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62886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01 22: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安装于电路板上的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限位件和紧固件。所述绝缘本体设有第一收容槽、与所述第一收容槽上下间隔设置的第二收容槽以及贯通所述第一收容槽与所述第二收容槽的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导电端子收容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内。所述限位件收容于所述第二限位部内。所述紧固件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槽内,且对应设置于所述限位件的下方。所述紧固件的至少一侧边开设有供所述导电端子穿过的凹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安装于电路板上的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限位件和紧固件。所述绝缘本体设有第一收容槽、与所述第一收容槽上下间隔设置的第二收容槽以及贯通所述第一收容槽与所述第二收容槽的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导电端子收容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内。所述限位件收容于所述第二限位部内。所述紧固件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槽内,且对应设置于所述限位件的下方。所述紧固件的至少一侧边开设有供所述导电端子穿过的凹槽。【专利说明】电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安装于电路板上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电连接器被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中,以与外部设备交换信息、数据等。电连接器一般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端子以及将所述端子固定安装至所述绝缘本体内的紧固件。所述端子的焊接脚自绝缘本体伸出,以焊接在电路板上。 为了满足电子产品传输信号稳定、传输效率高的要求,现需要保证电连接器的稳定性较强。现有的电连接器在组装时,通常先将端子安装至绝缘本体上,接着再通过紧固件将端子与绝缘本体固定。然而,为了防止紧固件脱离绝缘本体,现通常会在装上紧固件的地方补上胶,以使得紧固件与绝缘本体稳固连接。但这样的操作在胶干掉后,紧固件还是较容易脱离绝缘本体,稳定性很弱。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电连接器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可以确保紧固件自始至终都无法脱离绝缘本体,稳定性很强。 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设有第一收容槽及与所述第一收容槽上下间隔设置的第二收容槽,所述绝缘本体还设有贯通所述第一收容槽与所述第二收容槽的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 若干导电端子,所述若干导电端子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且对应收容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内;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对应收容于所述第二限位部内;以及紧固件,所述紧固件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槽内,且对应设置于所述限位件的下方;其中,所述紧固件的至少一侧边开设有供所述导电端子穿过的凹槽。 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凹槽自所述紧固件的侧边凹陷形成,且所述凹槽的长度小于所述紧固件侧边的长度。 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凹槽自所述紧固件的侧边凹陷形成,且所述凹槽的长度小于所述紧固件侧边的长度,所述紧固件上对应所述凹槽的两端设有相对延伸的卡持块,以使得所述凹槽呈凸型设置。 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凹槽开设于所述紧固件的侧边,且所述凹槽的长度小于所述紧固件侧边的长度。 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紧固件上开设有供所述限位件穿过的第一孔。 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件包括螺丝,所述紧固件包括与所述螺丝相配合的螺帽。 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电端子包括收容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内的接触部及自所述接触部一端向外弯折延伸的卡扣部,以使得所述导电端子呈L型。 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扣部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相对应的第二孔以供所述限位件穿过。 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卡设在所述限位件与所述导电端子之间的防护件,所述防护件包括供所述限位件穿过的弹簧圈和垫片。 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遮覆于所述绝缘本体与所述导电端子外侧的遮蔽外壳。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电连接器通过设置有收容于绝缘本体第二收容槽内的紧固件,且所述紧固件的至少一侧边开设有供导电端子穿过的凹槽,从而在组装所述导电端子与所述紧固件时,可先将所述紧固件放入所述第二收容槽内,再将所述导电端子插入绝缘本体的第一限位部并收容于所述凹槽内,进而以限制所述紧固件脱离所述绝缘本体,稳定性很强。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3是图2所示绝缘本体的立体图。 图4是图3所示绝缘本体的另一视角立体图。 图5是图2所示导电端子的立体图。 图6是图2所示遮蔽外壳的立体图。 图7是图2所示紧固件的第一实施方式立体图。 图8是图2所示紧固件的第二实施方式立体图。 图9是图2所示紧固件的第三实施方式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与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电连接器100用于安装至电路板(未图标)上。所述电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0、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10内的若干导电端子20、限位件30、紧固件40以及遮覆于所述绝缘本体10与所述若干导电端子20外侧的遮蔽外壳50。 请参阅图3与图4所示,所述绝缘本体10包括前壁101、与所述前壁101相对设置的后壁102、顶壁103、与所述顶壁103相对设置的底壁104以及连接所述前壁101、后壁102、顶壁103与底壁104的左侧壁105和右侧壁106。所述前壁101、后壁102、顶壁103、底壁104、左侧壁105和右侧壁106共同围设形成第一收容槽11及与所述第一收容槽11上下对应间隔设置的第二收容槽12。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收容槽11与所述第二收容槽12呈矩形设置。 所述第一收容槽11与所述第二收容槽12通过第一间隔壁13间隔开,且所述第一收容槽11开口于所述顶壁103和所述前壁101,所述第二收容槽12开口于所述前壁101。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收容槽11设有三个,且相邻两个第一收容槽11之间设有第二间隔壁14 ;所述第二收容槽12亦对应设有三个,且相邻两个第二收容槽12之间亦通过所述第二间隔壁14间隔开。 所述绝缘本体10还设有沿其高度方向贯通所述第一收容槽11与所述第二收容槽12的第一限位部15和第二限位部16。所述第一限位部15呈狭条状,所述第二限位部16呈圆形。本实施方式中,在靠近所述绝缘本体10左右两侧壁设置的两个第一收容槽11中,所述第一限位部15分别临近所述第二间隔壁14设置,而在位于所述两个第一收容槽11之间的另一第一收容槽11中,所述第一限位部15靠近所述绝缘本体10后壁102设置,而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三个第一收容槽11中所述第一限位部15的位置可根据实际需要朝向同一个方向设置,或朝向不同方向设置。 所述绝缘本体10左侧壁105的内壁面上凹设有滑槽17,所述绝缘本体10右侧壁106的内壁面上亦凹设有所述滑槽17,且所述左侧壁105内壁面上的滑槽17与所述右侧壁106内壁面上的滑槽17相对设置。 请参阅图5并结合图3与图4所示,所述导电端子20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槽11内且对应卡设于所述第一限位部15内。所述导电端子20包括收容于所述第一限位部15内的接触部21和自所述接触部21 —端向外弯折延伸的卡扣部22,以使得所述导电端子20呈L型,从而在所述接触部21收容于所述第一限位部15内时,所述卡扣部22可同时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槽11内,以进一步限制所述导电端子20脱离所述绝缘本体10。 所述接触部21呈平板状且末端曝露于空气中,以便于与电路板相焊接。所述接触部21的两侧边分别向外突伸有倒刺211,藉由所述倒刺211与所述第一限位部15的配合,可将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设有第一收容槽及与所述第一收容槽上下间隔设置的第二收容槽,所述绝缘本体还设有贯通所述第一收容槽与所述第二收容槽的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若干导电端子,所述若干导电端子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且对应收容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内;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对应收容于所述第二限位部内;以及紧固件,所述紧固件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槽内,且对应设置于所述限位件的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的至少一侧边开设有供所述导电端子穿过的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飞金刚戴宏骐洪永炽郑杰友
申请(专利权)人:中达电通股份有限公司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凡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