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清洁式双辊药丸造粒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76915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07 2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自清洁式双辊药丸造粒机,第一辊均匀开设若干在第一辊侧面均匀排布的第一半圆形凹槽,第二辊均匀开设若干在第二辊侧面均匀排布的第二半圆形凹槽,第一辊、第二辊转动过程中第一半圆形凹槽与第二半圆形凹槽一一对应扣合成形状与药丸形状匹配的相互独立的造粒空间,第一清洁辊设有若干在其侧面均匀排布的刷毛,第一清洁辊刷毛部分触及第一半圆形凹槽内壁,第二清洁辊设有若干在其侧面均匀排布的刷毛,第二清洁辊刷毛部分触及第二半圆形凹槽内壁。实现造粒药丸的过程中造粒空间的即时自清洁,不会使新造粒形成的药丸受到残留物质的影响,从而保证药丸的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自清洁式双辊药丸造粒机,第一辊均匀开设若干在第一辊侧面均匀排布的第一半圆形凹槽,第二辊均匀开设若干在第二辊侧面均匀排布的第二半圆形凹槽,第一辊、第二辊转动过程中第一半圆形凹槽与第二半圆形凹槽一一对应扣合成形状与药丸形状匹配的相互独立的造粒空间,第一清洁辊设有若干在其侧面均匀排布的刷毛,第一清洁辊刷毛部分触及第一半圆形凹槽内壁,第二清洁辊设有若干在其侧面均匀排布的刷毛,第二清洁辊刷毛部分触及第二半圆形凹槽内壁。实现造粒药丸的过程中造粒空间的即时自清洁,不会使新造粒形成的药丸受到残留物质的影响,从而保证药丸的品质。【专利说明】一种自清洁式双辊药丸造粒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药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自清洁式双辊药丸造粒机。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药丸一般采用双辊式造粒机进行造粒,双辊式造粒机一般包括两组辊,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并在由两组辊配合形成的造粒空间内进行造粒,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由于是流水线式生产,造粒空间内容易残留,并对周期性的造粒过程造成影响,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自清洁式双辊药丸造粒机,实现造粒药丸的过程中造粒空间的即时自清洁,不会使新造粒形成的药丸受到残留物质的影响,从而保证药丸的品质。 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自清洁式双辊药丸造粒机,包括基座、动力装置、齿轮联动机构、第一辊、第二辊、第一清洁辊、第二清洁辊,第一清洁辊、第一辊、第二辊、第二清洁辊依次由上至下布置并均受基座支撑且可相对于基座转动,动力装置通过齿轮联动机构传动第一辊、第二辊、第一清洁辊、第二清洁辊,第一辊均匀开设若干在第一辊侧面均匀排布的第一半圆形凹槽,第二辊均匀开设若干在第二辊侧面均匀排布的第二半圆形凹槽,第一辊、第二辊转动过程中第一半圆形凹槽与第二半圆形凹槽一一对应扣合成形状与药丸形状匹配的相互独立的造粒空间,第一清洁辊设有若干在其侧面均匀排布的刷毛,第一清洁辊刷毛部分触及第一半圆形凹槽内壁,第二清洁辊设有若干在其侧面均匀排布的刷毛,第二清洁辊刷毛部分触及第二半圆形凹槽内壁。 优选地,刷毛成排垂直分布于第一清洁辊侧壁,刷毛成排垂直分布于第二清洁辊侧壁。 优选地,刷毛成列垂直分布于第一清洁辊侧壁,刷毛成列垂直分布于第二清洁辊侧壁。 优选地,第一半圆形凹槽成排分布于第一辊侧壁,第二半圆形凹槽成排分布于第二辊侧壁。 优选地,第一半圆形凹槽成排分布于第一辊侧壁,第二半圆形凹槽成排分布于第二辊侧壁。 本专利技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药丸首先在造粒空间内成型,然后第一半圆形凹槽与第二半圆形凹槽分离,药丸脱落或者继续随第一辊或第二辊转动,随第一辊转动的药丸在第一清洁辊上刷毛的作用下脱落,有助于卸料,并使残留在第一半圆形凹槽内的物质也被刷落,从而防止下一次在该第一半圆形凹槽内造粒成型的药丸受到影响,同理,也可以防止下一次在第二半圆形凹槽内造粒成型的药丸受到影响,从而保证在连续生产过程中药丸的质量。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自清洁式双辊药丸造粒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自清洁式双辊药丸造粒机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在一种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自清洁式双辊药丸造粒机,包括基座1、动力装置2、齿轮联动机构3、第一辊4、第二辊5、第一清洁辊6、第二清洁辊7,第一清洁辊6、第一辊4、第二辊5、第二清洁辊7依次由上至下布置并均受基座I支撑且可相对于基座I转动,动力装置2通过齿轮联动机构3传动第一辊4、第二辊5、第一清洁辊6、第二清洁辊7,第一辊4均匀开设若干在第一辊4侧面均匀排布的第一半圆形凹槽8,第二辊5均匀开设若干在第二辊5侧面均匀排布的第二半圆形凹槽9,第一辊4、第二辊5转动过程中第一半圆形凹槽8与第二半圆形凹槽9 一一对应扣合成形状与药丸形状匹配的相互独立的造粒空间10,第一清洁辊6设有若干在其侧面均匀排布的刷毛,第一清洁辊6刷毛部分触及第一半圆形凹槽8内壁,第二清洁辊7设有若干在其侧面均匀排布的刷毛,第二清洁辊7刷毛部分触及第二半圆形凹槽9内壁。刷毛成排垂直分布于第一清洁辊6侧壁,刷毛成排垂直分布于第二清洁辊7侧壁。刷毛成列垂直分布于第一清洁辊6侧壁,刷毛成列垂直分布于第二清洁辊7侧壁。第一半圆形凹槽8成排分布于第一辊4侧壁,第二半圆形凹槽9成排分布于第二辊5侧壁。第一半圆形凹槽8成排分布于第一辊4侧壁,第二半圆形凹槽9成排分布于第二辊5侧壁。 本专利技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药丸首先在造粒空间10内成型,然后第一半圆形凹槽9与第二半圆形凹槽9分离,药丸脱落或者继续随第一辊4或第二辊5转动,随第一辊4转动的药丸在第一清洁辊6上刷毛的作用下脱落,有助于卸料,并使残留在第一半圆形凹槽9内的物质也被刷落,从而防止下一次在该第一半圆形凹槽9内造粒成型的药丸受到影响,同理,也可防止下一次在第二半圆形凹槽9内造粒成型的药丸受到影响,从而保证在连续生产过程中药丸的质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自清洁式双辊药丸造粒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I)、动力装置(2)、齿轮联动机构(3)、第一辊(4)、第二辊(5)、第一清洁辊¢)、第二清洁辊(7),第一清洁辊¢)、第一辊(4)、第二辊(5)、第二清洁辊(7)依次由上至下布置并均受基座(I)支撑且可相对于基座(I)转动,动力装置(2)通过齿轮联动机构(3)传动第一辊(4)、第二辊(5)、第一清洁辊(6)、第二清洁辊(7),第一辊(4)均匀开设若干在第一辊(4)侧面均匀排布的第一半圆形凹槽(8),第二辊(5)均匀开设若干在第二辊(5)侧面均匀排布的第二半圆形凹槽(9),第一辊(4)、第二辊(5)转动过程中第一半圆形凹槽(8)与第二半圆形凹槽(9) 一一对应扣合成形状与药丸形状匹配的相互独立的造粒空间(10),第一清洁辊(6)设有若干在其侧面均匀排布的刷毛,第一清洁辊(6)刷毛部分触及第一半圆形凹槽(8)内壁,第二清洁辊(7)设有若干在其侧面均匀排布的刷毛,第二清洁辊(7)刷毛部分触及第二半圆形凹槽(9)内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清洁式双辊药丸造粒机,其特征在于,刷毛成排垂直分布于第一清洁辊(6)侧壁,刷毛成排垂直分布于第二清洁辊(7)侧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清洁式双辊药丸造粒机,其特征在于,刷毛成列垂直分布于第一清洁辊(6)侧壁,刷毛成列垂直分布于第二清洁辊(7)侧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清洁式双辊药丸造粒机,其特征在于,第一半圆形凹槽(8)成排分布于第一辊(4)侧壁,第二半圆形凹槽(9)成排分布于第二辊(5)侧壁。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清洁式双辊药丸造粒机,其特征在于,第一半圆形凹槽(8)成排分布于第一辊(4)侧壁,第二半圆形凹槽(9)成排分布于第二辊(5)侧壁。【文档编号】A61J3/06GK104257498SQ201410591845【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清洁式双辊药丸造粒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动力装置(2)、齿轮联动机构(3)、第一辊(4)、第二辊(5)、第一清洁辊(6)、第二清洁辊(7),第一清洁辊(6)、第一辊(4)、第二辊(5)、第二清洁辊(7)依次由上至下布置并均受基座(1)支撑且可相对于基座(1)转动,动力装置(2)通过齿轮联动机构(3)传动第一辊(4)、第二辊(5)、第一清洁辊(6)、第二清洁辊(7),第一辊(4)均匀开设若干在第一辊(4)侧面均匀排布的第一半圆形凹槽(8),第二辊(5)均匀开设若干在第二辊(5)侧面均匀排布的第二半圆形凹槽(9),第一辊(4)、第二辊(5)转动过程中第一半圆形凹槽(8)与第二半圆形凹槽(9)一一对应扣合成形状与药丸形状匹配的相互独立的造粒空间(10),第一清洁辊(6)设有若干在其侧面均匀排布的刷毛,第一清洁辊(6)刷毛部分触及第一半圆形凹槽(8)内壁,第二清洁辊(7)设有若干在其侧面均匀排布的刷毛,第二清洁辊(7)刷毛部分触及第二半圆形凹槽(9)内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明志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三六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