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可调节侧翼的儿童安全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49643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31 20:19
一种带可调节侧翼的儿童安全座椅,属于儿童安全座椅技术领域。其包括靠背主体、底座主体、左侧翼和右侧翼,所述的靠背主体和靠背后盖之间弹性配合设置控制旋钮,所述的控制旋钮包括齿轮部和旋钮部,所述的控制旋钮齿轮部的上侧与左侧翼上设置的左齿条啮合,所述的控制旋钮齿轮部的下侧和右侧翼上设置的右齿条啮合。上述的一种带可调节侧翼的儿童安全座椅,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靠背主体两侧设置能够调节的左侧翼和右侧翼,一方面通过调节左侧翼和右侧翼,提高适用性,提高安全性,更好地保护儿童;另一方面折叠时左侧翼和右侧翼能够与底座主体扣合,使得折叠时结构更为紧凑,减小折叠空间,便于收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带可调节侧翼的儿童安全座椅,属于儿童安全座椅
。其包括靠背主体、底座主体、左侧翼和右侧翼,所述的靠背主体和靠背后盖之间弹性配合设置控制旋钮,所述的控制旋钮包括齿轮部和旋钮部,所述的控制旋钮齿轮部的上侧与左侧翼上设置的左齿条啮合,所述的控制旋钮齿轮部的下侧和右侧翼上设置的右齿条啮合。上述的一种带可调节侧翼的儿童安全座椅,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靠背主体两侧设置能够调节的左侧翼和右侧翼,一方面通过调节左侧翼和右侧翼,提高适用性,提高安全性,更好地保护儿童;另一方面折叠时左侧翼和右侧翼能够与底座主体扣合,使得折叠时结构更为紧凑,减小折叠空间,便于收纳。【专利说明】一种带可调节侧翼的儿童安全座椅
本技术属于儿童安全座椅
,具体涉及一种带可调节侧翼的儿童安全座椅。
技术介绍
现在技术中各种汽车均没有专门为儿童设计的汽车座椅,对于有孩子婴儿的家庭而言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此,在儿童乘坐汽车时通常要使用儿童汽车座椅来保护儿童的安全。 现有的儿童汽车座椅侧翼不能够调节,适用性差,并且不能起到对儿童的充分保护。另外,由于侧翼不能够调节,导致收纳时占用空间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一种带可调节侧翼的儿童安全座椅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一种带可调节侧翼的儿童安全座椅,包括靠背主体、底座主体、左侧翼和右侧翼,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靠背主体和靠背后盖之间弹性配合设置控制旋钮,所述的控制旋钮包括齿轮部和旋钮部,所述的控制旋钮齿轮部的上侧与左侧翼上设置的左齿条啮合,所述的控制旋钮齿轮部的下侧和右侧翼上设置的右齿条啮合。 所述的一种带可调节侧翼的儿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靠背主体后侧固定设置旋钮安装座,所述的旋钮安装座上套接设置控制旋钮,所述的旋钮安装座和控制旋钮之间配合设置弹簧,所述的控制旋钮旋扭部与靠背后盖上设置的通孔通过弹簧弹性配合。 所述的一种带可调节侧翼的儿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旋钮旋扭部上设置定位块,所述的通孔上设置一圈供定位块配合的定位槽。 上述的一种带可调节侧翼的儿童安全座椅,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靠背主体两侧设置能够调节的左侧翼和右侧翼,一方面通过调节左侧翼和右侧翼,提高适用性,提高安全性,更好地保护儿童;另一方面折叠时左侧翼和右侧翼能够与底座主体扣合,使得折叠时结构更为紧凑,减小折叠空间,便于收纳。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中侧翼收缩时的立体图; 图2为本技术中侧翼张开时的立体图; 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爆炸图; 图4为本技术折叠后侧翼与底座主体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靠背主体;101-旋钮安装座;2_底座主体;3_左侧翼;301_左齿条;4-右侧翼;401_右齿条;5_控制旋钮;501_定位块;6_弹簧;7_靠背后盖;701_通孔;7011_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 如图1-3所示,一种带可调节侧翼的儿童安全座椅包括靠背主体1、底座主体2、左侧翼3和右侧翼4。其中左侧翼3和右侧翼4设置在靠背主体I的两侧,左侧翼3和右侧翼4能够左右张开且张开后能够与底座主体2相扣合,左侧翼3和右侧翼4与底座主体2相扣合如图4所示。 左侧翼3和右侧翼4的具体设置方式如下:靠背主体I后侧固定设置旋钮安装座101。旋钮安装座101上套接设置控制旋钮5,控制旋钮5包括齿轮部和旋钮部,旋钮部上设有定位块501。旋钮安装座101和控制旋钮5之间配合设置弹簧6。在弹簧6的作用力下,控制旋钮5的旋扭部与靠背后盖7上设置的通孔701弹性配合,具体是控制旋钮5旋扭部上设置的定位块501与通孔701上设置的一圈定位槽7011配合。控制旋钮5齿轮部的上侧与左侧翼3上设置的左齿条301啮合,控制旋钮5齿轮部的下侧和右侧翼4上设置的右齿条401啮合。 调节左侧翼3和右侧翼4时,按住控制旋钮5,使旋扭部的定位块501与通孔701上的定位槽7011脱离,此时转动控制旋钮5,使左侧翼3和右侧翼4达到所需的张开状态,松开控制旋钮5,旋扭部的定位块501与通孔701上的定位槽7011再度啮合,达到定位状态。左侧翼3和右侧翼4最终的展开状态为靠背主体I折叠后与底座主体2刚好相扣合。 以上所述及图中所示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带可调节侧翼的儿童安全座椅,包括靠背主体(1)、底座主体(2)、左侧翼(3)和右侧翼(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靠背主体(1)和靠背后盖(7)之间弹性配合设置控制旋钮(5),所述的控制旋钮(5)包括齿轮部和旋钮部,所述的控制旋钮(5)齿轮部的上侧与左侧翼(3)上设置的左齿条(301)啮合,所述的控制旋钮(5)齿轮部的下侧和右侧翼(4)上设置的右齿条(401)啮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可调节侧翼的儿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靠背主体(1)后侧固定设置旋钮安装座(101),所述的旋钮安装座(101)上套接设置控制旋钮(5),所述的旋钮安装座(101)和控制旋钮(5)之间配合设置弹簧(6),所述的控制旋钮(5)旋扭部与靠背后盖(7 )上设置的通孔(701)通过弹簧(6 )弹性配合。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可调节侧翼的儿童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旋钮(5)旋扭部上设置定位块(501),所述的通孔(701)上设置一圈供定位块(501)配合的定位槽(7011)。【文档编号】B60N2/26GK204055440SQ201420540289【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9日 【专利技术者】吕欣 申请人:杭州大器婴童用品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可调节侧翼的儿童安全座椅,包括靠背主体(1)、底座主体(2)、左侧翼(3)和右侧翼(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靠背主体(1)和靠背后盖(7)之间弹性配合设置控制旋钮(5),所述的控制旋钮(5)包括齿轮部和旋钮部,所述的控制旋钮(5)齿轮部的上侧与左侧翼(3)上设置的左齿条(301)啮合,所述的控制旋钮(5)齿轮部的下侧和右侧翼(4)上设置的右齿条(401)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欣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大器婴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