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65213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04 0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儿童座椅,是靠背框架两侧中部位置与扶手的两端铰连,扶手两侧的中部与左、右U形件的上端铰连,左、右的U形件下端与左、右支撑杆的上端铰连,左、右的支撑杆中下部位置与底座框架两侧中部铰连,左、右支撑杆的下端与左、右连接杆一端铰连;左、右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左、右的脚踏杆的中上部铰连;左、右脚踏杆的上端与底座框架前端两侧铰连;左、右脚踏杆的下端设有左、右脚踏,底座框架后端设有底座立管,底座立管两侧下部与靠背框架两侧的下端铰连,这样组成了左、右两侧七杆的折叠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折叠方便还可以前后两用,结构坚固,安装快捷,制造成本低,经济耐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儿童座椅,是靠背框架两侧中部位置与扶手的两端铰连,扶手两侧的中部与左、右U形件的上端铰连,左、右的U形件下端与左、右支撑杆的上端铰连,左、右的支撑杆中下部位置与底座框架两侧中部铰连,左、右支撑杆的下端与左、右连接杆一端铰连;左、右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左、右的脚踏杆的中上部铰连;左、右脚踏杆的上端与底座框架前端两侧铰连;左、右脚踏杆的下端设有左、右脚踏,底座框架后端设有底座立管,底座立管两侧下部与靠背框架两侧的下端铰连,这样组成了左、右两侧七杆的折叠机构,本技术不仅折叠方便还可以前后两用,结构坚固,安装快捷,制造成本低,经济耐用。【专利说明】一种儿童座椅
本技术涉及一种儿童座椅,属于电动车、自行车用儿童座椅

技术介绍
现有的车用儿童座椅只能放在电动车、自行车的前面或者后面,不能前后通用,专利申请号为CN201410121944的一种电动车后置折叠儿童座椅,缺点是不能前置。专利申请号为CN201310618063的一种前置儿童折叠座椅,缺点不能后置,无护栏,安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前后座两用、折叠结构牢固可靠,制造成本低的新型儿童座椅。 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儿童座椅,包括儿童座椅的靠背框架,底座框架,扶手,底座立管,左、右支撑杆,左、右脚踏杆,左、右U形件,左、右连接杆,固定条,左、右扳手,左、右扭簧,活动脚蹬。所述靠背框架两侧约中部位置与扶手的两端铰链;扶手两侧的中部位置与左、右U形件的上端铰链;左、右的U形件下端与左、右支撑杆的上端铰链;左、右的支撑杆中下部位置与底座框架两侧中部铰链;左、右支撑杆的下端与左、右连接杆一端绞链;左、右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左、右的脚踏杆的中上部绞链;左、右脚踏杆的上端与底座框架前端两侧铰链;左、右脚踏杆的下端设有左、右脚踏。所述的底座框架后端设有底座立管,底座立管两侧靠下的位置与靠背框架的下端铰链。这样由靠背框架、扶手、底座框架、左右U形件及左右支撑杆、左右连接杆、左右脚踏杆组成了左右两侧的七杆折叠机构,形成了一种后置座椅。 作为改进底座框架上设有两条固定条;固定条用来安装活动脚蹬,使得活动脚蹬可自由拆装,实现了座椅前置,克服了现有儿童座椅不能前后两用的缺点。 作为改进底座立管两侧上端位置与左、右扳手中部位置铰链,铰链处设有左、右扭簧,左、右扭簧一端放在左、右扳手的下面,另一端放在底座立管两侧中部的小孔内。该机构用来控制座椅的折叠,克服了现有儿童座椅放在前面但不能折叠的缺点。 本技术的技术效果是: 本技术结构简单,七杆的折叠结构更可靠,活动脚蹬的设计使得座椅可以前后两用,安装简单快捷,经济耐用,成本低。扳手和扭簧的使用实现了座椅前置时可以折叠,携带方便。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主视图。 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右视图。 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后视图。 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主视图。 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2右视图。 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2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和2所示,一种儿童座椅,是靠背2框架两侧中部位置与扶手I的两端铰链;扶手I左侧的中部位置与左U形件9的上端铰链;左U形件9下端与左支撑杆3的上端铰链;左支撑杆3中下部位置与底座框架4左侧面的中部铰链;左支撑杆3的下端与左连接杆10的一端铰链;左连接杆10的另一端与左脚踏杆7的中上部铰链;左脚踏杆7的上端与底座框架4前端左侧铰链;左脚踏杆7的下端设有左脚踏;所述的底座框架4后端设有底座立管5,底座立管5左侧靠下的位置与靠背框架2左侧的下端铰连,这样由靠背2框架、扶手1、底座框架4、左U形件9及左支撑杆3、左连接杆10、左脚踏杆7七杆组成了左侧折叠机构;底座立管5左侧上端位置与左扳手12的中部铰连,铰连处设有左扭簧11,左扭簧11 一端固定在左扳手12的下面,左扭簧11另一端固定在底座立管5左侧中部的小孔内,该机构用来控制座椅左侧机构的折叠; 所述扶手I右侧的中部位置与右U形件13的上端铰链;右U形件13下端与右支撑杆14的上端铰连;右支撑杆14中下部位置与底座框架4右侧面的中部铰连;右支撑杆14的下端与右连接杆15的一端铰连;右连接杆15的另一端与右脚踏杆16的中上部铰连;右脚踏杆16的上端与底座框架4前端右侧铰连;右脚踏杆16的下端设有右脚踏;所述的底座立管5右侧靠下的位置与靠背框架2右侧的下端铰连,这样由靠背2框架、扶手1、底座框架4、右U形件13及右支撑杆14、右连接杆15、右脚踏杆16七杆组成了右侧折叠机构;底座立管5右侧上端位置与右扳手18的中部铰连,铰连处设有右扭簧17,右扭簧17 —端固定在右扳手18的下面,右扭簧17另一端固定在底座立管5右侧中部的小孔内,该机构用来控制座椅右侧机构的折叠,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可折叠的后置座椅。 实施例2: 本技术实施例2如图4、图5和图6所示,底座框架4设有两条固定条6,用来安装活动脚蹬8,方便拆装活动脚蹬8,其它构造同实施例1,形成了一种可折叠的前置式儿童座椅。 本专利技术未详细说明的内容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从本实施例及现有技术获得启发,进行变形得到其它实施例。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根据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来确定。【权利要求】1.一种儿童座椅,包括靠背(2),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2)框架两侧中部位置与扶手(I)的两端铰链;扶手(I)左侧的中部位置与左U形件(9)的上端铰链;&U形件(9)下端与左支撑杆(3)的上端铰链;左支撑杆(3)中下部位置与底座框架(4)左侧面的中部铰链;左支撑杆(3)的下端与左连接杆(10)的一端铰链;左连接杆(10)的另一端与左脚踏杆(7)的中上部铰链;左脚踏杆(7)的上端与底座框架(4)前端左侧铰链;左脚踏杆(7)的下端设有左脚踏;所述的底座框架(4)后端设有底座立管(5),底座立管(5)左侧靠下的位置与靠背(2)框架左侧的下端铰链,由靠背(2)框架、扶手(I)、底座框架(4)、左U形件(9)及左支撑杆(3)、左连接杆(10)、左脚踏杆(7)七杆组成了左侧机构; 所述扶手(I)右侧的中部位置与右U形件(13)的上端铰链;右U形件(13)下端与右支撑杆(14)的上端铰链;右支撑杆(14)中下部位置与底座框架(4)右侧面的中部铰链;右支撑杆(14)的下端与右连接杆(15)的一端铰链;右连接杆(15)的另一端与右脚踏杆(16)的中上部铰链;右脚踏杆(16)的上端与底座框架(4)前端右侧铰链;右脚踏杆(16)的下端设有右脚踏;所述的底座立管(5)右侧靠下的位置与靠背框架(2)右侧的下端铰链,这样由靠背(2)框架、扶手(I)、底座框架(4)、右U形件(13)及右支撑杆(14)、右连接杆(15)、右脚踏杆(16)七杆组成了右侧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儿童座椅,其特征在于:底座立管(5)左侧上端与左扳手(12)的中部铰连,铰连处设有左扭簧(11),左扭簧(11) 一端固定在左扳手(12)的下面,左扭簧(11)另一端固定在底座立管(5)左侧中部的小孔内,该机构用来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儿童座椅,包括靠背(2),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2)框架两侧中部位置与扶手(1)的两端铰链;扶手(1)左侧的中部位置与左U形件(9)的上端铰链;左U形件(9)下端与左支撑杆(3)的上端铰链;左支撑杆(3)中下部位置与底座框架(4)左侧面的中部铰链;左支撑杆(3)的下端与左连接杆(10)的一端铰链;左连接杆(10)的另一端与左脚踏杆(7)的中上部铰链;左脚踏杆(7)的上端与底座框架(4)前端左侧铰链;左脚踏杆(7)的下端设有左脚踏;所述的底座框架(4)后端设有底座立管(5),底座立管(5)左侧靠下的位置与靠背(2)框架左侧的下端铰链,由靠背(2)框架、扶手(1)、底座框架(4)、左U形件(9)及左支撑杆(3)、左连接杆(10)、左脚踏杆(7)七杆组成了左侧机构;所述扶手(1)右侧的中部位置与右U形件(13)的上端铰链;右U形件(13)下端与右支撑杆(14)的上端铰链;右支撑杆(14)中下部位置与底座框架(4)右侧面的中部铰链;右支撑杆(14)的下端与右连接杆(15)的一端铰链;右连接杆(15)的另一端与右脚踏杆(16)的中上部铰链;右脚踏杆(16)的上端与底座框架(4)前端右侧铰链;右脚踏杆(16)的下端设有右脚踏;所述的底座立管(5)右侧靠下的位置与靠背框架(2)右侧的下端铰链,这样由靠背(2)框架、扶手(1)、底座框架(4)、右U形件(13)及右支撑杆(14)、右连接杆(15)、右脚踏杆(16)七杆组成了右侧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征薛一冰王哲孙秀梅
申请(专利权)人:莱阳市大宝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