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验证模型主副驾座椅调节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61243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01 12: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验证模型主副驾座椅调节机构,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一种汽车验证模型主副驾座椅调节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固定安装在模型车身骨架上,所述底板的中部设有一涡轮丝杆升降机,所述涡轮丝杆升降机两侧的底板上对称设有四个圆法兰直线轴承,所述圆法兰直线轴承内穿设一光轴,所述光轴的顶端设有卧式光轴支架,所述卧式光轴支架上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滑台固定板,所述滑台固定板上侧固定安装十字丝杠滑台;所述涡轮丝杆升降机包括丝杆,所述丝杆的下端穿过底板,所述丝杆的上端设有法兰并通过螺栓与所述滑台固定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提高主副驾座椅安装位置的精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验证模型主副驾座椅调节机构,涉及汽车制造
。一种汽车验证模型主副驾座椅调节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固定安装在模型车身骨架上,所述底板的中部设有一涡轮丝杆升降机,所述涡轮丝杆升降机两侧的底板上对称设有四个圆法兰直线轴承,所述圆法兰直线轴承内穿设一光轴,所述光轴的顶端设有卧式光轴支架,所述卧式光轴支架上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滑台固定板,所述滑台固定板上侧固定安装十字丝杠滑台;所述涡轮丝杆升降机包括丝杆,所述丝杆的下端穿过底板,所述丝杆的上端设有法兰并通过螺栓与所述滑台固定板固定连接。本技术可提高主副驾座椅安装位置的精确度。【专利说明】一种汽车验证模型主副驾座椅调节机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制造
,特别是指一种汽车验证模型主副驾座椅调节机构。
技术介绍
汽车研发前期人机验证模型,为验证座椅区域的空间大小、人体乘坐的舒适性及乘坐方便性等,需要在模型制作中调节座椅的空间位置,研发一种调节机构能满足座椅的X、Y、Z三个方向的位置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验证模型主副驾座椅调节机构,以解决现有主副驾座椅上下、前后、左右位置设计不精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验证模型主副驾座椅调节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固定安装在模型车身骨架上,所述底板的中部设有一涡轮丝杆升降机,所述涡轮丝杆升降机两侧的底板上对称设有四个圆法兰直线轴承,所述圆法兰直线轴承内穿设一光轴,所述光轴的顶端设有卧式光轴支架,所述卧式光轴支架上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滑台固定板,所述滑台固定板上侧固定安装十字丝杠滑台;所述涡轮丝杆升降机包括丝杆,所述丝杆的下端穿过底板,所述丝杆的上端设有法兰并通过螺栓与所述滑台固定板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底板中部设有凹形开口,所述凹形开口与所述涡轮丝杆升降机的把手适配。 其中,所述圆法兰直线轴承由下向上穿过底板设有的轴承孔并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底板下侧。 其中,所述卧式光轴支架通过自身的锁紧螺丝与所述光轴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十字丝杠滑台包括X向滑台和Y向滑台。 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上述方案中,此种调节机构可实现主副驾座椅上下、前后、左右位置的调节,为汽车设计提供精确的座椅模型验证,并能在调节范围内,保证了其他项目在制作验证模型的调节机构的通用性。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底板; 2:涡轮丝杆升降机; 3:丝杆; 4:轴承孔; 5:圆法兰直线轴承; 6:光轴; 7:卧式光轴支架; 8:滑台固定板; 9:十字丝杠滑台; 10:X 向滑台; 11:Y 向滑台; 12:螺栓; 13: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针对现有的主副驾座椅上下、前后、左右位置设计不精确的问题,提供一种汽车验证模型主副驾座椅调节机构,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I固定安装在模型车身骨架上,所述底板I的中部设有一涡轮丝杆升降机2,所述涡轮丝杆升降机2两侧的底板I上对称设有四个圆法兰直线轴承5,所述圆法兰直线轴承5内穿设一光轴6,所述光轴6的顶端设有卧式光轴支架7,所述卧式光轴支架7上侧通过螺栓12固定安装滑台固定板8,所述滑台固定板8上侧固定安装十字丝杠滑台9。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I固定安装在模型车身骨架上,为整个机构提供支撑,所述底板I的中部设有一涡轮丝杆升降机2,所述涡轮丝杆升降机2包括丝杆3,所述丝杆3的下端穿过底板I,并通过螺栓12将涡轮丝杆升降机2固定在底板I上。 其中,所述底板I中部设有凹形开口,所述凹形开口与所述涡轮丝杆升降机2的把手13适配,转动把手13调节座椅上下Z向位置,所述丝杆3的上端设有法兰。 进一步的,所述涡轮丝杆升降机2两侧的底板I上对称设有四个轴承孔4,所述圆法兰直线轴承5由下向上穿过所述轴承孔4并通过螺栓12固定在所述底板I的下侧。 其中,所述圆法兰直线轴承5内穿设一光轴6,保证相对滑动,所述光轴6的顶端设有卧式光轴支架7,所述卧式光轴支架7通过自身的锁紧螺丝与所述光轴6固定连接,保护光轴6并提供支撑。 进一步的,所述卧式光轴支架7上侧通过螺栓12固定安装滑台固定板8,所述丝杆3的上端的法兰通过螺栓12与所述滑台固定板8固定连接,加强了滑台固定板8安装稳定性。 其中,所述滑台固定板8上侧固定安装十字丝杠滑台9,所述十字丝杠滑台9包括X向滑台10和Y向滑台11,分别控制座椅前后、左右的位置调节。 通过调节涡轮丝杆升降机2和十字丝杠滑台9,在汽车人机验证模型上,调节座椅的上下、前后、左右三个方向的位置,提高座椅安装位置的精度,通过所选择人员的身高应该满足不同百分位的人体尺寸,以具有多年驾驶经验的人员为优先选择对象等原则选择评价人群,对验证模型的座椅进行主观评价和实体验证,进而人机设计时验证和完善人机布置和座椅布置方案。 上述方案中,此种调节机构可实现主副驾座椅上下、前后、左右位置的调节,为汽车设计提供精确的座椅模型验证,并能在调节范围内,保证了其他项目在制作验证模型的调节机构的通用性。 以上所述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验证模型主副驾座椅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固定安装在模型车身骨架上,所述底板的中部设有一涡轮丝杆升降机,所述涡轮丝杆升降机两侧的底板上对称设有四个圆法兰直线轴承,所述圆法兰直线轴承内穿设一光轴,所述光轴的顶端设有卧式光轴支架,所述卧式光轴支架上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滑台固定板,所述滑台固定板上侧固定安装十字丝杠滑台;所述涡轮丝杆升降机包括丝杆,所述丝杆的下端穿过底板,所述丝杆的上端设有法兰并通过螺栓与所述滑台固定板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验证模型主副驾座椅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中部设有凹形开口,所述凹形开口与所述涡轮丝杆升降机的把手适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验证模型主副驾座椅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法兰直线轴承由下向上穿过底板设有的轴承孔并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底板下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验证模型主副驾座椅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卧式光轴支架通过自身的锁紧螺丝与所述光轴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验证模型主副驾座椅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字丝杠滑台包括X向滑台和Y向滑台。【文档编号】G01M17/007GK204064680SQ201420434127【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4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4日 【专利技术者】寻红星, 李俊龙, 于志强 申请人: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验证模型主副驾座椅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固定安装在模型车身骨架上,所述底板的中部设有一涡轮丝杆升降机,所述涡轮丝杆升降机两侧的底板上对称设有四个圆法兰直线轴承,所述圆法兰直线轴承内穿设一光轴,所述光轴的顶端设有卧式光轴支架,所述卧式光轴支架上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滑台固定板,所述滑台固定板上侧固定安装十字丝杠滑台;所述涡轮丝杆升降机包括丝杆,所述丝杆的下端穿过底板,所述丝杆的上端设有法兰并通过螺栓与所述滑台固定板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寻红星李俊龙于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