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门锁控制转换机构和滑门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70681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07 1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滑门锁控制转换机构,其在底座上加装闭锁器,闭锁器上的闭锁器输出臂通过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锁止转换臂相连。通过将闭锁器集成在滑门锁控制转换机构上,消除了车门精度和门锁系统生产精度对控制转换机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影响,增强了滑门锁控制转换机构的功能实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滑门锁,其安装有前述滑门锁控制转换机构,从而可避免误动作或操作后滑门无反应情况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滑门锁控制转换机构和滑门锁
本技术属于车辆的车门锁领域,特别是一种滑门锁控制转换机构。
技术介绍
滑门锁控制转换机构是滑门系统中非常关键的部件之一,主要用于手动或通过电动闭锁器控制滑门锁的锁止与解除锁止,同时,滑门锁控制转换机构还需满足可靠性和耐久性的要求。 现有滑门锁控制转换机构,如图1所示,包括底座101、第一锁止转换臂102、锁止推杆103、第二锁止转换臂104、内锁止拉杆105、控制器输出臂106、内开拨臂107、外开拨臂108、儿童保护器操作臂109,其中,第一锁止转换臂102和第二锁止转换臂104枢接在底座101的一侧,第一锁止转换臂102和第二锁止转换臂104通过锁止推杆103连接,内锁止拉杆105的一端与第二锁止转换臂104相连;控制器输出臂106、内开拨臂107、外开拨臂108通过同一个铆钉铆接在底座101的另一侧,儿童保护器操作臂109与内开拨臂107相连。该滑门锁控制转换机构与闭锁器单独成件,滑门锁控制转换机构需通过拉杆连接方能工作,连接精度受到车门精度以及门锁系统生产精度的影响,从而造成了控制转换机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降低,安装有上述控制转换机构的滑门锁容易出现误动作或操作后滑门无反应。 另外,现有滑门锁控制转换机构中控制器输出臂106与滑门锁中的滑门锁输入臂通过拉杆进行连接,当整车发生碰撞时,在惯性的作用下拉杆很可能会将车门拉开,很可能发生将车内人员甩出车辆的事故。为了克服上述缺陷,锁体摆臂处须增加配重块以平衡惯性作用,从而门锁系统的重量大幅增加。 再有,如图1所示,儿童保护操作臂109的运动方向为直线运动,儿童保护器摆臂为圆周运动,两者配合后易出现卡滞问题,操作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降低车门精度对滑门锁系统精度影响、操作准确性和可靠性得以提高的滑门锁控制转换机构;以及提供一种可避免误动作或操作后滑门无反应情况发生的滑门锁。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滑门锁控制转换机构,包括底座、第一锁止转换臂、锁止推杆、第二锁止转换臂、内锁止拉杆、控制器输出臂、内开拨臂、外开拨臂,其中,所述第一锁止转换臂和所述第二锁止转换臂枢接在所述底座正面的一侧,所述第一锁止转换臂和所述第二锁止转换臂通过所述锁止推杆相连接,所述内锁止拉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锁止转换臂相连;所述控制器输出臂、所述内开拨臂和所述外开拨臂共同固定在所述底座正面的另一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闭锁器,所述闭锁器上设置有闭锁器输出臂,该闭锁器输出臂通过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锁止转换臂相连。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为闭锁器推杆。 优选地,所述闭锁器与所述第一锁止转换臂和所述第二锁止转换臂位于所述底座的同一侧,且该闭锁器位于所述第一锁止转换臂和所述第二锁止转换臂之间。 优选地,所述闭锁器推杆与所述锁止推杆平行设置。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输出臂通过锁体拉丝与滑门锁中的滑门锁输入臂相连。 优选地,所述锁体拉丝包括护套和设置在所述护套内的芯线,所述护套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芯线将所述控制器输出臂和所述滑门锁输入臂相连。 优选地,所述底座上枢接有儿童保护器操作臂,所述儿童保护器操作臂通过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内开拨臂相连。 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部为儿童保护器离合杆。 优选地,所述儿童保护器操作臂和所述闭锁器在所述底座上相对设置,所述控制器输出臂、所述内开拨臂和所述外开拨臂位于所述童保护器操作臂和所述闭锁器之间。 一种滑门锁,该滑门锁上安装有上述任一种所述的滑门锁控制转换机构。 本技术滑门锁控制转换机构,在底座上加装闭锁器,闭锁器上的闭锁器输出臂通过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锁止转换臂相连。将闭锁器集成在滑门锁控制转换机构上,消除了车门精度和门锁系统生产精度对控制转换机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影响,增强了滑门锁控制转换机构的功能实现。安装有本技术滑门锁控制转换机构的滑门锁可避免误动作或操作后滑门无反应情况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滑门锁控制转换机构的主视图; 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滑门锁控制转换机构主视图; 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滑门锁控制转换机构锁止的状态图; 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滑门锁控制转换机构解除锁止的状态图; 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儿童保护器开启状态下滑门锁控制转换机构的状态图; 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儿童保护器关闭状态下滑门锁控制转换机构的状态图。 图1中附图标记为:101底座、102第一锁止转换臂、103锁止推杆、104第二锁止转换臂、105内锁止拉杆、106控制器输出臂、107内开拨臂、108外开拨臂、109儿童保护器操作臂。 图2中附图标记为:1底座、2闭锁器、3闭锁器推杆、4闭锁器输出臂、5第一锁止转换臂、6锁止推杆、7第二锁止转换臂、8内锁止拉杆、9锁体拉丝、10控制器输出臂、11内开拨臂、12外开拨臂、13儿童保护器操作臂、14儿童保护器离合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一种滑门锁控制转换机构,包括底座1、闭锁器2、闭锁器输出臂4、第一锁止转换臂5、锁止推杆6、第二锁止转换臂7、内锁止拉杆8、控制器输出臂10、内开拨臂11、外开拨臂12,其中,第一锁止转换臂5和第二锁止转换臂7枢接在底座I正面的一侧,第一锁止转换臂5和第二锁止转换臂7通过锁止推杆6相连接,内锁止拉杆8的一端与第二锁止转换臂7相连;控制器输出臂10、内开拨臂11和外开拨臂12共同固定在底座I正面的另一侧;底座I上设置有闭锁器2,闭锁器2上设置有闭锁器输出臂4,该闭锁器输出臂4通过第一连接部与第二锁止转换臂7相连。优选地,第一连接部为闭锁器推杆3,闭锁器推杆3结构简单,便于制造且能够很好地实现对第二锁止转换臂7的推动。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设计其他连接结构来实现功能。为了提升控制转换结构的紧凑性,优选闭锁器2与第一锁止转换臂5和第二锁止转换臂7位于底座I的同一侧,且该闭锁器2位于第一锁止转换臂5和第二锁止转换臂7之间。进一步优选地,闭锁器推杆3与锁止推杆6平行设置,其目的在于,一方面提升了控制转换结构的紧凑性且确保了闭锁器推杆3长度较短,另一方面闭锁器推杆3与锁止推杆6平行设置可防止两者在动作时发生干涉。 通过将闭锁器2集成在滑门锁控制转换机构上,消除了车门精度和门锁系统生产精度对控制转换机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影响,增强了滑门锁控制转换机构的功能实现。 一种实施例,如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控制器输出臂10通过锁体拉丝9与滑门锁中的滑门锁输入臂相连。优选地,锁体拉丝9包括护套和设置在护套内的芯线,护套设置在底座I上,芯线将控制器输出臂10和滑门锁输入臂相连。用锁体拉丝9代替现有的拉杆,避免了在惯性的作用下拉杆将车门拉开把车内人员甩出车辆的情况出现,且锁体拉丝9重量较轻可降低滑门锁控制转换机构的整体重量。 另一种实施例,如图2所不,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底座I上枢接有儿童保护器操作臂13,儿童保护器操作臂13通过第二连接部与内开拨臂11相连。优选地,第二连接部为儿童保护器离合杆14,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滑门锁控制转换机构,包括底座(1)、第一锁止转换臂(5)、锁止推杆(6)、第二锁止转换臂(7)、内锁止拉杆(8)、控制器输出臂(10)、内开拨臂(11)、外开拨臂(12),其中,所述第一锁止转换臂(5)和所述第二锁止转换臂(7)枢接在所述底座(1)正面的一侧,所述第一锁止转换臂(5)和所述第二锁止转换臂(7)通过所述锁止推杆(6)相连接,所述内锁止拉杆(8)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锁止转换臂(7)相连;所述控制器输出臂(10)、所述内开拨臂(11)和所述外开拨臂(12)共同固定在所述底座(1)正面的另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闭锁器(2),所述闭锁器(2)上设置有闭锁器输出臂(4),该闭锁器输出臂(4)通过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锁止转换臂(7)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滑门锁控制转换机构,包括底座(I)、第一锁止转换臂(5)、锁止推杆¢)、第二锁止转换臂(7)、内锁止拉杆(8)、控制器输出臂(10)、内开拨臂(11)、外开拨臂(12),其中,所述第一锁止转换臂(5)和所述第二锁止转换臂(7)枢接在所述底座(I)正面的一侧,所述第一锁止转换臂(5)和所述第二锁止转换臂(7)通过所述锁止推杆(6)相连接,所述内锁止拉杆(8)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锁止转换臂(7)相连;所述控制器输出臂(10)、所述内开拨臂(11)和所述外开拨臂(12)共同固定在所述底座(I)正面的另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I)上设置有闭锁器(2),所述闭锁器(2)上设置有闭锁器输出臂(4),该闭锁器输出臂(4)通过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锁止转换臂(7)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门锁控制转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为闭锁器推杆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门锁控制转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闭锁器(2)与所述第一锁止转换臂(5)和所述第二锁止转换臂(7)位于所述底座(I)的同一侧,且该闭锁器(2)位于所述第一锁止转换臂(5)和所述第二锁止转换臂(7)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滑门锁控制转换机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玺刘少峰王大鹏代光艳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