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肉丁杏苞菇酱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875203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07 2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肉丁杏苞菇酱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将黄酱和杏苞菇末按重量比2:8混合,加入0.65wt%的酵母和面,45℃发酵6小时后打碎,蒸熟,凉透,接种米曲霉孢子,接种量为65gCFU/g,在温度45℃、湿度88%的条件下放于木盒中透气培养,每天翻料8次,菌落总数为3-4.8lgCFU/g时,即得到酱曲;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制成的肉丁杏苞菇酱酱体口感醇厚,营养丰富,香味浓郁,可直接食用,也可在烹饪饭菜时作为调味品加入;(2)与传统单菌种发酵相比,通过分时段控温发酵技术和多菌种联合发酵,可有效缩短发酵时间,传统发酵约需45-48天,应用此技术少于22天可完成发酵,提高氨基酸态氮含量48%以上,使酱香更浓郁,鲜味突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肉丁杏苞菇酱的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酱体发酵
,特别涉及。
技术介绍
调味酱作为日常饮食调料中所不可缺少的调料,特别在北方极为普遍,调味酱又分为多种类别,如单一口味的甜面酱、黄酱等,也有多种复杂口味的辣酱,不仅滋味鲜美,而且可以丰富菜肴营养。为上更加丰富不同口味的酱料,可以摄入更多的菌种食品,研制。 杏鲍菇,又名刺芹侧耳,是近年来开发栽培成功的集食用、药用、食疗于一体的珍稀食用菌新品种。杏鲍菇与其他一般品种的平菇、香菇、鸡腿菇等的区别是:组织紧密、富有弹性、采摘后保存的时间较一般菇要长,为此,将酱料与菌菇更好的结合,在调味酱的发酵下,与菌菇更好的结合,以达到传统发酵产品的水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它口感丰富,风味独特,是一种营养健康的调味酱的加工制作工艺。,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I)将黄酱和杏苞菇末按重量比2:8混合,加入0.65wt%的酵母和面,45°C发酵6小时后打碎,蒸熟,凉透,接种米曲霉孢子,接种量为65gCFU/g,在温度45°C、湿度88%的条件下放于木盒中透气培养,每天翻料8次,菌落总数为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肉丁杏苞菇酱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将黄酱和杏苞菇末按重量比2:8混合,加入0.65wt%的酵母和面,45℃发酵6小时后打碎,蒸熟,凉透,接种米曲霉孢子,接种量为65gCFU/g,在温度45℃、湿度88%的条件下放于木盒中透气培养,每天翻料8次,菌落总数为3‑4.8 lgCFU/g时,即得到酱曲;(2)将酱曲粉碎,按重量比1:1加入18wt%的食盐水,搅匀得到初混物,封口发酵,发酵条件如下:发酵初期,保持温度35℃,发酵42h;然后55℃发酵10天;加入占初混物0.32wt%的浓度为4.5wt%的D110谷氨酸菌液、占初混物0.1wt%的浓度为1.3wt%的乳酸菌液和占初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肉丁杏苞菇酱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I)将黄酱和杏苞菇末按重量比2:8混合,加入0.65wt%的酵母和面,45°C发酵6小时后打碎,蒸熟,凉透,接种米曲霉孢子,接种量为65gCFU/g,在温度45°C、湿度88%的条件下放于木盒中透气培养,每天翻料8次,菌落总数为3-4.8 lgCFU/g时,即得到酱曲;(2)将酱曲粉碎,按重量比1:1加入18wt%的食盐水,搅匀得到初混物,封口发酵,发酵条件如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秀群王强强张姬利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舜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