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伸缩性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78145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08 0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厚度更小且褶皱的大小更加均匀的复合伸缩性材料。能够沿着第1方向(D1)伸缩的复合伸缩性材料具备:互相重合的第1无纺布片材部分(2A)和第2无纺布片材部分(2B)、以及配置在第1无纺布片材部分(2A)和第2无纺布片材部分(2B)之间的多个弹性构件(3)。弹性构件(3)在与第1方向(D1)正交的第2方向(D2)上彼此分开且沿着第1方向(D1)延伸,第1无纺布片材部分(2A)以及第2无纺布片材部分(2B)利用弹性构件(3)所使用的粘接剂互相接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复合伸缩性材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伸缩性材料。
技术介绍
能够沿第1方向伸缩的复合伸缩性材料是众所周知的(参照专利文献1)。该复合伸缩性材料具备:互相重合的第1无纺布片材和第2无纺布片材、以及配置在第1无纺布片材和第2无纺布片材之间的多个弹性构件。第1无纺布片材和第2无纺布片材在分别沿第1方向和与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不连续地设置成的接合部互相接合。弹性构件不通过接合部,而在第2方向上彼此分开且沿第1方向延伸,并且在复合伸缩性材料的第1方向上的两端固定于第1无纺布片材以及第2无纺布片材。其结果,在收缩状态下,在第1方向上相邻的2个接合部相互之间的第1无纺布片材部分在复合伸缩性材料的一侧面朝向厚度方向外方变形为凸状,在第1方向上相邻的2个接合部相互之间的第2无纺布片材部分在复合伸缩性材料的另一侧面朝向厚度方向外方变形为凸状。其结果,在复合伸缩性材料的一侧面利用第1无纺布片材形成在第2方向上连续的多个褶皱,在复合伸缩性材料的另一侧面利用第2无纺布片材形成在第2方向上连续的多个褶皱。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8085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所述的复合伸缩性材料可用于像例如一次性尿布的位于穿着者腰身的腰身构件那样在穿着时与穿着者的皮肤接触或者可视的构件。在这种情况下,从与穿着者的皮肤接触这样的方面考虑,优选的是,复合伸缩性材料的柔软性更高。另外,在复合伸缩性材料的保温功能较高时,穿着者的体表温度变高,有可能发生闷热或者皮肤困扰。因而,优选的是,复合伸缩性材料的保温功能较低。即,优选的是,复合伸缩性材料的厚度更小。而且,从与穿着者的皮肤接触这样的方面考虑,优选的是,复合伸缩性材料具有更优异的触感。而且,从可视的方面考虑,优选的是,复合伸缩性材料具有更优异的审美性。即,优选的是,形成于复合伸缩性材料的褶皱更小或者更均匀。在专利文献1中,考虑利用在第1方向上相邻的2个接合部相互之间的第1无纺布片材部分形成高度比较高的1个褶皱,利用第2无纺布片材部分形成高度比较高的1个褶皱。但是,在接合部相互之间形成1个褶皱是很困难的,实际上存在不均匀地形成高度比较低的多个褶皱的倾向。即,有可能在复合伸缩性材料形成无纺布片材多层重叠的部分,该部分的柔软性较差,因此,很难一致地获得优异的柔软性。另外,粗略地讲,专利文献1所述的复合伸缩性材料的厚度相当于在复合伸缩性材料的一侧面利用第1无纺布片材形成的褶皱的高度与在复合伸缩性材料的另一侧面利用第2无纺布片材形成的褶皱的高度之和。因而,很难减小该复合伸缩性材料的厚度。而且,由于利用褶皱在第1无纺布片材和第2无纺布片材之间形成有空气层,因此,复合伸缩性材料的保温功能提升,有可能容易发生闷热等。而且,在专利文献1中,考虑利用在第1方向上相邻的2个接合部相互之间的第1无纺布片材部分形成1个褶皱,利用第2无纺布片材部分形成1个褶皱。但是,很难在接合部相互之间形成1个褶皱,实际上存在不均匀地形成多个褶皱的倾向。即,很难形成均匀的褶皱。在这一点上,若减小第1方向上的接合部相互之间的间隔,则也许会形成均匀的褶皱。但是,在减小该间隔时,复合伸缩性材料每单位面积的接合部的面积或者数量变多,复合伸缩性材料的柔软性有可能下降。在为了抑制柔软性下降而减小各个接合部的面积时,第1无纺布片材和第2无纺布片材容易彼此剥离。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1观点,能够提供一种复合伸缩性材料,其能够沿着第1方向伸缩,其中,该复合伸缩性材料具备:互相重合的第1无纺布片材部分和第2无纺布片材部分、以及配置在第1无纺布片材部分和第2无纺布片材部分之间的多个弹性构件,弹性构件在与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上彼此分开且沿着第1方向延伸,第1无纺布片材部分以及第2无纺布片材部分利用弹性构件所使用的粘接剂互相接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2观点,能够提供一种复合伸缩性材料,其能够沿着第1方向伸缩,其中,该复合伸缩性材料具备:互相重合的第1无纺布片材部分和第2无纺布片材部分、以及配置在第1无纺布片材部分和第2无纺布片材部分之间的多个弹性构件,弹性构件在与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上彼此分开且沿着第1方向延伸,第1无纺布片材部分以及第2无纺布片材部分利用弹性构件所使用的粘接剂互相接合,在50%伸长状态下沿厚度方向对复合伸缩性材料施加3gf/cm2的压力时的厚度为2.0mm以下,而且50%伸长状态下的截面曲线的均方根高度(日文:二乗平均平方根高さ)为0.4mm以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3观点,能够提供一种复合伸缩性材料,其能够沿着第1方向伸缩,其中,该复合伸缩性材料具备:互相重合的第1无纺布片材部分和第2无纺布片材部分、以及配置在第1无纺布片材部分和第2无纺布片材部分之间的多个弹性构件,弹性构件在与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上彼此分开且沿着第1方向延伸,第1无纺布片材部分以及第2无纺布片材部分利用弹性构件所使用的粘接剂互相接合,50%伸长状态下的截面曲线单元的长度的波动系数为0.2以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4观点,能够提供一种复合伸缩性材料,其能够沿着第1方向伸缩,其中,该复合伸缩性材料具备:互相重合的第1无纺布片材部分和第2无纺布片材部分、以及配置在第1无纺布片材部分和第2无纺布片材部分之间的多个弹性构件,弹性构件在与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上彼此分开且沿着第1方向延伸,第1无纺布片材部分以及第2无纺布片材部分利用弹性构件所使用的粘接剂互相接合,50%伸长状态下的保温率为40%以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5观点,能够提供一种复合伸缩性材料,其能够沿着第1方向伸缩,其中,该复合伸缩性材料具备:互相重合的第1无纺布片材部分和第2无纺布片材部分、以及配置在第1无纺布片材部分和第2无纺布片材部分之间的多个弹性构件,弹性构件在与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上彼此分开且沿着第1方向延伸,第1无纺布片材部分以及第2无纺布片材部分利用弹性构件所使用的粘接剂互相接合,50%伸长状态下的截面曲线单元的密度为8个/cm~15个/cm。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6观点,能够提供一种复合伸缩性材料,其能够沿着第1方向伸缩,其中,该复合伸缩性材料具备:互相重合的第1无纺布片材部分和第2无纺布片材部分、以及配置在第1无纺布片材部分和第2无纺布片材部分之间的多个弹性构件,弹性构件在与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上彼此分开且沿着第1方向延伸,第1无纺布片材部分以及第2无纺布片材部分利用弹性构件所使用的粘接剂互相接合,以在50%伸长状态下对复合伸缩性材料施加的载荷从0.5gf/cm2变化到50gf/cm2的方式沿厚度方向压缩复合伸缩性材料时的平均压缩压力小于15gf/cm2,而且50%伸长状态下的截面曲线的均方根高度为0.4mm以下。专利技术的效果能够提供一种能够可靠地维持第1无纺布片材部分以及第2无纺布片材部分相互之间的接合,并且能够抑制由粘接剂导致的复合伸缩性材料的柔软性降低的复合伸缩性材料。能够提供一种厚度更小且褶皱更加均匀的复合伸缩性材料。能够提供一种柔软性一致地更加优异的复合伸缩性材料。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复合伸缩性材料的局部俯视图。图2是沿着图1中的线II-II观察到的剖视图。图3是复合伸缩性材料的局部分解立体图。图4是复合伸缩性材料的局部剖视立体图。图5是复合伸缩性材料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复合伸缩性材料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伸缩性材料,其能够沿着第1方向伸缩,其中,该复合伸缩性材料具备:互相重合的第1无纺布片材部分和第2无纺布片材部分、以及配置在第1无纺布片材部分和第2无纺布片材部分之间的多个弹性构件,弹性构件在与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上彼此分开且沿着第1方向延伸,第1无纺布片材部分以及第2无纺布片材部分利用弹性构件所使用的粘接剂互相接合。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05.09 JP 2012-107768;2012.05.09 JP 2012-107801.一种复合伸缩性材料,其能够沿着第1方向伸缩,其中,该复合伸缩性材料具备:互相重合的第1无纺布片材部分和第2无纺布片材部分、以及配置在第1无纺布片材部分和第2无纺布片材部分之间的多个弹性构件,弹性构件在与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上彼此分开且沿着第1方向延伸,第1无纺布片材部分以及第2无纺布片材部分利用弹性构件所使用的粘接剂互相接合,对于该复合伸缩性材料,在50%伸长状态下沿厚度方向对复合伸缩性材料施加3gf/cm2的压力时的厚度为2.0mm以下,而且50%伸长状态下的截面曲线的均方根高度为0.4mm以下,第1无纺布片材部分以及第2无纺布片材部分各自具备:多个凹凸区域,其具有沿着第1方向交替地重复且在第2方向上连续的凸部和凹部;以及至少1个非凹凸区域,其使这些凹凸区域在第2方向上彼此分开,凸部分别自非凹凸区域沿厚度方向突出,凹部分别在彼此相邻的2个凸部相互之间到达非凹凸区域为止,第1无纺布片材部分以及第2无纺布片材部分以凹凸区域相互间彼此相邻且非凹凸区域相互间彼此分开、而且在第2方向上凹凸区域相互间彼此对齐以及非凹凸区域相互间彼此对齐的方式重合,在彼此对齐的非凹凸区域相互之间配置有弹性构件,第1无纺布片材部分的至少一部分的凸部进入到第2无纺布片材部分的凹部内,第2无纺布片材部分的至少一部分的凸部进入到第1无纺布片材部分的凹部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伸缩性材料,其中,50%伸长状态下的截面曲线单元的长度的波动系数为0.2以下。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伸缩性材料,其中,以在50%伸长状态下对复合伸缩性材料施加的载荷从0.5gf/cm2变化到50gf/cm2的方式沿厚度方向压缩复合伸缩性材料时的平均压缩压力小于15gf/cm2。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奥田淳光野聪龟田范朋
申请(专利权)人: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