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粘滞阻尼墙,包括上部连接板、内钢板、外钢箱、粘滞阻尼材料和下部连接板;所述上部连接板固定在上层楼面梁的底部,所述内钢板固定在上部连接板底面的中部,所述外钢箱固定在下部连接板上,所述下部连接板固定在下层楼面梁顶部,所述外钢箱内充满粘滞阻尼材料,所述内钢板放置于粘滞阻尼材料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传统的内钢板设计为波纹型,比一般粘滞性阻尼墙的内钢板薄,但可以增大与粘滞液体的有效接触面积,还可以确保内钢板的面外稳定性,大大提高了阻尼墙的耗能性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更加稳定,更安全经济,在实际工程中可以达到良好的减震效果。(*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粘滞阻尼墙,包括上部连接板、内钢板、外钢箱、粘滞阻尼材料和下部连接板;所述上部连接板固定在上层楼面梁的底部,所述内钢板固定在上部连接板底面的中部,所述外钢箱固定在下部连接板上,所述下部连接板固定在下层楼面梁顶部,所述外钢箱内充满粘滞阻尼材料,所述内钢板放置于粘滞阻尼材料中。本技术将传统的内钢板设计为波纹型,比一般粘滞性阻尼墙的内钢板薄,但可以增大与粘滞液体的有效接触面积,还可以确保内钢板的面外稳定性,大大提高了阻尼墙的耗能性能。本技术更加稳定,更安全经济,在实际工程中可以达到良好的减震效果。【专利说明】一种粘滞阻尼墙
本技术涉及一种粘滞阻尼墙,属于建筑结构的新型耗能减震
。
技术介绍
消能减震技术是被动控制技术的一种,它是把结构的某些非承重构件设计成消能构件,或在结构的某些部位设置消能部件。小震作用下,结构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和刚度,能满足正常使用的要求。大震作用下,消能部件产生较大的阻尼力,吸收和耗散大量的地震能量,使主体结构的动力反应减小,达到减少结构损伤的目的。消能减震技术被广泛用于高层建筑、高耸构筑物和大跨桥梁的抗震和抗风,以及现有建筑物的抗震加固等方面。目前已经开发和运用的消能装置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消能结构构件,包括偏心钢支撑、方框支撑和竖缝剪力墙等;另一类是消能阻尼器,包括粘性和粘弹性阻尼器、摩擦阻尼器、金属阻尼器等。 粘滞阻尼墙是一种新型建筑结构减震消能部件,属于速度相关型阻尼器的一种,它由固定于楼面梁上的箱式薄墙片和固定于墙顶楼面梁而插入箱式薄墙以内的钢板组成,墙片内灌入高粘性的粘滞材料,当楼层发生相对位移或速度时,钢板在箱式薄墙内的粘滞材料中滑动,通过粘滞阻尼消耗地震能量,从而减小结构的地震反应。它具有很多优点:制作安装方便,不需要复杂的装置和特殊的材料,墙体与高粘滞材料的作用面积大,结构的阻尼比可以提高很多,吸收大量的地震能量;适用范围广,不影响建筑的整体外观。粘滞阻尼墙能够安装在一般的多层房屋结构中,同时也适用于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结构;维修方便,保养费用低,还能用于抗震加固和震后修复。 但是,这种传统的粘滞阻尼墙在工程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传统的粘滞阻尼墙结构的内钢板在粘滞材料中作剪切运动时,类似于作往复运动的活塞。内钢板通常固定在上层楼面梁的底部,实际结构设计时必须确保内钢板与上层楼面梁之间连接可靠,楼面梁必须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一般的建筑结构,在遇到强烈地震时,传统的粘滞阻尼墙的内钢板在非工作方向上存在发生剪切变形甚至失稳的可能,抗震性能会大打折扣,严重影响阻尼墙的耗能性能,危害建筑的安全性。在平面不规则结构中应用时,同样可能会导致粘滞阻尼墙的减震效果无法达到预期的设计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具备良好减震性能,具有更为广泛适用性的粘滞阻尼墙。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种粘滞阻尼墙,包括上部连接板、内钢板、外钢箱、粘滞阻尼材料和下部连接板;所述上部连接板固定在上层楼面梁的底部,所述内钢板固定在上部连接板底面的中部,所述外钢箱固定在下部连接板上,所述下部连接板固定在下层楼面梁顶部,所述外钢箱内充满粘滞阻尼材料,所述内钢板放置于粘滞阻尼材料中。 所述内钢板为薄的波纹型钢板,其波纹形式为折线型或曲线型。 所述内钢板上还开设有阻尼孔,所述阻尼孔形状为圆形、方形或椭圆形,根据实际工程调节阻尼孔的大小和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 本技术将传统的内钢板设计为波纹型,比一般粘滞性阻尼墙的内钢板薄,但可以增大与粘滞液体的有效接触面积,还可以确保内钢板的面外稳定性,大大提高了阻尼墙的耗能性能。内钢板在粘滞材料中作剪切运动,类似于作往复运动的活塞。在遇到强烈地震时,传统的内钢板在非工作方向上存在发生剪切变形从而失稳的可能,而波纹型钢板可以大大降低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降低了实际工程中的安装难度。另外,在波纹型钢板上开设阻尼孔,灵活地根据实际工程的需要调控所提供的阻尼,使减震耗能效果达到预期的设计效果。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粘滞阻尼墙主视图。 图2为本技术粘滞阻尼墙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粘滞阻尼墙内钢板为折线型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粘滞阻尼墙内钢板为曲线型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粘滞阻尼墙内钢板开有阻尼孔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叙述本技术。 实施例1 如图1-图3所示,一种粘滞阻尼墙,包括上部连接板1、内钢板2、外钢箱3、粘滞阻尼材料4和下部连接板5 ;所述上部连接板I固定在上层楼面梁的底部,所述内钢板2固定在上部连接板I底面的中部,所述外钢箱3固定在下部连接板5上,所述下部连接板5固定在下层楼面梁顶部,所述外钢箱3内充满粘滞阻尼材料4,所述内钢板2放置于粘滞阻尼材料4中。 本实施例的内钢板2采用折线型波纹钢板,内钢板2上不开设阻尼孔。 实施例2 如图3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内钢板2采用折线型波纹钢板,内钢板2上开设阻尼孔6,阻尼孔6的形状为圆形,可根据工程的情况调节阻尼孔6的大小和位置。 实施例3 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内钢板2采用曲线型波纹钢板,内钢板2上开设阻尼孔6,阻尼孔6的形状为方形,可根据工程的情况调节阻尼孔6的大小和位置。【权利要求】1.一种粘滞阻尼墙,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连接板(I)、内钢板(2)、外钢箱(3)、粘滞阻尼材料(4)和下部连接板(5);所述上部连接板(I)固定在上层楼面梁的底部,所述内钢板(2)固定在上部连接板(I)底面的中部,所述外钢箱(3)固定在下部连接板(5)上,所述下部连接板(5)固定在下层楼面梁顶部,所述外钢箱(3)内充满粘滞阻尼材料(4),所述内钢板(2 )放置于粘滞阻尼材料(4 )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滞阻尼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钢板(2)为薄的波纹型钢板,其波纹形式为折线型或曲线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滞阻尼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钢板(2)上还开设有阻尼孔(6),所述阻尼孔(6)形状为圆形、方形或椭圆形,根据实际工程调节阻尼孔(6)的大小和位置。【文档编号】E04B1/98GK204081128SQ201420504257【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3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3日 【专利技术者】石文龙, 郭煜, 胡宝琳 申请人:上海史狄尔建筑减震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粘滞阻尼墙,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连接板(1)、内钢板(2)、外钢箱(3)、粘滞阻尼材料(4)和下部连接板(5);所述上部连接板(1)固定在上层楼面梁的底部,所述内钢板(2)固定在上部连接板(1)底面的中部,所述外钢箱(3)固定在下部连接板(5)上,所述下部连接板(5)固定在下层楼面梁顶部,所述外钢箱(3)内充满粘滞阻尼材料(4),所述内钢板(2)放置于粘滞阻尼材料(4)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文龙,郭煜,胡宝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史狄尔建筑减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