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伟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的中药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68125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07 09: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的中药组合物,其由以下重量份原料药组成:茵陈20-50份,昆布10-30份,炒槐角5-20份,煨莪术5-20份,海藻10-25份,煨三棱5-20份,醋制鳖甲5-25份,赤芍5-15份,旋复花5-25份,地龙10-30份,五灵脂5-20份,蒲黄5-20份,夏枯草20-40份,蒲公英20-50份。该中药组合物对肝病因正气亏虚,肝脾失调所致的胁肋疼痛,腹胀,纳差,身倦乏力,头晕,气短面色灰暗,疲倦,牙龈出血,口苦咽干,大便色暗,腹痛,肋痛等症状有明显的减轻和消除作用,用于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临床有效率达95%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的中药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
,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介绍
“慢性肝炎一肝纤维化一肝硬化一肝癌”是肝脏疾病演化的一条途径,对病患的生存形成相当大的威胁。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在我国大多数为肝炎后肝硬化,少部分为酒精性肝硬化和血吸虫性肝硬化。病理组织学上有广泛的肝细胞坏死、残存肝细胞结节性再生、结缔组织增生与纤维隔形成,导致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成,肝脏逐渐变形、变硬而发展为肝硬化。 早期由于肝脏代偿功能较强可无明显症状,后期则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并有多系统受累,晚期常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脾功能亢进、腹水、癌变等并发症。引起肝硬化的病因很多,可分为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代谢性肝硬化、胆汁淤积性肝硬化、肝静脉回流受阻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硬化、毒物和药物性肝硬化、营养不良性肝硬化、隐源性肝硬化等。 临床表现:代偿期可有肝炎临床表现,亦可隐匿起病。可有轻度乏力、腹胀、肝脾轻度肿大、轻度黄疸,肝掌、蜘蛛痣。 失代偿期,有肝功损害及门脉高压症候群,主要表现为:I)全身症状:乏力、消瘦、面色晦暗,尿少、下肢水肿。 2)消化道症状:食欲减退、腹胀、胃肠功能紊乱甚至吸收不良综合征,肝源性糖尿病,可出现多尿、多食等症状。 3)出血倾向及贫血;齿龈出血、鼻衄、紫癜、贫血。 4)内分泌障碍:蜘蛛痣、肝掌、皮肤色素沉着、女性月经失调、男性乳房发育、腮腺肿大。 5)低蛋白血症:双下肢水肿、尿少、腹腔积液、肝源性胸腔积液。 6)门脉高压:腹腔积液、胸腔积液、脾大、脾功能亢进、门脉侧支循环建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壁静脉曲张。 目前用于治疗肝硬化的常规药,存在药效不明显、见效迟缓等缺陷,以致于很多患者因肝纤维化的不断加重,最后引发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癌变等并发症而死亡,给患者和家属带来了极大的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的中药组合物,该药物服用方便、疗效显著且见效快。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的中药组合物,其由以下重量份原料药组成: 茵陈20 - 50份,昆布10 - 30份,炒槐角5 — 20份,煨莪术5 — 20份,海藻10 — 25份,煨三棱5 — 20份,醋制鳖甲5 — 25份,赤芍5 — 15份,旋复花5 — 25份,地龙10 — 30份,五灵脂5 — 20份,蒲黄5 — 20份,夏枯草20 — 40份,蒲公英20 — 50份。 较好的,上述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的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份原料药组成: 茵陈30份,昆布15份,炒槐角10份,煨莪术10份,海藻15份,煨三棱10份,醋制鳖甲 15份,赤苟10份,旋复花10份,地龙15份,五灵脂10份,蒲黄10份,夏枯草30份,蒲公英30份。 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可以按照常规的中药制剂方法制备成任何一种常用口服制剂,所述口服制剂可以为汤剂、丸剂、胶囊剂、片剂、粉剂、颗粒剂或口服液。如可按比例取上述重量份洗净、晾干的十四味原料药,分别粉碎研磨成末(以过100 - 120目筛为宜),按照本领域的常规方法制成如绿豆大小的水丸(水丸8粒重约Ig)。 用法用量:饭后温开水送服,每日三次,一次1g (即80粒),30天为一个疗程。注意事项:服药期间停服其它中西药,忌食生葱,辣椒,绝对禁饮白酒。 水丸也称水泛丸,一般采用泛制法将方中全部药物细粉制成小丸。泛制丸粒体积小,表面致密光滑、色泽一致,既便于吞服,又不易吸潮,利于保管贮存。患者服药后,大小便次数增多,大便色暗,小便色黄,使药物起到排毒作用,随着体内毒素的排出,小便逐渐变清,疗效明显。根据患者的病情轻重,服用水丸一般I 一 6个疗程即痊愈康复,愈后不复发。 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的药理如下:茵陈,可清热利湿;退黄;主治:黄疸、小便不利、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炎等;药理学研究茵陈有利胆、保肝功能;解热,抗炎;降血脂,降压扩冠等作用。昆布,褐藻门褐藻纲翅藻科的一种橄榄褐色,中央有两条平行纵走的浅沟的藻类,卷曲成团状,蔌缠结成把,全体呈黑褐色或绿褐色,表面附有白霜;功能主治:软坚散结,消痰,利水;用于瘿瘤、瘰疬、睾丸肿痛、痰饮水肿。槐角,为豆科植物槐的干燥花及花蕾、成熟果实;性味与归经:苦,寒,归肝、大肠经;功能与主治:清热泻火,凉血止血;用于肠热便血,痔肿出血,肝热头痛,眩晕目赤。莪术,有行气止痛、积散结、破血祛瘀的作用。海藻,是生长在海中的藻类,是植物界的隐花植物;性味:味苦、咸,性寒,无毒;功效:软坚;消痰;利水;退肿;散结气痈肿、腹内积块、胀痛、腹中空鸣;还可下水肿,留气结热,利小便。三棱,又名黑三棱,为黑三棱科植物黑三棱的干燥块茎;治症瘕积聚、气血凝滞、心腹疼痛、胁下胀疼、跌打损伤、疮肿坚硬。鳖甲,鳖科动物鳖的背甲;咸、寒。归肝、肾经;滋肾潜阳,软坚散结。赤芍,功能:行瘀、止痛、凉血、消肿。旋复花,又名:驴儿草、百叶草;功用主治:消痰,下气,软坚,行水;治胸中痰结,胁下胀满,咳喘,呃逆,唾如胶漆,心下痞粳,噫气不除,大腹水肿。地龙,别名蚯蚓,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五灵脂,性味甘温,具有活血散瘀的功效。蒲黄,别名蒲花,有止血,化瘀,通淋等功效。夏枯草,有清火明目之功效,能治目赤肿痛、头痛等。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等,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头状花序,种子上有白色冠毛结成的绒球,花开后随风飘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其可清热解毒,利尿散结;《山东中药》中记载:为解毒、消炎、清热药。上述诸药以“扶正祛邪、清肝解毒”为原则,配伍合理,相辅相成,各原料药相互协调在一起最大程度发挥药效,增强了药物软肝消脾、培补气血、疏肝解郁、健脾益气、清肝解毒、理气止痛之功效;使药物具有明显的保肝作用,适用于慢性肝炎、肝硬化等症。 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治疗手段简单、服用方便、疗效显著。经临床试验观察,对肝病因正气亏虚,肝脾失调所致的胁肋疼痛、腹胀、纳差、身倦乏力、头晕、气短面色灰暗、疲倦、牙龈出血、口苦咽干、大便色暗、腹痛、肋痛等症状有明显的减轻和消除作用,可用于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等。经药物试验证明,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安全无毒副作用,长期服用,疗效更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实施例1:一种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的中药组合物,其由下述重量比例的原料药组成:茵陈30g,昆布15 g,炒槐角10 g,煨莪术10 g,海藻15 g,煨三棱10 g,醋制鳖甲15g,赤苟10 g,旋复花10 g,地龙15 g,五灵脂10 g,蒲黄15 g,夏枯草30 g,蒲公英30 g。 实施例2:一种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的中药组合物,其由下述重量比例的原料药组成:茵陈45g,昆布10g,炒槐角15g,煨莪术15g,海藻25g,煨三棱5g,醋制鳖甲20g,赤芍15g,旋复花15g,地龙1g,五灵脂15g,蒲黄1g,夏枯草35g,蒲公英25g。 实施例3:一种治疗慢性肝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原料药组成: 茵陈20-50份,昆布10-30份,炒槐角5-20份,煨莪术5-20份,海藻10-25份,煨三棱5-20份,醋制鳖甲5-25份,赤芍5-15份,旋复花5-25份,地龙10-30份,五灵脂5-20份,蒲黄5-20份,夏枯草20-40份,蒲公英20-5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原料药组成: 茵陈20 - 50份,昆布10 - 30份,炒槐角5 — 20份,煨莪术5 — 20份,海藻10 — 25份,煨三棱5 — 20份,醋制鳖甲5 — 25份,赤芍5 — 15份,旋复花5 — 25份,地龙10 — 30份,五灵脂5 — 20份,蒲黄5 —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伟
申请(专利权)人:胡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