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高铁结构体的PSI沉降监测结果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铁沉降监测技术,特别是涉及采用PSI沉降监测方法进行高铁结构体沉降监测的技术。
技术介绍
近年来,DInSAR(DifferenceInterferometricSAR,差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已经成为区域沉降监测最有效和常用的手段,利用DInSAR技术,能够采用非接触的方式,对地表上某个研究区域在一定周期内的微小形变量进行监测,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地表区域沉降监测。这种技术受到时空失相干及大气的影响较大,监测精度一般在厘米级。为了提高精度,研究人员提出了PSI(PermanentScattererInterferometricSAR,永久散射体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这种技术把关注的重点整个SAR影像转移到了相关性良好的PS(PermanentScatterer,永久散射体)点,在降低时空失相干影响的同时,大大提高了解缠的精度,将形变监测精度提高到毫米级,这为PSI沉降监测技术在高铁结构体沉降监测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使用高分雷达数据,采用PSI技术可以对高铁结构体进行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高铁结构体的PSI沉降监测结果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提取高铁结构体PS点(S1),PS点归中处理(S2),基于高程改正值的PS点滤波处理(S3),基于沉降速率差的PS点移动滤波处理(S4),异常PS点处理(S5),稀释堆积的PS点(S6),提取时空维上沉降信息(S7);所述的PS点归中处理(S2),是指根据线位与高铁结构体上PS点位置关系,计算任意PS点与高铁线位里程之间的关系,并将PS点归中至高铁中心线位对应的里程上,使得高铁结构体上的PS点由空间二维分布转换为一维分布,并按照里程方向重新排列;所述的基于高程改正值的PS点滤波处理(S3),是指对于归中后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高铁结构体的PSI沉降监测结果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提取高铁结构体PS点(S1),PS点归中处理(S2),基于高程改正值的PS点滤波处理(S3),基于沉降速率差的PS点移动滤波处理(S4),异常PS点处理(S5),稀释堆积的PS点(S6),提取时空维上沉降信息(S7);所述的PS点归中处理(S2),是指根据线位与高铁结构体上PS点位置关系,计算任意PS点与高铁线位里程之间的关系,并将PS点归中至高铁中心线位对应的里程上,使得高铁结构体上的PS点由空间二维分布转换为一维分布,并按照里程方向重新排列;所述的基于高程改正值的PS点滤波处理(S3),是指对于归中后的PS点,利用PS点高程改正值,和对应的PS点位置处高铁结构体表面高程与地形高程的差值进行比较,寻找存在明显异常的PS点并从PS点集合中删除,得到更新后的高铁结构体PS点集合;所述的基于沉降速率差的PS点移动滤波处理(S4),是指计算每一个PS点的沉降速率,并计算相邻PS点之间沉降速率的差异,根据高铁结构体的沉降先验知识,设定相邻PS点沉降速率差值的阈值,通过比较相邻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文峰,王长进,甘俊,韩祖杰,刘成,刘小龙,徐明伟,
申请(专利权)人: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