配置成朝着所述原稿排出路径传送已沿着所述原稿进给路径引导的原稿。本专利技术的另外特征将从参考附图进行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以下描述变得明显。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作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成像装置的例子的激光束打印机的示意性配置的图示。图2是激光束打印机的控制方块图。图3是解释图,示出在激光束打印机中在片材的第二表面上形成图像的操作,在所述片材的第一表面上已形成图像。图4A和图4B是解释图,均示出在激光束打印机中读取原稿的第一表面上的图像的操作。图5是解释图,示出在激光束打印机中读取原稿的第二表面上的图像的操作。图6是示出作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成像装置的例子的激光束打印机的示意性配置的图示。图7是示出激光束打印机的另一配置的图示。图8是示出根据第一修改例子的配置的图示。图9是示出根据第二修改例子的配置的图示。图10是示出根据第三修改例子的配置的图示。具体实施方式在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图1是示出作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成像装置的例子的激光束打印机1的示意性配置的图示。在图1中,激光束打印机1配置成在片材S的两个表面上形成图像,并且具有作为成像装置的主体的激光束打印机主体(在下文中称为“打印机主体”)1a。图像读取装置70配置成读取原稿G的前后两个表面上的图像。打印机主体1a包括配置成在片材S上形成图像的成像部分1b、配置成进给片材S的片材进给部分1c、定影部分50、以及配置成将片材S再次传送到成像部分1b的片材传送装置1e,在所述片材的一个表面上已形成图像。成像部分1b包括可去除的处理盒10,所述处理盒整体地包括用作图像承载部件的感光鼓9和诸如显影套筒8的处理单元。进一步地,成像部分1b包括转印部分1d,所述转印部分配置成将形成于感光鼓9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片材S上。更进一步地,成像部分1b包括激光曝光装置2,所述激光曝光装置配置成使感光鼓9的表面暴露于光从而在感光鼓9上形成静电潜像。片材进给部分1c包括片材S堆叠在其上的片材进给托盘30、配置成进给片材进给托盘30上的片材S的进给辊31、以及具有分离垫(未显示)的分离部分32,所述分离垫布置在分离部分的顶表面上从而逐一地分离由进给辊31进给的片材S。转印部分1d由感光鼓9和转印辊15形成,所述转印辊与感光鼓9压力接触从而在两者之间形成转印夹持部,并且配置成当片材S穿过转印夹持部时将形成于感光鼓9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片材S上。需要注意的是,片材进给路径23设在转印部分1d与片材进给部分1c之间,并且配置成将由片材进给部分1c进给的片材S传送到转印部分1d。传送辊对40布置在片材进给路径23中。片材传送装置1e包括用作配置成排出片材S的片材排出部分的可正向和反向旋转的排出辊对60、以及配置成在片材S的表面通过排出辊对60的反向旋转而颠倒的状态下将片材S再传送到成像部分1b的再传送路径(片材再传送路径)80。片材排出传送路径22设在定影部分50与排出辊对60之间。片材进给路径23和片材排出传送路径22用作片材传送路径。此外,片材传送装置1e包括设在再传送路径80中并且配置成将片材S传送到传送辊对40的传送辊对41和42。在本实施例中,位于下游侧的传送辊对42可在正向和反向方向上旋转。传送辊对42用作配置成正向地和反向地传送原稿G的原稿传送部分。此外,再传送路径80从设在定影部分50与排出辊对60之间的片材排出传送路径22分叉,并且第一切换部件61布置在再传送路径80与片材排出传送路径22之间的分叉点处。当第一切换部件61被切换并且排出辊对60在正向和反向方向上选择性地旋转时,片材S可以选择性地朝着再传送路径80传送。图像读取装置70包括配置成读取原稿G的图像的图像读取部分100、以及配置成朝着图像读取部分100传送原稿G的自动原稿进给器(ADF)71。图像读取部分100能够在用于读取沿着再传送路径80经过的原稿G的第一表面上的图像的位置与用于读取沿着随后所述的排出传送路径81经过的原稿G的第二表面上的图像的位置之间移动。使用如上所述的图像读取部分100,图像读取装置70可以读取原稿G的前后两个表面上的图像。需要注意的是,图像读取部分100具有也用作配置成防止杂质进入的盖的图像读取表面100a。此外,图像读取装置70包括原稿进给路径79,所述原稿进给路径配置成将从拾取辊91进给的原稿G传送到再传送路径80。再传送路径80包括引导片材和原稿的共用的传送部分。图像读取装置70包括用作原稿排出路径的排出传送路径81,所述排出传送路径81在相对于传送辊对42的上游侧从再传送路径80分叉。沿着排出传送路径81,原稿G被传送到排出原稿堆叠部分110,所述原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成像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成像装置,包括:片材进给部分,所述片材进给部分配置成将片材进给到片材传送路径;成像部分,所述成像部分配置成在沿着所述片材传送路径引导的片材上形成图像;片材排出部分,所述片材排出部分配置成排出已由所述成像部分在其上形成图像的片材;片材再传送路径,所述片材再传送路径配置成将已由所述成像部分在其上形成图像的片材再次引导到所述片材传送路径;原稿进给部分,所述原稿进给部分设在所述成像部分上方,并且配置成进给原稿;原稿进给路径,所述原稿进给路径配置成将已由所述原稿进给部分进给的原稿引导到所述片材再传送路径;图像读取部分,所述图像读取部分配置成读取已由所述原稿进给部分进给的原稿的图像;原稿排出部分,所述原稿排出部分设在所述成像部分上方,并且配置成排出已由所述图像读取部分读取的原稿;原稿排出路径,所述原稿排出路径配置成将已沿着所述片材再传送路径引导的原稿引导到所述原稿排出部分;以及原稿传送部分,所述原稿传送部分配置成朝着所述原稿排出路径传送已沿着所述原稿进给路径引导的原稿。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05.07 JP 2012-1061511.一种成像装置,包括:片材进给部分,所述片材进给部分配置成将片材进给到片材传送路径;成像部分,所述成像部分配置成在沿着所述片材传送路径引导的片材上形成图像;片材排出部分,所述片材排出部分配置成排出已由所述成像部分在其上形成图像的片材;片材再传送路径,所述片材再传送路径配置成将已由所述成像部分在其上形成图像的片材再次引导到所述片材传送路径;原稿堆叠部分,所述原稿堆叠部分设置在成像部分的上方并且原稿堆叠在所述原稿堆叠部分上;原稿进给部分,所述原稿进给部分设在所述成像部分上方,并且配置成进给堆叠在原稿堆叠部分上的原稿;原稿进给路径,所述原稿进给路径配置成将已由所述原稿进给部分进给的原稿引导到所述片材再传送路径;图像读取部分,所述图像读取部分配置成读取已由所述原稿进给部分进给的原稿的图像;排出原稿堆叠部分,所述排出原稿堆叠部分设置在成像部分的上方并且原稿排出到所述排出原稿堆叠部分上;原稿排出部分,所述原稿排出部分配置成将已由所述图像读取部分读取的原稿排出到排出原稿堆叠部分;原稿排出路径,所述原稿排出路径配置成将已沿着所述片材再传送路径引导的原稿引导到所述原稿排出部分;以及原稿传送部分,所述原稿传送部分配置成朝着所述原稿排出路径传送已沿着所述原稿进给路径引导的原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片材再传送路径包括上游部分和联结所述片材传送路径的U形转向部分,所述U形转向部分在片材传送方向上位于所述上游部分的下游,其中所述片材再传送路径的所述U形转向部分包括相对于所述片材再传送路径的所述上游部分远离所述片材传送路径凸出的凸出部分,并且其中所述图像读取部分沿着所述片材再传送路径的所述上游部分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原稿进给路径和所述原稿排出路径中的一个相对于所述片材再传送路径的引导片材和原稿的共用传送部分与所述片材传送路径相对地布置,并且沿着所述片材再传送路径的所述共用传送部分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图像读取部分沿着所述片材再传送路径的所述共用传送部分布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原稿排出路径沿着所述片材再传送路径的所述共用传送部分延伸,并且其中所述原稿传送部分使沿着所述片材再传送路径的所述共用传送部分经过的原稿的传送方向反向从而朝着所述原稿排出路径传送原稿。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图像读取部分设在所述片材再传送路径与所述原稿排出路径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当原稿沿着所述片材再传送路径经过时所述图像读取部分读取原稿的一个表面上的图像,并且当原稿沿着所述原稿排出路径经过时所述图像读取部分读取原稿的另一表面上的图像。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图像读取部分能够在用于读取沿着所述片材再传送路径经过的原稿的所述一个表面上的图像的位置与用于读取沿着所述原稿排出路径经过的原稿的所述另一表面上的图像的位置之间移动。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原稿进给路径沿着所述片材再传送路径的配置成引导原稿的所述共用传送部分延伸,并且其中所述原稿传送部分使沿着所述原稿进给路径经过的原稿的传送方向反向从而朝着所述片材再传送路径传送原稿。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图像读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加藤宏绪方敦史金子大辅稻生一志岩越智之安丸一郎青木大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