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精加工可锁紧的微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849960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31 2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精加工可锁紧的微调装置,旨在提供一种高度调整方便,可重复使用的用于精加工可锁紧的微调装置。它包括:底座,其上端面为斜面且设置有竖直的螺纹孔,其上端面还设置有沿斜面方向贯通的导向凹槽;国定设置于底座两侧上两个对称的侧支座,所述侧支座呈L形,其下端与底座固定连接,其上端设置有指向底座的方向的螺纹孔;放置于底座上端面上且可相对底座移动的垫块,所述垫块上设置有贯通垫块的沉头孔;且所述沉头孔的位置与所述底座上螺纹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垫块上还设置有与底座上导向凹槽配合的突出部;两个分别与侧支座螺纹孔配合的调整螺钉以及穿过所述垫块上的沉头孔与底座上的螺纹孔配合的锁紧螺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精加工可锁紧的微调装置
本技术涉及零件装夹加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零件精加工的用于精加工可锁紧的微调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数控车床的床鞍、滑板及精雕机工作台、主轴箱等零件的直线导轨安装面和滑块安装面及工作台面等平面度要求很高,精加工要保证平面度< 0.01mm,零件装夹必须保证其基准面与垫铁紧密贴合,使零件在夹紧状态不变形,加工过程中不产生振动。目前的操作方法基本上都是采用固定的等高垫铁来定位支承,当零件定位基准与等高垫铁之间有间隙时,采用垫铜皮或纸的方法来消除间隙,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很费时,并且很难做到完全消除间隙,特别对间隙< 0.02mm时很难垫实完全消除间隙,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微振,从而影响加工精度,造成返修影响机床产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一种高度调整方便,可重复使用的用于精加工可锁紧的微调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精加工可锁紧的微调装置,包括: 底座,其上端面为斜面且设置有竖直的螺纹孔,其上端面还设置有沿斜面方向贯通的导向凹槽; 国定设置于底座两侧上两个对称的侧支座,所述侧支座呈L形,其下端与底座固定连接,其上端设置有指向底座的方向的螺纹孔; 放置于底座上端面上且可相对底座移动的垫块,所述垫块的下端面与底座上端面的倾斜角度相同;所述垫块放置于底座上后,其上端面基本水平;所述垫块上设置有贯通垫块的沉头孔,所述沉头孔沿垫块斜面的倾斜方向扩充;且所述沉头孔的位置与所述底座上螺纹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垫块上还设置有与底座上导向凹槽配合的突出部; 两个分别与侧支座螺纹孔配合的调整螺钉,所述调整螺钉拧紧后,其端部与垫块的侧面相接触;以及 穿过所述垫块上的沉头孔与底座上的螺纹孔配合的锁紧螺钉。 优选的是,所述侧支座上的螺纹孔倾斜设置,且靠近底座的一端低于另一端。 优选的是,所述侧支座与底座通过螺栓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本技术利用垫块在底座斜面上的移动转化为高度方向的微量变化,在微调过程中因侧支座上的调整螺钉产生一个向下的分力使两斜面紧密贴合,不易产生间隙,待高度调整合适后还可以用正上方的锁紧螺钉加固锁紧,从而使微调垫装置成为一个无间隙的紧密结合体,保证了微调装置与零件之间接触刚性,消除零件加工过程中的振动和加工变形,零件的精度和稳定性得到提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技术的使用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A视图。 图3是本技术中垫块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中底座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一底座,2—侧支座,3—调整螺钉,4一锁紧螺钉,5 —垫块,6—加工零件, 7—沉头孔,8—导向凹槽,9 一突出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图1-4所示用于精加工可锁紧的微调装置,包括: 底座1,其上端面为斜面且设置有竖直的螺纹孔,其上端面设置有沿斜面方向贯通的导向凹槽8 ; 国定设置于底座1两侧上两个对称的侧支座2,所述侧支座2呈L形,其下端与底座1固定连接,其上端设置有指向底座1的方向的螺纹孔; 放置于底座1上端面上且可相对底座1移动的垫块5,所述垫块5的下端面与底座1上端面的倾斜角度相同;所述垫块5放置于底座1上后,其上端面基本水平;所述垫块5上设置有贯通垫块5的沉头孔7,所述沉头孔7沿垫块5斜面的倾斜方向扩充;且所述沉头孔7的位置与所述底座1上螺纹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垫块5上还设置有与底座1上导向凹槽8配合的突出部9 ; 两个分别与侧支座2螺纹孔配合的调整螺钉3,所述调整螺钉3拧紧后,其端部与垫块5的侧面相接触;以及 穿过所述垫块5上的沉头孔7与底座1螺纹孔配合的锁紧螺钉4。锁紧螺钉4拧入底座1的螺纹孔后,垫块5由于沉头孔7的扩孔设置,使垫块5可在一定范围内沿底座1上端面的倾斜方向移动。 其中,所述侧支座2上的螺纹孔倾斜设置,且靠近底座1的一端低于另一端。在微调过程中,侧支座2上的调整螺钉3产生一个向下的分力使两斜面紧密贴合,不易产生间。所述侧支座2与底座1通过螺栓连接,显然也可以是焊接、铆接等其它适用的固定连接方式。 本技术使用时,把四个微调装置放置在机床工作台上,并根据待加工零件6的定位基准调整微调装置至合适的位置后固定,利用机床坐标找平四个微调装置高度< 0.01mm。把加工零件6放置在四个微调装置上,用塞尺或光源等检查出未贴合的垫铁,用内六角扳手扳动调整螺钉3推动垫块5进行其接触调整,用千分表在零件正上方检查至已接触(表针变化在0.005mm以内),以此检查调整其它垫铁后,夹紧加工零件6即可加工。 目前按此方式在导轨磨床、数控龙门铣床、立、卧式加工中心上加工的床鞍、滑板、工作台等零件,加工精度均达到设计要求。相比以前的加工方法,精度与合格率有较大的提升。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精加工可锁紧的微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其上端面为斜面且设置有竖直的螺纹孔,其上端面还设置有沿斜面方向贯通的导向凹槽(8);固定设置于底座(1)两侧上两个对称的侧支座(2),所述侧支座(2)呈L形,其下端与底座(1)固定连接,其上端设置有指向底座(1)的方向的螺纹孔;放置于底座(1)上端面上且可相对底座(1)移动的垫块(5),所述垫块(5)的下端面与底座(1)上端面的倾斜角度相同;所述垫块(5)放置于底座(1)上后,其上端面基本水平;所述垫块(5)上设置有贯通垫块(5)的沉头孔(7),所述沉头孔(7)沿垫块(5)斜面的倾斜方向扩充;且所述沉头孔(7)的位置与所述底座(1)上螺纹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垫块(5)上还设置有与底座(1)上导向凹槽(8)配合的突出部(9);两个分别与侧支座(2)螺纹孔配合的调整螺钉(3),所述调整螺钉(3)拧紧后,其端部与垫块(5)的侧面相接触;以及穿过所述垫块(5)上的沉头孔(7)与底座(1)上的螺纹孔配合的锁紧螺钉(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精加工可锁紧的微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1 ),其上端面为斜面且设置有竖直的螺纹孔,其上端面还设置有沿斜面方向贯通的导向凹槽(8);固定设置于底座(1)两侧上两个对称的侧支座(2),所述侧支座(2)呈L形,其下端与底座(1)固定连接,其上端设置有指向底座(1)的方向的螺纹孔;放置于底座(1)上端面上且可相对底座(1)移动的垫块(5),所述垫块(5)的下端面与底座(1)上端面的倾斜角度相同;所述垫块(5)放置于底座(1)上后,其上端面基本水平;所述垫块(5)上设置有贯通垫块(5)的沉头孔(7),所述沉头孔(7)沿垫块(5)斜面的倾斜方向扩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志雄陈桂坤速晓明严峻吴俊勇刘兴卓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CY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